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局長呢,你怎麼接手這個工作哦!”
江雪微笑著答道:
“龔局長學習去了,事情總要有人做嘛。”
黃柏昌看著江雪,做出苦笑狀,道:
“江局長,說實話,我今年是做好了扣工資、扣獎金的打算,還要挨通報批評的。”
江雪假裝不知道什麼事的,問道:
“為什麼?工作做得好好的,怎麼會扣你工資、獎金?”
黃柏昌一臉無奈的說道:
“江局長,你是不知道呀。我們鎮今年肯定要出現超生戶,局裏有規定,隻要出現超生戶,就要扣鄉鎮計生站的工資獎金,局裏的分管領導也要扣,所以,現在你接手代管,也跑不掉要被扣,哎!我們把你也拉下水了。”
江雪把局長廖英簽批的報告往桌上一攤,說道:
“這就是剛剛廖英局長簽給我的文件,是你們站上打的報告。”
黃柏昌寬臉上擠出一絲尷尬的笑,說道:
“早曉得龔局長要去學習,我就不會打這個報告,也不至於讓你來背這鍋啊。”
聽了黃柏昌的話,江雪心裏沉重了起來,停了停,強忍著一笑,道:
“黃站長,事已至此,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用了。你們的報告都打了,廖英局長也已經批了,總不可能收回去。由我來代管,也已經在黨組會上宣布了,這些都是既成事實了。背鍋就背吧。”
黃柏昌又是無奈的歎息一聲。
江雪說道:
“黃站長,不要那麼悲觀,我們先盡力去做工作。看最後結果再說。現在隻有走一步看一步。”
坐在對麵的黃柏昌一笑,臉色凝重,道:
“江局長,這家人我們都做了好多次工作了,包括龔局長也去了幾次,不起任何作用,沒法!”
江雪心想,不能一直談悲觀的話題延續下去,就說道:
“黃站長,我確實還不知道這家的具體情況,所以今天請你過來,先給我詳細介紹一下。”
這戶人家姓易,父親已經70多歲,曾經當過鎮上的副鎮長,退休10多年了,因為他在鎮上當領導的時候平易近人,喜歡與老百姓打成一片,深受老百姓愛戴,所以認識的人都喊他“易老”。
易老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其他鎮當幹部,小兒子在家務農。自從退休後,他就跟小兒子一起生活,過了兩年,老伴去世,他也沒有再找,一個人與小兒子一家人過日子。
但不知道為什麼,退休後沒兩年,他突然成了上訪戶,而且帶了一群老百姓,整日把中央、省、市的文件,上級領導的講話收集了一大包,隨時喊上幾個他周圍的群眾,到鎮政府、縣政府去,找領導理論,重點就是,為什麼現在農民收入這麼低,還要收農業稅?收農業稅可以,為什麼有些人交了,沒有什麼獎勵。而沒有交的人,不支持黨委政府工作的,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還有其他許多事情,他都挑頭組織一些老百姓與政府唱反調。鎮上的書記、鎮長換了幾屆,都怕與他接觸。因為他也當過鎮上的領導,不僅對上級的文件精神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很多與他交鋒的鄉鎮領導根本理論不過他,最後都是敗北,隻有在背後狠狠的罵他“老龜兒子,扯幹筋!”甚至有些罵的更惡毒:“老狗日的,咋不早點死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