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說的一樣,在座的立刻在口頭上罵了起來:“太無恥了,竟然提前做好了準備!”“麵對這種作弊的行為,真是不甘心呐。”......

等譴責的聲音結束,昆卡才接著說道:“同樣是這個原因,我們的主要目標便要避開威脅名單排名靠前的那些組織,選擇20位以後的。一旦參透進去後,找到合適的代理人,就可以鼓動和挑撥它們參與到這場遲早會發生的戰爭來,再慢慢地借用這個吞噬擴大的過程對它們進行深入,直到完全控製,等最後的時刻到來便可以完成吞吃的結果。”

“對於南共體來說,重要的不是誰能戰勝誰的結果,而是其的過程有沒有利於我們壯大自身力量。”

昆卡以一副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所以,今天的議題便是對這項行動進行表決,隻要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成員同意,就馬上予以實施。”

“那右邊的這個人呢?”

投票過程,有人突然想到了什麼,指著陳汐問道,“能夠組建起已經證明了他的眼光和凝聚力,現在人從台麵上退下來,我們是否可以嚐試著接觸一下。”

這並不屬於異想天開的念頭,對於一個過氣的人物,勢力大的不屑投資,勢利小的更看重實際利益不願投資,像他們這種不上不下的勢力則剛好,而且隻是接觸,並不代表著一定要支持。

“我知道你的打算是什麼,想做個萬一的準備,這個是可以考慮一下,但我覺得希望很小,看他的資料就明白,孤兒,單身,連高都沒有讀完,八年時間不是玩各種遊戲,就是在世界各地流浪的個人主義者,這種人,就算給他足夠的助力,也難以完成一個切實的目標,相同的投資足以扶持好些人。”

對於這種想法,昆卡在肯定之餘卻是滿臉的不屑。

“這方麵,從我們對他的調查和他在發布會上說的那些就能知道,自由、散漫、被動、理想化,這種態度最多隻能讓他當一個精神領袖,而對於這樣的人,我們自己就有很多。”

“甚至以我的看法,他今次敢於站出來的發言都很可能是受到了貝寧的指使.....在發生了火星流血衝突後,很多人都能看出,這將是一場更大混亂的前奏導火索,而以貝寧的身份,隻要有心調查就不難發現他同學在的身份,再跑過去逼迫利誘一番,就能讓這個所謂的朋友把機會拱手相讓。”

“畢竟,一個八年基本不聯係的同學,能有多少感情存留很容易想到。讓他這樣說的目的不過就是想名正言順地介入到此次的大熱事件裏麵,掌握這個崛起的機會。”

不用懷疑,若是作為當事人的貝寧在這裏聽到昆卡這番自以為是的詆毀,肯定會悲憤地大叫一聲:“你毀了我一個做好人的機會。”

對象不外乎是某個陳姓友人。

但不得不遺憾地說一句,除了當事的幾人自己知道是怎麼回事,凡是能調查兩人明麵身份的勢力,都會做出以上這種更符合事實請看的判斷......也就是說,貝寧這個基本洗不掉的黑鍋是戴定了。(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