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領導就是有眼光,嘿嘿嘿,我就是想問一下晚上的安排,老板是不是有什麼事情?”
其實任傑是不習慣把周博書記稱呼“老板”的,但是每次在與其他縣市的領導的秘書在一起的時候,那些秘書都把各自的領導叫“老板”,而且神情中透著一種自豪,親近。於是他也偶爾這麼一喊。但從來沒有當到周博的麵這麼叫過,因為他總感覺這個稱呼有些怪怪的。
在最近十多年來,下級對上級領導的稱呼隨著政治和經濟形勢的變化而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在大家一致向錢看的時候,掙錢是光榮的,領導變成了“老板”;在社會上流行或者說喜歡像港台片裏的社會上老大一樣的派頭,於是領導又變成了“老大”或者“大哥”;當政治上抓得緊,需要突出“一把手”權威的時候,領導又成了“班長”。即便在正常的稱呼上也有很多講究,比如“某某書記”,如果他是“一把手”,你就直接喊“書記”就行了,表明他的唯一性,不能夠加他的姓;如果某某人是“副書記”,如果在私下裏,你喊他“書記”,不加姓,他會很開心的,當然更不能直呼“某某副書記”,那你是討打的樣。
在聽了任傑的話後,蔣長波嗬嗬一笑,道:
“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幾個朋友在一起聚一聚。先不要著急嘛,等我安排好了再通知你嘛。”
掛斷電話後,任傑有點不相信蔣長波說的“沒什麼大事”的話,但既然別人不說,自己也不能刨根問底,他斷定:肯定有重要的事情!
“小聚”,好低調的詞語啊!低到了塵埃裏。但是在官場裏,領導能夠叫你參加他的“小聚”,那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意思就是間接的告訴你,你是他的心腹,圈裏人。或者有資格進入他(她)的小圈子裏。
任傑發覺,直接雖然沒有給周博當秘書了,不像以前,天天與周博在一起,但現在反而感覺與周博書記的距離更近了。
一直等到下午4點,任傑才接到縣委辦蔣長波主任電話通知,晚上6點半,飯局設在梓陽酒店的17樓“龍吟廳”。
接到電話後,任傑簡單安排了一下鎮上的工作,馬上叫上司機小王往梓陽市區趕,他怕去晚了堵車,必須在6點之前趕到酒店。
任傑對梓陽酒店並不陌生,在給周博書記當秘書的時候跟領導來吃過幾次飯,當然,那時是來跑腿服務的,一般都沒有機會認真品嚐和領略桌上的菜與周圍的一切,甚至有時候連桌子都沒有上,在外麵與幾個同來的人匆匆忙忙吃點飯就走了。
等趕到的時候剛剛6點,任傑就先在酒店大廳等縣委周書記,司機小王很知趣的到外麵去了。
周書記6點30準時到的,後麵跟來的除了縣委辦蔣長波主任外,還有常務副縣長梁力民,財政局局長錢多三。
還有一位大約40來歲的男士,任傑不認識。出於職業的敏感,他感覺此人與縣委周書記很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