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剛畢業於省內一所名牌大學,也是當年最紅的專業——信息工程。按時髦的說法,就是IT行業的IT男,但易剛可不是僅僅具備IT男的思維模式。
畢業時,易剛分配到了梓陽市的一家生產電子產品的大型國有上市公司當技術員,如果沒有他現在的老婆,他可能就像其他大學畢業生一樣,默默無聞的在公司裏上班,結婚生子,過著普通百姓的小日子。
或者不安於現狀,或者辭職下海,自己經商,也許成為了叱吒商場的風雲人物。任何事物都有兩麵性,但也許還在四處漂泊,誰知道呢?當然後一種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易剛一直都是個不安分的人。
不安分的人一般就是兩種結果,要麼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抱負,等頂事業的巔峰,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要麼一敗塗地,命運多舛,坎坷無比。
就目前來看,易剛是幸運的,而他的命運的轉折就在於他認識了他現在的老婆。
那時剛從學校出來,到了公司,因為他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做事情勤快,幹練,人又長得幹淨帥氣,最大的特點就是和氣中透著傲氣,傲氣中還有傲骨。反過來說,就是傲骨中有傲氣,傲氣中還有為人的和氣。
因為肯鑽研,在公司裏,易剛的技術沒得說,加上他的氣質,周圍圍了一大圈公司裏的女粉絲,按時下流行的說法叫“剛粉”,這些年輕的女“剛粉”們爭相邀寵。暗遞情書的,明傳秋波的……
雖然公司裏的一些小夥子看到這些,心裏不爽,羨慕嫉妒恨,但是怎奈易剛不僅人長得帥氣,還愛好體育運動,尤其籃球打得那硬是一個順溜,運球、上籃、得分一整套組合下來,流暢無比,令人叫絕。每次公司裏籃球比賽,都爭著與他組隊,而且大多數是獲勝方。
易剛本來在大學裏有一個女朋友,都耍了兩年了,畢業後,他回到了梓陽市,而女朋友是外省的,畢業後沒有在一起,回了她的老家的城市。
雖然在學校裏兩個人天天可以卿卿我我,黏黏糊糊,自從一畢業參加工作後,聚少離多,每天就是通通電話,寥述相思之苦。
那時候不像現在手機這樣普及,那可是奢侈品啊,買一個需要將近一年的工資,而且話費高的驚人,比養個人還貴。並且手機就像磚頭。不像現在的智能手機,還可以視頻,有圖有真相。像易剛這樣的年輕人,怎麼買得起?即便買一部,也消費不起。
電腦也是老式的,最多聊聊天而已。剛開始在電腦上聊天,整晚整晚的聊,極為影響第二天的工作,久而久之,體力不支,也就從原來的每天一聊變成了幾天一聊,再後來隻是偶爾在電腦上閃一閃,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