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亦如此。說出“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拿破侖,作為一位名震世界的統帥,其所向披靡的軍事才能無人置疑。他身材矮小卻追求力量和野心,知道自己缺乏正規的教育,就博覽群書,廢寢忘食地學習,把法國大革命的火種撒遍了歐洲。後來,他的世界觀發生了轉變,因強行推進擴張的殖民戰爭而做了孤獨的階下囚。昔日的至高無上統帥,後任由隨從宰殺,最後應驗了他自己的那句話:“我最大的敵人就是我自己。”
動物如此,人也如此,一個國家亦如此。蘇共成立幾十年來,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掌握了整個蘇聯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使蘇聯帝國成為唯一一個可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在與西方冷戰近50餘年中,屢戰屢勝,而沒有被敵人擊倒。但隨著後幾任領導特別是戈爾巴喬夫上台以來,一味滿足於個人快感,不顧國家利益,沒有解決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製與聯邦製國家結構的矛盾以及傳統體製與社會生產力的矛盾,同時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失去了人心,失去了盟友,致使國家一夜之間自己解體,正應了中國古人那句“滅秦者,秦也,非六國也!”。
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認為,一種動物不管被放在任何環境中,總是限定在上蒼所賦予它的狹窄的天性之中。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每個人的一生就像用同一主題寫出的不同文章而已,這就是天性。
人的一生充滿著坎坷和荊棘,失敗是常有的事。一個不覺悟的人,常常要從外部尋找原因,卻不知道真正支配我們命運的是我們自己。其實更多的時候,人們不是敗給外界,而是更多的敗給了自己。無論外界怎樣波動,隻有超越自我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啄木鳥的智慧
昨晚觀看《動物世界》,不禁對啄木鳥心生敬佩。
這一組非常有趣的畫麵是美國攝影師羅伯特富勒在他在自己家的花園中拍攝到的。畫麵中,有一棵削去樹冠剛剛移栽的小樹,一支體態嬌小的啄木鳥在小樹的中部捉蟲。忽然,一支雀鷹從遠處飛來停靠在小樹的頂端,準備覓食。它的腦袋左晃右晃地在尋找著獵物,似乎知道這是啄木鳥經常出沒的地方。
啄木鳥的處境令我深深擔憂。我們知道啄木鳥的飛行速度遠遠不如雀鷹,如果稍有閃失,這支啄木鳥隨時有可能葬身雀鷹的腹中。
這隻啄木鳥非常聰明,它立即停止了工作,在原地一動不動,似乎雕像一般。啄木鳥所處的地方正是在雀鷹站立的下方,顯然,這隻雀鷹並沒有發現它的下方有隻啄木鳥,由於視線受阻,這隻雀鷹也確實難以發現將身子貼在小樹上的啄木鳥。
大約1分鍾後,雀鷹飛走了。啄木鳥卻沒有動,它似乎感覺到雀鷹可能會回來。果不其然,這隻雀鷹並沒有飛遠,隨後再次停靠在小樹上,不過這次停靠的時間更短,一會就飛走了。過了大約三分鍾,啄木鳥這時可能確認自己是安全的了,拍拍翅膀也飛走了。
節目最後,羅伯特富勒說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啄木鳥是非常聰明的鳥類,隻有站著不動,它才是安全的。”
站著不動,再簡單不過,樸素自然,卻比華麗的招式,萬變的手段強得多。其實人也一樣,遇到險境時,如果使出華麗的招式,心隨其招必心浮,浮而生亂,亂而出誤差和破綻,出破綻而亡。而站著不動,可以使自己沉靜心靈,從而幫助自己思考,甚至計算出對方每一步動作的細微變化,看似平常卻孕育著萬千之變。
以不變應萬變,既是平凡,又是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