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一個為尊嚴拚搏的女人32(1 / 3)

尋 根

晴空萬裏雲,朝夕思根尋。

花甲涉山水,箭步鳳凰城。

親情依舊在,熱淚如傾盆。

窺苗思祖母,山歌九霄雲。

沉邁唐公館,心潮湧如洪。

舊居古城屹,不見祖墳存。

茂葉秋自落,片片伴樹根。

慈父孤身淚,飄落異鄉城。

叔思背井兄,敘舊如舞龍。

首聚沱江岸,難舍又難分。

親血濃於水,世代永長存。

沱江水如鏡,吊樓影重重。

紅燈高高掛,忽見父足痕。

少壯抗日軍,中華立功勳。

珍珠翠玉寶,亮麗鳳凰城。

長根雖紮心,仍思故鄉情。

妹夫神筆畫,代我醉畫中。

潑黑寫詩文,萬卷故鄉親。

2004年10月

注解:文中(珍)是作指者名;(翠)是作者堂妹名。

我愛長沙

長沙啊長沙!你是我生長的地方。

無論我飛得多高多遠,也要像風箏一樣,

落在你的身旁。

我雖然在那遙遠的地方,

可是,我天天思古幽情,

天心閣、愛晚亭、嶽麓山那雄偉姿態,

總是銘刻在我的心間;

白鶴泉、蟒蛇洞那美麗的傳說,

讓我心曠神怡,進入夢鄉。

還有那麓山的紅楓,

隨著秋風飄來陣陣清香。

童年的記憶,總是在我腦海裏回蕩。

小時候,媽媽拉著我的小手,

到白沙古井打泉水,背我爬嶽麓山。

父親帶我到桔子洲頭遊泳,

我們和那皎潔的月亮,一起在水中蕩漾。

雖然,我在那遙遠的地方,

可是,我想回長沙學府深造。

嶽麓書院那經典的文化,

長沙姑娘的潑辣大方,

火宮店那香飄四溢的臭豆腐,

都是我魂思夢想的家鄉。

今天,我終於飛到了你的身旁。

我的長沙,你長高長大,沒把你認出來。

那縷縷黑煙的煙囪不見了蹤影,

那舊棚戶的鄰居已住上了新樓房。

當我去長沙老街、古巷逛一逛的時候,

我的視線被你那高大的身軀而遮擋,

我的聽覺被你那歡歌笑語而掩蓋,

我的眼眶被那激動的淚水而充滿,

我的腳步被那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而停下。

長沙啊,長沙!

你是我生長的地方。

你那嶄新的麵貌,

你那迷人的姿態,讓我飄然若仙而醉倒。

朦朧中,我仿佛看到了千萬個雷鋒同誌,

攙扶著我,坐在公交車上。

回到家中,定神一看:

我已安然躺進了你的懷抱。

長沙,我再也不離開你了,

我要永遠將你擁抱。

2011年8月 (中華詩朗誦參賽作品)

|後|記|

“野菊花”這本書濃縮了我七十年生活曆程的真實寫照。

“野菊花”的命名來自於我心靈深處,是我對丈夫的感激之情,他不但酷愛“野菊花”堅忍傲霜鬥雪的獨特風格,更喜愛“野菊花”散發出來的那股清香,是他把我比作“野菊花”。我也特別喜愛這種花,我的性格和遭遇確實與“野菊花”有著相似之處,它不但象征著我們高尚而純潔的愛情,同時也是我人生的寫照。本書中已記述了我和丈夫的戀愛過程。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戲。”也有人說:“人生如夢。”我看我的一生既是一場戲,也是一場夢。

我在這人生的戲裏充當過許多角色,如被社會遺棄的女青年、為生活奔波的苦工、一個勤勞的母親、一個為尊嚴抗爭的妻子,現在又充當老年大學學員的角色……

一生中,我做過許多許多的夢。記得大約五歲多的時候,夢見我衣袋裏裝滿了蠶豆,起床後,發現蠶豆不見了。為此,我找母親哭鬧了很久,經母親詳細解說,才知道那是夢。長大以後,我也有過不少的夢想,想讀大學,想當演員,想加入共青團組織,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還想擁有一套好住宅……這些美好的夢想,很多成了泡影。通過我一生的努力,拚搏奮鬥,不斷抗爭,又實現了許多夢想,甚至還超越了原來的夢想。我已六次去美國,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認為人隻要勤奮努力,積極向上,充滿信心,可以出現意想不到的奇跡。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人不斷努力創造出來的。

我好像天天都在演戲做夢。人生的舞台上,我有過不少痛苦和歡樂,也有過輝煌和幸福,我的人生確實如戲、如夢一樣豐富多彩,離離散散,團團聚聚,浮沉起落,喜怒哀樂,五味俱全,也結出了累累碩果。這樣難得的劇情和美麗的人生夢境,怎能不與大家一起來欣賞呢!於是,我大膽地將這人生的“戲”和“夢”用文字記錄下來,加以整理,在短短的幾個月裏就一氣嗬成了《野菊花》這本書。

2003年3月中旬,《今日女報》記者采訪了我,並將采訪全文報導在3月11日報紙的一、二版;2002年我被評為長沙市首屆文明市民標兵時,《長沙晚報》8月19日在要聞版也報導了我的先進事跡,題為《與美為鄰》附錄在書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