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說起這個,我倒是記得有一個地方,我找過的一個木庭角落有一個塌陷進去的坑,當時陰影有點重,隻看到裏麵有很多紅色的長長的東西,我懷疑是蟲子什麼的,就沒敢伸手去拿。”
飛快抽出幾張鈔票遞過去,貝寧趕緊叫那人帶路。
經過一陣七拐八扭的路程後,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到達了目的地,靠近湖邊的木庭處。顯然,那人說的內容,已經把除貝寧之外其他人的好奇心都勾了出來,也想尋一尋究竟。
不過在見到那處坑洞的時候,貝寧發現自己可能還是會白跑一趟。看坑洞周圍的塌陷痕跡,有過豐富生存經驗的他很容易辨別出,那是因為地下水的侵蝕導致土質鬆動,而不是因為可能的怪物存在導致。
“看來隻能將重點放在小樓裏了......”
貝寧歎了口氣,也不管裏麵到底是不是蟲子,直接彎腰伸手進去,然後,拔出來一截捆紮在一起的管線,有數十根之多,看路徑走向,都是聯通到木庭那裏。
“切~~原來是地下管線。”
“無聊,我以為會發生什麼事,白興奮了一場。”
背後的圍觀群眾見到居然是這種東西,瞬間失去了再繼續探究的心思,紛紛散去,隻有一部分還惦記著金錢懸賞的人戀棧不去。
貝寧卻不去管這些人,因為他已經發現,在木庭裏的圓柱、石桌以及庭簷都有他們先前覺得可疑的那些圖案雕飾,而且危險的感覺跟石質銅質的相比,僅是差了一些,卻比其它的圖案強許多。
…………
貝寧這邊在行動的時候,陳汐也沒有閑著。
他要開始對這裏的百多個人進行某種程度上的洗腦,挑動他們對這家醫院的不信任。
不負責花園而選擇圖書館便是這個原因。
相比去到花園裏的那些,隻願待在安靜圖書館裏的病人在姓情上要更為敏感和內斂,比較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換句話說,也就是所謂的想太多。
隻要能保證說的內容結合了部分實際,並有一定的相關證據能夠證實,那麼,隻需不多的言語引誘,這些人自己就能順著相應的思路繼續往下深想,然後便被那些不斷證實的想法套住,從而深信不疑。
而且不知道是該說這家醫院自己作死呢,還是從沒有想過會有人專門針對這方麵進行設計。他們為了嚴防秘密被發現,而在管理上進行苛刻安排的行徑,卻也為病人、醫生的互相不信任埋下了惡果。
住院部居然沒有一個工作人員的年限是超過了兩年,隻要生出懷疑的病人問的越多,必然會被這種明顯透著詭異的情況說服,認定這家醫院有巨大的問題。
相應的,醫院的工作人員肯定也會對病人的快速更換產生疑惑,隻是礙於管理方麵的嚴格規定,無法言之於口。應該來說,這種心理放在之前還好,因為不會出現意外的情況,兩年就調走的規定,足以限製他們將懷疑的種子積累到爆發的階段,在中途就能截斷讓懷疑生長的土壤。
但是,一旦有足夠數量的病人開始懷疑,他們回答起來自然就不能顯得理直氣壯,心虛氣短才會是他們的正常反應。
這種一看就知道是心裏有鬼的態度,絕對會引爆更多的病人對這家醫院的懷疑。甚至在某種出於職業道德的愧疚心綁架下,部分醫院的工作人員會迅速轉變為堅定的倒院派,以償還這種心理愧疚,他們的態度會比真正的病人還要堅定。在這部分反正派的策動下,就算還有部分對醫院保持希望的病人,也會徹底失望,變得跟其他病人一樣的憤怒。
(這種心理其實很有趣,在生活中也會經常發生,比如一個警x因為自己的錯誤關係,導致受害者出現不該有的情況,即便是一個很微乎其微的問題,也會對相應類型的犯罪活動產生巨大的偏執心理,仇恨或者是緊張。)
隻不過因為時間有限,陳汐選擇的目標主要是那些看起來比較博學、嚴謹,這種人在普通的交往上,更容易獲取他人的信任,也方便沒有他在的時候,有更多的人能被挑動起對這家醫院的懷疑。
以上,就是陳汐打算在圖書館策劃的主要活動。至於另一個,就是看看這裏是否有一些額外的線索存在。
他在流竄各個病房的時候發現,這裏的圖書是能被病人借閱出去。對於某些閱讀習慣不好的人來說,總有一些隻言片語會留在書頁上麵,很可能其中便會有與醫院秘密相關的線索。除此之外,他還想著看,是不是能在這裏找到一些年份更老的書籍。
因為一個製度在初立階段總會是問題多多,很難避免一些錯誤的出現,而這代表著更多的能接近真相的機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