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十年
李銛(多音字,一聲gua,此文為“仙”音)打了個哈欠,從床上一躍而起。夜靜得嚇人,但是他還是聽到了少許風吹草動。
這裏是殷王府,是原先的晉王府,也就是現太子李治原來當晉王的時候的府邸。自從三年前太子李承乾被廢,李治被立,這座晉王府也就算是名副其實的空府了。也許是因為太宗還是惦念著與李銛母妃的情誼,在此之後李銛被太宗封為殷王,賜晉王府,並改名殷王府。
在有些人看來,這殷王府說到底還是別人用過的東西,這說明太宗對李銛的不重視。但是更多的人,是對他的敵意。為什麼他可以擁有現任太子之前的府邸?這不是簡潔地說明了皇帝的另一種寵愛麼?
李銛的母妃其實一直是個宮人,連妃子都沒有封。她溫婉體貼,不如其他妃嬪一般勾心鬥角。所以還是被太宗專寵了一段時間。那時的太宗一心想封她為妃,卻被拒絕。她說:“陛下,臣妾明知後宮之闈的心機相鬥遠遠比得上邊疆戰場的兵戈之接。臣妾深知,陛下的恩寵並不會隻專於臣妾一人。若是隻為一時恩寵,換來一生不安,陛下,前朝已鑒,望陛下三思。”
太宗那時,也隻是無奈的點點頭。但還是會對她百般要好,隻到下一個美人的出現。
李銛的母妃一直是弦宮人。其實宮人見到皇上的機會是比其他嬪妃少的。況且,每年的選秀,大量的美人進入宮中,太宗根本沒時間再去顧及她。但是弦宮人並沒有因此氣餒。她知道,她這一生並不是為了皇帝而活著的。她沒了丈夫,卻有了一兒一女。兒子名為李銛,是個安安靜靜不愛說話的男孩子,就算是被其他人欺負也隻是咬著牙忍著。母妃說過,男兒怎能意氣用事?正是弦宮人的悉心教導,李銛變得沉穩。女兒和李銛同胞,卻是個調皮的女孩。長相可愛,惹人喜愛。對於這兩個孩子,弦宮人一直是引以為豪的。直到......
太宗是在宮中漫步的時候遇見煙兒的,那時煙兒才十三歲。誤以為是宮中的宮女,太宗很喜歡這個小丫頭,那是種莫名的熟悉感。單單純純的煙兒就那樣跟著太宗去了禦花園。而與李承乾的相遇,就是在那裏......
之後的事,幾乎都可以被預測到,當時還是太子的李承乾對煙兒一見鍾情。
再後來...隻聽說某個宮裏的宮人瘋掉了,而太宗卻在同時後悔不已。他終於記起了煙兒帶給他的熟悉感。就和十三年前那時的弦兒是一樣的。原來,弦兒還為自己養育了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兒,而自己卻親手把她送入了虎口,葬送了她的未來。
而那時的太宗並不知道,他不僅有一個女兒叫煙兒,還有一個兒子叫李銛。而十三歲的李銛,就在母妃瘋掉的那一天,偷偷逃出了皇宮。
那一年,是貞觀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