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塔實在太過於高大恐怖了,宛陵城上的袁胤、祖郎等人自然看見了,雖然他們一時也摸不清這凶獸一般的攻城器械是做什麼用的,但不妨礙他們以最壞的心思來揣度。而攻城塔接下來的表現,也的確讓他們心膽俱裂。
孫策軍付出了數百士兵的代價,成功將宛陵城的護城河給填平了,而二十座高達十餘米的攻城塔在數千士兵的推動下,“轟隆隆”地叫著向宛陵城緩緩開來。
“放箭!放箭!快!”隨著攻城塔的慢慢靠近,城牆上的祖郎立即對著守軍士兵大聲下令,一時間城牆上箭如雨下。而孫策軍對此早有防備,或依托高大的攻城塔,或手托盾牌,躲閃著城牆上瓢潑的箭雨,雖然不時有士兵被箭矢射中倒下,但攻城塔依舊堅定而緩慢地靠近城牆。
“快!倒油鍋!”相比於箭矢可以遠程傷敵,鍋中煮著的沸油卻隻能攻擊離城牆極近的敵人,待攻城塔接近城下時,祖郎趕緊厲喝下令。“呼呼”,緊接著,一鍋鍋看不見熱氣卻滾燙異常的沸油從城頭澆下,有的潑在攻城塔上,有的直接淋在了推塔士兵的身上,孫策軍頓時響起一陣陣撕心裂肺的慘叫!十幾鍋沸油倒下後,祖郎又緊急下令道:“扔火把!”隨著幾十個火把扔下,城下頓時陷入一片火海。
而孫策軍顯然也沒有閑著,在攻城塔剛剛靠近城牆時,孫策就大聲下令“放箭”掩護攻城塔,但一則從城下往上射,弓箭的確沒有多少殺傷力,更何況是在數十米外的城下,箭矢落在城頭的都不多,想要壓製住敵軍,實在是太難了;再則,袁胤軍也知道這高大的攻城器械的威脅,要是讓它們靠近,那就完了,於是一個個不要命地頂著箭矢往城下猛射箭或是倒油鍋。所以雖然有幾座箭樓支援,但效果並不是很理想。見此情形,孫策心中暗歎,要是現在就能把投石車造出來,壓製城頭的守軍那就簡單多了。然而,一轉眼,看見攻城塔已經靠近了城牆,孫策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袁胤、祖郎會用油燒攻城塔,這是早在孫策等人的意料之中的,所以,孫策軍建造的攻城塔不但采用沉凝厚實的棗木製成,而且主要支架上都用鐵皮包裹了起來,雖然裏麵的木質結構還是會被高溫烤焦,甚至點燃,但最起碼也能支持大半個時辰,而這大半個時辰,已經足夠孫策軍將宛陵城的城頭拿下了!
果然,二十架攻城塔的頂端,齊齊伸出結實的踏板下放到城頭,孫策軍通過踏板猛烈地向著城頭發起進攻!
而城頭上的袁胤、祖郎看到孫策軍搭在城牆上的踏板,頓時腦袋就懵了!此刻,他們終於知道這高大的攻城器械是做什麼用的了,一股巨大的恐懼籠罩了他們的心間!祖郎縱橫江東十多年,見過數不清的大陣戰,心理素質和戰陣經驗畢竟非凡,他隻震驚片刻,就急忙收攝心神,向著身邊的親兵厲聲喝道:“都跟我來!堵在城頭,把踏板全給我拆了!”說完,就提著大刀快步奔向一個踏板。錢銅、鄒倫幾人也是反應過來,一個個也是手提大刀,帶著自己的親衛就往踏板處堵去。
但此刻想堵,已經遲了!
這些先登死士都是孫策精挑細選出來的軍中最精銳的部隊,而帶領著這些死士的正是太史慈、蔣欽、周泰、陳武、徐盛、潘璋等猛將!其實孫策是不太讚同他們以身赴險的,畢竟這些人對孫策來說,每個都是一筆重要的財富,不說損失,就是損傷、殘廢一個,孫策都很是心疼!但太史慈的話也很有道理,他說主公不能因為看重、愛惜我們而不讓我們上戰場,我等的價值就是為主公衝鋒陷陣、斬將奪旗!否則,主公藏著我們、掖著我們還有什麼意義呢?孫策能夠理解太史慈急於表現的心思,而且看著眾人都是一副鬥誌昂揚的樣子,想到守城的不過一群烏合之眾,危險不會太大,於是默默點頭。其實孫策也是有著自己的心思的,這些人中除了周泰、潘璋,其他的都可以說是大將之才,但無論是做大將、是做統帥,甚至是做主公,必然都是要親臨第一線的,隻有這樣,他們才能理解戰場、理解戰爭!想想那些古往今來的名將,哪個沒有親上過第一線?曹操,劉備,吳起,甚至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都是親手斬殺過敵人的!那些滿腹兵法韜略卻沒有親上過戰場的,大概就是趙括、馬謖之流!既可以培養太史慈等人的戰陣感覺,又可以發揮尖刀作用,快速突破敵軍防線,一舉兩得,雖然冒了一點小小的險,孫策相信,這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