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決定可讓徐小平意外地多了項增加收益的機會。這下子,可把徐小平忙壞了。這不?他既要與管理員一道手把手教遊客剪摘技術,又要安排食堂接待好需用餐的散客,同時還要囑咐稱秤人員在為遊客稱自采的鮮果時不能短斤少兩。
這段日子,遊人如織。遊客們玩得盡興,品嚐夠了還能帶上體驗勞動後采摘的果實,無不充滿快樂。久而久之,在遊客的快樂中徐小平的信譽度與知名度不斷上升。
如今,你隻要來到奉新縣裏,不知縣長為何人的不少,可一提起徐小平來,大人小孩子都知道:你說的是獼猴桃大王呀,誰不知道他呀?
那天,我也來到獼猴桃大王徐小平位於奉新縣赤岸鎮大力村下梅自然村的獼猴桃基地休閑度假采摘果子,正巧獼猴桃大王徐小平也在基地。
他現在雖然是名人了,可也算是我的學生、有緣的老朋友了。我便與之聊了起來,問他為什麼想到投資興建獼猴桃基地之事?
他說:看到城裏人生活條件好了,都想到鄉下農村來遊玩。玩什麼呢?我就想到了種植獼猴桃,讓城裏人來這兒休閑度假采摘果子。於是,我便在村裏租賃了五十六畝地,作為獼猴桃基地,組建了“奉新縣生態獼猴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從那時起我就與“獼猴桃”三字分不開了。
徐小平年約半百,但身板硬朗,他揮鋤開墾,日曬雨林,甭說有多辛苦。記得他在獼猴桃基地初創時期,還是我來幫他給生病的獼猴桃樹治病的呢。那一回因不懂栽培技藝,獼猴桃樹生病了,眼看全要死光了。正當心痛不已之際,他突然想到了隔壁村裏有個“農家書屋”。估計書屋中一定有如何種植獼猴桃的書籍。
他急切地趕到“農家書屋”,想不到這個書屋竟偏就沒有這種栽培技藝的書籍。但這個書屋的主人周局長的朋友,也就我剛好是在縣科技局退居二線了,那天正在那兒看望周局長。所以我就幫他來基地診治獼猴桃樹病症。在我的幫助下,徐小平的獼猴桃樹全成活了。後來,我還專門為他送來了一本《獼猴桃種植技術》的書籍。
四年就這樣翻過去了,想不到徐小平辛勤培育的五十六畝獼猴桃長勢喜人,掛果累累。
在種植獼猴桃的同時,徐小平很有經濟眼光,在基地又規劃了許多魚塘。開挖魚塘既能蓄水防旱澆灌,又可養魚讓遊客垂釣。他還在基地放養了土雞土鴨,栽種各類新鮮蔬菜。一時間,小小獼猴桃基地,成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都說徐小平是個“福將”,是呀,誰能想到,當徐小平正需要急找治療獼猴桃樹病的人時,我正好就出現在周局長那兒。這就叫趕得早不如趕得巧。這不由又讓我想起了我找周局長的那段往事來——
周局長現在怎麼樣了?那年我退居二線後,遇到比我早幾年退居二線的周局長的老伴,於是就問起周局長的近況。
按照地址,幾經周折,在村裏一幢門前掛有“農家書屋”的鄉村小屋裏,我終於見到在城裏“失蹤”了一年多的老周。
放著縣城寬敞的房子不住,怎麼跑到老家住起了小屋?我好奇地問老周。
你這不是全看到了嗎?明知故問。帶著一副老花眼鏡的老周,為一位大叔找到名為《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的書後,便與我攀談起來。
你怎麼找到這兒來了?老周問:下次來記得帶些舊書給我。
不當文化局長,當起書屋經理來了。我說:你倒是活得好瀟灑自在呀。
盡我力所能及,為鄉親們做點好事而已。老周說:看到鄉親們得到實惠,我也樂在其中。
你也真是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呀。我問:你是怎麼想到來這辦起這個書屋的呢?
一提起這事,老周侃侃而談:幾次到鄉村,看到鄉親們休閑時就隻知道打牌什麼的,沒有一點文化樂趣。村民種地、養殖也隻是憑經驗行事,常常是因為不懂科學,損失慘重。我就想到,要為鄉親們做點什麼。
農村最缺什麼呢?是書籍。老周說:等我一退居二線,就將自己的幾百本藏書送到村裏,讓村民閱讀。後來我才發現,那些書還在村幹部家中躺著。
村民們沒看到書,那是因為沒有人管理這些書呀。於是我一狠心,就來這辦起了這個“農家書屋”。
剛開始村民來的很少。一打聽,才知道,書屋中不僅書少,關鍵是村民喜歡的書也不多。老周說:為充實書屋,我拿了自己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不少村民喜歡看的書籍,並訂閱了一些報刊。此後,村民們來閱讀的漸漸就多了起來。
在與老周說話的過程中,我仔細打量了一下書屋。在那一排排長條形的書架上,分門別類的豎立著各種不同色彩的圖書,看上去至少有三千多冊;邊上還擺放有四十多份諸如《致富快報》、《農村百事通》、《百花園?中外讀點》之類的報刊。
在用石灰粉刷一新的牆壁上,還寫有幾行隸書彩字:讀一本有益圖書,學一門實用技術,找一條致富門路,開一代學習新風,做一個新時代農民。
環顧這大約有六十來平方米的書屋,進出的村民絡繹不絕,坐下看書的男女老少都有。
這時書屋走進一位中年漢子。老周馬上給我介紹說:這是我們村的周書記,這是原縣科技局萬局長。
哦,歡迎歡迎。周書記說:周局長為我們村裏辦了一件大好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