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落日》:小說情節應是虛構的,而《落日》完完全全是事實,毫無半點虛構。寫它時,我確曾抹著眼淚,哭濕了稿紙。我用它紀念人間一段母子情。(2 / 2)

平日粗野對待樂子的工徒,在洋人麵前卻變得鴉雀無聲了。這是一群畏強淩弱、奴顏婢膝的醜惡靈魂,就命運來講,他們與樂子同屬天涯淪落人,可對樂子,連最起碼的同情心都沒有。這更反襯出樂子命運的悲慘,媽媽死後,他還要夾在這些肮髒的身影中,忍辱做工。領了錢的人一個個笑嘻嘻地出去了,衣衫襤褸的樂子還留在那裏。洋人生氣了,他以為樂子要領雙份,把他推到門外。對他這還是客氣的,那洋人遇著苦力是隻會用巴掌的。蕭乾在這裏寫出了崇實校長威廉格列斯丁的粗暴、狠毒。樂子坐在門前的石階上嗚嗚地號哭起來。倒是穿了騎馬裝,手裏玩著一隻小皮鞭由外麵回來的洋太太對他產生了些微的憐憫。樂子終於拿到了工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落日》的情節正是這曲折跌宕中發展著。太陽西沉時,哭啞了嗓子的樂子臉上漾出些微笑。他邊走邊盤算著該為媽媽買些什麼。可狠心的“師兄”卻逼迫他去打掃他們狂歡的殘跡。

當樂子用剛領到的一塊半工錢換了一大堆好吃的,抱了回家時,已是黃昏。太陽躲到另一個不可知的世界。往常,這正是娘兒倆坐在屋簷下講故事的時候。然而,走進院子,他聽到了胖姐姐酸辛辛的連續呼號。胖姐姐扶媽媽坐起來,連平日裏莫不關心的嬸嬸也站在了旁邊。樂子喚著媽媽。媽媽的眼皮有些鬆動,她瞥見了樂子。樂子把黃澄澄的果子湊近媽媽的鼻孔。媽媽隻是搖頭,說不出話,她好像知道那片蘋果是樂子掙的,顫微微地把嘴張大來吞食。但蘋果剛塞到嘴裏,她鬆軟的眼皮又合上了。媽媽的喉嚨哽咽了一下,身子就癱軟在樂子的懷裏。慟哭再也喚不回沉落的太陽。樂子抱著媽媽冰涼的身子,隔著眼淚看這世界。從此,世界對他永遠是冰涼的了。

蕭乾把握住兒時記憶中最具表現力的細節,用飽含傷感的詩意語言,抒寫了母性的偉大和母子間無限的摯愛之情。同時,使人感受到,在那輪崇高的“太陽”周圍,是怎樣冷峻的炎涼世界。《落日》像一首淒婉的散文詩,把蕭乾童年喪母的悲慘故事抒寫得哀感動人,催人淚下。詩篇背後隱藏著一顆備受創傷的心靈。蕭乾在1948年把《落日》收入《創作四試》“傷感篇”時說,也許是他喪母過早,也許是母親在他孤寂的心上留下的影子太深了,在他剛下筆時,她一時一刻也不肯離開。寫完《落日》,蕭乾感到非得跳出自傳體小說的狹窄圈子,雖然它寫起來省事又省手,卻總覺得有些千篇一律。但蕭乾最具特色和藝術魅力的小說恰恰是那些饒有自畫像意味的作品。無論從哪方麵看,《落日》都稱得上是短篇小說中的精品。

蕭乾善於寫悲劇性作品,認為悲劇能使人更深刻地認識生活。在這方麵,他大概是受了尤金奧尼爾的影響。奧尼爾認為,隻有悲劇才具有詩意的美,悲劇構成了生活與希望的意義。最高尚的總是最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