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過留聲1(1 / 3)

第一章

枕戈待旦保平安

——安徽省懷寧縣公安消防大隊工作紀實

姚嵐

一提起消防員,人們馬上想起手握水槍,撲向烈焰,舞動水龍的火中鳳凰。

是他們,用年輕的身軀,撐起一道“綠籬”;是他們,用寬厚的肩膀,築起一麵“金盾”。在和平的年代裏,他們卻要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赴湯蹈火,護衛著我們的安寧和幸福。

安徽省懷寧縣公安消防大隊是這支隊伍中的佼佼者。

懷寧縣地處大別山南麓前沿,縣域麵積1453平方公裏,人口80餘萬。近幾年來,懷寧縣加大改革開放的腳步,兩度躋身“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縣”,三度躋身“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先後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綠化模範縣”等閃亮的榮譽。這一係列榮譽裏,誰也無法抹殺懷寧公安消防大隊官兵的智慧、汗水甚至鮮血。

據統計,自2006年以來,這支部隊先後榮獲各級榮譽達36 次,其中,國家級表彰2次,省級表彰4次,個人立功授獎達40餘人次。每一次的榮譽裏,都凝聚著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高高的圍牆,繁忙的工作,嚴明的紀律……穿著迷彩服的他們,仿佛離我們很遠很遠。這個春天,讓我們一同走近軍營,走近這支屢建奇功的部隊——

A、美麗的營地與平常的日子

懷寧縣高河鎮。

緊靠合界高速路的南邊,有一個很大的院落:鮮花、草坪、曲逕、垂柳,錯落有致,池塘裏,紅鯉魚悠遊其間;塑膠地麵的網球場、籃球場、百米跑道,布局科學,球場上,官兵們龍騰虎躍。東麵的圍牆上,宣傳牌一溜兒排開。微風拂過,紅旗飄飄。臨街的四層綜合樓,纖塵不染;花盆、桌椅、床鋪、文檔,擺放有序。每個細節足見其匠心,恰到好處。

如此優美的環境,實在難以讓人把它們同粗獷的的軍人,同鮮血與災難聯係起來。

樓前的巨幅宣傳牌,“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十二個大字,明確宣告了這支部隊的性質和宗旨。一樓裏整裝待發的紅色消防水罐車,真切地告訴人們,這裏駐紮著一支消防部隊。

這是一支隨時準備作戰的部隊,是一支英勇善戰的隊伍。

它,就是安慶市懷寧縣公安消防大隊。

2010年3月17日,一個普通的陽光明媚的日子。春光明媚,楊柳依依。

下午3點, 天氣分外悶熱,官兵們穿著短袖衫,昂首挺胸,一字排在沙池邊。支隊領導正在對他們的冬訓進行考核。

引體向上完畢,接下來是長跑、卷收水帶、器材的保養和使用……等等。4點半後,球場上開始了激烈的角逐。直到晚餐鈴聲傳來。

餐廳裏,十幾個官兵各自盛了飯,圍坐在兩張圓桌前。五菜一湯,葷素搭配。但他們太累了,食欲不佳。炊事員說,別看他們都是小夥子,訓練累了,定量的飯菜都吃不掉,會剩下許多。

隻要沒有出警任務,中隊官兵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訓練——提高體能和技能,才能在每一次的出警中出色地完成任務。2006年以來的每次支隊大比武,懷寧大隊成了全支隊的業務標杆。2009年,全市打造消防鐵軍大比武中,前五名中有四名戰士來自懷寧大隊。2009年全省消防部隊年終考評中,被總隊評為全省的“標兵大隊”,榮獲集體三等功。

在平凡的日常訓練中,他們嚴格要求自己,而在一次次的出警中,他們更是表現出非凡的膽略和精神。

B、人民的生命重於一切

這裏講述的是幾起普通的救援故事——

1、龍井窪學生探險,梅花洞艱難救援

2006年1月30日這天,正是新年的正月初二,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15時45分,懷寧縣消防大隊接到報警:安慶市第十中學的幾名學生在懷寧縣的龍井窪山探險過程中,一名學生不慎墜入位於半山腰、深達110餘米的梅花洞洞底,生命危在旦夕。

正在進行文體比賽的官兵,聞風而動,7名官兵攜帶救助工具,火速趕往出事現場。

龍井窪山位於月山鎮大橋村,一條不寬的泥土路通到山腳下,半山腰上有座梅花庵,供奉著梅花娘娘。梅花庵後有個巨大的溶洞,洞壁上方刻有三個大字“梅花洞”,據考為明代所留。相傳一千多年前,有位梅花公主曾出家在此修煉,得道成仙。洞分五層,洞中有洞,洞內有廳,深達百餘米,奇、幽、險、怪。為安慶近郊頗具吸引力的一處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