27、深入軍營(2 / 2)

寫此不知何因,我忍不住淚灑稿紙……

記得端午節早晨,向陽來看我,把我昨晚吃剩的大半飯盒麵條(棍棍麵)給倒了。這麵條裏伴著紅豔豔的西紅柿炒金片般的雞蛋很誘人,本來可以把剩飯燒開一吃,下頓就不必打飯了,可這裏無電爐,更重要的是孩子們不讓我吃剩飯。可我看把飯倒了,我實在心疼,又無辦法。向陽托李富國給我送來了粽子等,吃著清涼可口。不過,他們待我越好,我心裏越不安,覺得實在對不起這些年輕軍人。他們沒吃過我家一粒米,沒要過我家一針一線,沒花過我一分一文,卻如此厚待我。我得熬夜加把勁把稿改一遍即回家。

因為我住在樓上,室內整夜亮著燈,整個軍營,唯獨這盞燈在夜裏光芒四射。透過窗子,一束銀光穿越遠離城市的漆黑田野,透射得老遠老遠。部隊有嚴明軍紀:晚上十點半熄燈號一響,無論是軍幹樓還是新兵宿舍一律熄燈,唯獨我忽略了這一條。

一天晚上快11點時,突然有人“嘭嘭嘭”敲門,我在納悶中開門一看,兩個全副武裝、威武英俊的巡警手持警棒和長筒手電進來後,嚴肅又不失禮貌地問我:“你從哪裏的?在這裏幹什麼?”

我兩次來這裏,根明、向陽提前請示過後勤部領導及治安單位,得到批準後才接我來的,我來後也辦了暫住手續。我向他們說明情況後,他倆交換下眼色,和藹地說:“我倆是新上崗的,才開始巡邏,不了解情況,請諒解。”他們用大哥大向他們領導彙報了情況後,說:“你說的屬實,隻是我們是在值勤巡夜,部隊有嚴明的紀律,十點半熄燈。可離老遠我們就看見這裏亮著燈,我們不來問明情況是失職,這麼晚了,你別熬夜了,關燈休息吧。”

送走巡警,什麼我也沒想,立即收拾東西,天一亮,說啥我也得回去,我也很想念我的女兒。晚上安靜,改稿的進度比白天快,可這兒夜裏不讓開燈,還是回家改吧。另一方麵,這裏的後勤兵平時很忙,我在此每天給他們添忙,實在於心不忍。

天亮後,向陽們跑操回來吃飯前,我向他們說明情況後,我不聽大家的勸阻和挽留,硬要回家。吃過早飯,向陽、李富國和李興林請示了領導把我送回來。我走前,補繳的生活費他們執意拒收,我心裏很過意不去,也很不好意思。

2005年上半年,向陽、李富國分別兩次給我打來電話說他們已轉到地方上,問我的近況。我很感動!這幾個孩子對我那麼實誠,我真想接他們來住幾天轉轉看看。但因我母女僅有一間房,同擠一室,我力不從心,無以回報,隻有寫下此文,以示銘記,並遙寄我對他們的祝福和謝意!

不過,我想告訴根明、向陽、曉晴、李富國、李興林、王永盛等孩子們的是:我兩次在他們部隊住的結果,塑造了我的又一部六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鏡子》中的錢博的形象,讀者們很喜歡!我更喜歡軍營裏那一天幾次吹響的軍號聲,它動聽悅耳,悠揚而充滿豪情!這號角,令我振奮,激勵我昂首挺胸朝前邁進!

我會記住那令我向往的軍營!

我會永遠記住你們――根明、向陽、富國、興林、永盛等可愛的後勤兵們!

2005年11月一稿

2006年1月1日二稿

2006年3月1日三稿

2006年3月2日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