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0、和煦的春風,無私的關懷
——憶胡愛龍老校長
黃興躍
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就經常給我們講胡愛龍校長的故事,那時我就想,他真是一個不平凡的人。
在我幼小的心靈裏,對早年喪偶,生活簡樸,遇到學生生活有困難,總是毫不吝嗇,熱情幫助的胡愛龍校長就懷著無限崇敬之情。
每年春節,胡校長總是帶著幾位老師到周邊農戶家拜年,拉拉家常。他一看到我們小孩子,總要停下來說上幾句,勉勵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我的中學時代是在望城二中度過的。胡校長雖然沒有親自任教過我的數學,但是關於他教學水平之高以及高考押題之準的一些事被大家傳得神乎其神時,我心中的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胡校長和父親很熟,對我也非常的關照,他經常對我說,你的家離學校最近,學習條件優越,隻要刻苦努力,勤學好問,持之以恒,將來一定可以考上大學。苦心人,天不負,在1989年,我得償所願,終於考上了長沙職業技術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但是,我的錄取通知書還沒有到,胡校長怕我擔心,就親自打電話到學校的門衛室,要李春榮師傅告訴我已經被錄取了。由於我是油鋪塘第一個考上大學的,我們全家都很高興,父親專程帶我到望城坡幹休所胡校長的家裏登門拜謝。胡校長不停地鼓勵我,在大學裏要珍惜時光,苦練本領,將來好更好地服務社會,回報母校。
1992年,我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望城縣霞凝區楊橋鄉維新中學任教。我當時抵觸情緒很嚴重,因為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直接分配到母校工作,甚至萌生了下海的念頭。胡校長知道我的情況後,反複給我做工作,他語重心長地說,楊橋是個好地方,望城二中最早就是在楊橋鄉塘衝園開班,那裏民風淳樸,尊師重教;學生勤奮好學,能吃苦耐勞;盡管條件艱苦,卻是一個鍛煉人的好地方,而且相對高中來說,還容易出成績一些。通過胡校長耐心細致的教育,我的思想徹底通了,便於1992年9月9日,高高興興地到維新中學去報到。維新中學是一所新辦的鄉鎮中學,工作條件相當艱苦,能堅持下來全靠一股精神。
1994年,維新中學首屆初三學生畢業,當時我擔任這個初三畢業班的化學和政治,同時還兼任學校食堂的事務長。令人高興的是,這個班考出了好的成績,僅中專就考取了5人。1995年,我輔導的周科進同學,在全國化學奧賽中榮獲三等獎。我的努力和我所取得的成績,為我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最終於1996年榮調望城二中,實現了我回母校任教的願望。
我剛剛調入母校工作時,胡校長就專程找我談話,他說二中要獲得長足的發展,隻能靠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教學質量的提高,必須依靠全體二中人的共同努力。沒有想到,這竟是胡校長最後一次對我的諄諄教誨。1998年正月,德高望重的胡校長離開了我們,聞此噩耗,我和愛人劉健一起趕到長沙殯儀館,參加了胡校長的追悼會,表達了我們對老校長的深切懷念和無比崇敬之情。
工作以來,我一直牢記胡校長的教導,從化學實驗員做起,到科任教師,到班主任,到年級組長,兢兢業業,紮實工作,為二中明日的輝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11、尋找心中的坐標
楊喜鴻
百年古樟,如巍巍巨箭,直入蒼穹,撐起著一片藍天。
思益之魂,如黑夜燈塔,照徹心靈,指引著我們走向金光大道。
“老師,我們來看您了!”楓葉婆娑,春寒料峭,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蹣跚著踏上台階,佇立墓前,淚眼婆娑,哽咽著說。
古樟肅穆,春風凝噎,細雨如絲,為了一種崇拜,為了一種景仰,為了發自肺腑的感恩,人們絡繹不絕地來到校園的古樟樹下,深深地鞠躬,喃喃地自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家拜謁的這位老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老校長胡愛龍;大家緬懷的這位老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心靈的引航者胡愛龍!
春風潤萬物,楓香沁心脾。1995年冬天的一天,是我第一次見到胡愛龍老校長,也是最後一次見到胡愛龍老校長。那一天,他給我們新教師做了一次長達四個小時的報告。此時的他,已是八十高齡的耄耋老人,盡管背有點駝,可是精神矍鑠,神采奕奕。在座談會上,他侃侃而談,激情滿懷,目光堅毅,談學校的曆史變革,談自己的人生經曆,談自己的教學心得,談教育的意義,談學校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