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曆來強調做人的重要性,做人的成功與否,是我們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指標。有時候,你做事可以差一點兒——事情做得不夠好,我們總可以吸取教訓再來,別人也易於給你機會。但是,一旦被人認為做人有問題,麻煩就大了。
現代社會評價一個人,最大的貶義辭莫過於說某人“做人有問題”。一個人一旦被人戴上這頂帽子,要想翻身,就真的不容易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要想和某人來往或合作,他有沒有錢、做多大的事業、有多大的能耐都不重要,首先看的是他做人怎麼樣。如果說人不錯,那麼以後的事情肯定也差不了。否則,就會讓人退避三舍,敬而遠之。
所以說,要想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做好人和學習怎樣做好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做人有沒有什麼秘訣可循呢?其實,遍觀古今中外,無外乎“方圓”二字。
“方”是說做人要遵循規矩,遵循法則。做官要奉公清廉,為商要誠信守法,做人要光明磊落……人們常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所為,有所不為”,就是這個道理。
“圓”絕對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平庸無能。“圓”是圓通,是圓潤,是一種寬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是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因比別人高明而盛氣淩人,堅持自己的主張而不讓人感到壓迫和懼怕,潛移默化而不是強加於人。
一個人坦誠並沒有錯,但不要坦誠到什麼話都說。方是做人的正氣,具備優秀的品質;圓是處世老練、圓通,善用技巧,正如人走路,隻會向前是不行的,還要懂得曲徑通幽。一個人如果過分的有棱角,就會傷到別人,就容易四處碰壁、不受歡迎,容易受到挫折;如果太八麵玲瓏,圓滑透頂,總喜歡用計謀,處處想占便宜,則會讓人不信任、害怕和疏遠。
所以說,做人要有方有圓,方圓結合。需方則方,需圓則圓,一方一圓,文武之道——兩條腿走路,才可以走得穩健,走得長久。
李唐
2010年3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