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歌聲聲挽淮洲 17(2 / 2)

來觀看夜歌會的群眾絡繹不絕,他們是從社港鎮及周邊鄉鎮幾裏到幾十裏外趕來的。有當地商界名流楊宜健、周凱旋、劉堅武夫婦,尋全力老板夫婦抱著外孫也來了。此外還有許多中小學教師、公務員、商企老板、打工者。年紀上到80多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兒童。

夜歌會結束後,我搜集整理這次活動的相關資料,編輯成《夜歌聲聲挽淮洲》的書稿。夜歌會前二個月,我在瀏陽網(瀏陽論壇)發帖求對聯,得到了對聯界各位大師幫助,我將他們的作品收錄在書中。在編輯本書時,瀏陽市楹聯學會會長趙慶安對對聯的編輯作了具體細致的指導。瀏陽市龍伏中學退休老師、七十高齡的沈博愛先生,接到我的請求,不計得失,克服正在整理自己《蹉跎坡舊夢》書稿的困難,擠出時間幫我進行訂正。一個錯別字、一個不合適的詞語、一句不大通順的話,他如批改學生作業一樣認真。還讓我把他即將出版的關於夜歌的博文收錄進來。我卻無以回報!真的慚愧!

幾個月來,夜歌手們、許多朋友們不斷打探這本書出來沒有,把我前後五次打印的十來本樣稿先後都要走了。我多方籌集出版經費未能成功,在我打算放棄出版時,社港中學退休教師尋勇然如父親般關愛和鼓勵我出好這本書。民協會員、夜歌師、瀏陽一職教師沈克勤和北盛鎮農民淩高峰等先生積極真誠地幫助我聯係老板拉讚助,雖然沒有成功,但他們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我;民協會員、夜歌師、道教紙紮師戴明尚不計得失支持出書,都使我感動萬分。為了讓英雄模範尋淮洲的精神傳播更寬更廣,讓夜歌文化更紮實地展開,我決心克服經濟困難讓書出版,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在此還要說的是:1986年11月由時任學校校長徐飛躍等經手,報請中央宣傳部批準,將尋淮洲烈士當年就讀的小學更名為淮洲學校,集陽村更名為淮洲村。2003年時任社港鎮人大主席的鄒述慶與辦公室徐克家兩位號召、組織並掛牌保護尋淮洲故居(及廖靜文故居)。今年,以瀏陽市委宣傳部、文體廣電局牽頭組織當地商界有識之士捐款修複了尋淮洲故居,並建生平事跡陳列館。瀏陽市文物局幹部夜以繼日如質如期飛速完成了修複工程。

所有這些,都是淮洲烈士事跡的感召,淮洲精神的鼓舞!

書的出版,承蒙團結出版社和長沙作家網老師們的關愛,特別是“芙蓉國文叢”總策劃張立雲先生的再次精心指導和辛勤工作,在此一並感謝。

王雄文 2013年元月7日於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