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下午的自習課上完,曾揚就趕到火車站買了張次日一早去北京的車票。臨行前怕自己身上的錢不夠,他向一位同學借了150元,並說:\"我要去北京找我的女朋友。她說要跟我分手,我一定要當麵說服她,讓她回心轉意!\"同學不解地問:\"那你不上課了?\"曾揚回答:\"愛情比上課重要得多,沒有了愛情,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第二天,曾揚毅然地踏上了開往北京的列車。上車後,他給胡瑋發了條短信息,告訴了她自己正在趕往她的身邊,並告之了自己的車次,希望她能來車站接他。

度過了難熬的10多個小時後,曾揚終於到了北京。列車緩緩地進站了,曾揚從車窗裏伸出頭,緊張地在站台上觀望著。他真怕胡瑋不來接他,那就說服他們之間真的沒有希望了。

突然,站台上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胡瑋。曾揚高興壞了,一邊向胡瑋招手,一邊大聲叫道:\"胡瑋,我在這兒。\"

出了火車站,曾揚隨胡瑋來到她學校附近的一家旅館,辦理了住宿手續。剛走進房間,曾揚就一把將胡瑋緊緊地摟在懷裏,嘴裏不停地說道:\"瑋,我愛你,我可以把心掏出來交給你。難道你感覺不到我對你的愛嗎?求你不要離開我,好嗎?我會用自己的一生來愛你,讓你幸福的。不信,我可以寫下血書。\"說完,曾揚放開胡瑋,從包裏掏出一把水果刀,就要割自己的手指。

胡瑋急忙搶過了曾揚手裏的刀子,說:\"你這是幹什麼?\"曾揚說:\"我隻想讓你知道,我是多麼的愛你。\"

曾揚的舉動讓胡瑋很感動,畢竟她還是真心地愛過他的。於是,她對曾揚說:\"你千萬不要做傻事,我們之間的事情可以商量。\"一看胡瑋鬆了口,曾揚立即將她抱了起來,在屋裏轉了幾個圈,並瘋狂地和她親吻起來。

當天晚上正好是周六,吃完晚飯後,曾揚哀求胡瑋不要回學校了。也許是曾揚的愛感化了胡瑋,也許是難忘過去的舊情,胡瑋竟然答應了。那天晚上,二人在旅館裏一會兒纏綿,一會兒聊天,一直到天蒙蒙亮才睡去。

11月17日,胡瑋陪著曾揚去了慕田裕長城。晚上,胡瑋又留下來與曾揚度過了一個漫漫長夜。星期一,胡瑋去上課了,她勸曾揚趕緊回學校。可是,曾揚卻不肯。胡瑋去上課,他就在教學樓下等。胡瑋去上自習,他就在階梯教室門外等。

年輕身體的情欲燃燒過後,胡瑋又開始冷靜了。曾揚的寸步不離,讓她又想起了過去的事情。她覺得,曾揚的愛並不是一種健康的愛,這種愛會令她窒息的。如果繼續和他戀愛下去,等待自己的將是更大的痛苦。於是,胡瑋還是決心與曾揚分手。

下午,胡瑋對曾揚說,自己要去圖書館查資料,然後就從旅館出來了。晚飯時,曾揚左等右等不見胡瑋的蹤影,就給她打了個電話。可是,胡瑋的手機關了。

晚上7點左右,曾揚收到了胡瑋的短信息:\"我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與你分手。盡管我是愛你的,但我要找的是一個真正愛我的人,而不是我愛的人,這樣才會幸福。望你保重。\"

收到短信息後,曾揚瘋了似地跑到胡瑋的學校去找她。可是,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沒有找到。他去問胡瑋的同學,大學都說不知道她去了哪裏。

此時的曾揚又手足無措了,他不知該如何麵對這種局麵。情急之下,他竟然撥打了110報警,說自己的女朋友失蹤了,問警察應該怎麼辦。警察詳細詢問了事情的經曆,讓他不要太著急,明天再去學校找找看。

晚上,曾揚又去學校找胡瑋,同學們告訴他,胡瑋沒有回來,不知去了哪裏。曾揚知道,胡瑋此舉說服她已經下了最後決心和自己分手,自己再呆下去也不會有結果了。曾揚感到很絕望,但也很無奈。於是,他去北京西站買了一張第二天下午回東北的火車票。當天晚上,他在火車站熬了一夜。

這一夜,是曾揚度過的最難過的一夜。他怎麼也想不通,胡瑋為什麼這麼狠心地堅決和自己分手。想起前兩個夜晚二人一起相愛的情景,想起現在胡瑋的絕情,曾揚禁不住痛哭失聲。這種反差太大了,他在感情上實在無法扭轉過來。

19日上午,一夜未合眼的曾揚感到頭昏沉沉的,神情有些恍惚。他走出北京西站,一直向東走去。走著走著,他走到了位於長安街上的某地鐵站。他想:\"難道自己就這樣回去了?同學們都知道自己來北京找女朋友,現在,卻落得這個結果,回去怎麼有臉跟同學說呢?這不是要遭到同學們的恥笑嗎?\"

想到這兒,極愛麵子又感情脆弱的曾揚想到了死。他覺得,與其這樣活著,還不如一死了之呢。那樣,就一切痛苦都沒有了。於是,他走進了地鐵站。

來到地鐵站的廁所裏,曾揚把身上的學生證和其它證件都撕了,他不想讓人知道他是誰。從鏡子裏,他看到自己灰頭灰臉,衣服也髒了。他想:\"我要死也要幹幹淨淨地死。\"他脫光了衣服,用水將身子清洗幹淨。然後,開始洗衣服,準備洗幹淨後再穿上。之後,他要跳進地鐵軌道中,結束自己的生命。

正在曾揚光著身子洗衣服時,有一位乘客進來上廁所。看到曾揚後,乘客嚇了一跳,急忙跑出去叫民警。這時,又陸續進來了幾位乘客。可是,此時的曾揚的意識已經麻木了,他根本無視別人的存在。乘客們紛紛議論道:\"這人是精神病吧?怎麼沒人管他呢?\"

這時,北京地鐵分局西單站派出所的民警趕來了。民警急忙幫曾揚穿上衣服,將他帶到了派出所。在派出所,民警一邊向曾揚了解情況,一邊幫他把濕衣服烤幹,將耐心細致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最後,曾揚終於放棄了自殺的念頭,並對自己不理智的行為表示了後悔。

一場悲劇終於沒有上演,但卻留給了人們深深的思考。一個名牌大學生,擁有高智商,在麵對感情中出現的問題時,卻表現出了弱智,這不能不說是當代大學生的悲哀。同時,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鍾:在追求高分數的同時,更應該關注學生心理的健康。

就此問題,筆者采訪了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張堅學先生。張先生認為,就曾揚的所為來看,他確實在心理上出現了問題。在過份重視分數的環境下,做為一個學習好的學生,他從小就受到了家長、老師的寵愛。在這種寵愛下,他處處一帆風順,也形成了任性的性格。他會認為,大家對他好是應該的,如果對他不好則是不正常的。所以,當他遇到挫折時,就會承受不住了。在戀愛問題上也是如此。他把感情看得過於理想化,根本沒有想過如果對方離開自己會怎麼樣。於是,當他真的遭受失戀的打擊時,就會手足無措,采取極端的行為。完善人格的培養應該從小開始,做為家長和老師,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挫折教育,而不能因為學習好而忽視了其心理欠缺的一麵。就象扶正一棵小樹苗一樣,在成年之前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會避免一個人成年後碰更大的壁。因此,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學齡前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