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密西西比河上(1 / 3)

馬克·吐溫從小生長在密西西比河畔,一直迷戀河上生活。他還讀過關於在密西西比河探險的記載,他渴望探險,渴望當一名水手。

小克萊門斯本打算乘船去亞馬遜河探險,1857年,他告別了他已經做了近10年的排字工作,乘坐“保羅·瓊斯”號汽輪前往新奧爾良。船上有一個領港叫霍勒斯·比克斯比,小克萊門斯慢慢地和他熟了起來,並成為好朋友。他常常教小克萊門斯一些船上的技藝,在他白天值班時,小克萊門斯經常替他掌舵。小克萊門斯到了新奧爾良後,便打聽開往帕拉的船,發現根本沒有船開往那裏,並且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以後很久的日子都不會有船去。在動身前往辛辛那提以前,小克萊門斯沒有料到這種情況,結果他去不成亞馬遜了。

在新奧爾良,他沒有朋友,也沒有什麼錢。小克萊門斯就去找霍勒斯·比克斯比,請他把自己培養成一個領港。霍勒斯說這事很容易,不過得付500塊錢,先付100元現款,條件就這樣談成了。在上行去聖·路易斯時,小克萊門斯替他掌舵,並上岸從他的姐夫莫菲特先生那裏借了這筆錢。不到半年時間,小克萊門斯就成了稱職的領港,直到內戰爆發,密西西比河上的航運停下來為止。

1858年,小克萊門斯在新奧爾良和聖·路易斯的客運快艇“賓夕法尼亞”號上當舵手,船長是蘭費爾特。他的主人比克斯比先生在這以前把他借給了“賓夕法尼亞”號上的領港之一布朗先生。小克萊門斯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夙願。

當時,正值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美國經濟已經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資本主義工商貿易正方興未艾,作為貫通美國南北交通的密西西比河,正是貿易運輸的繁忙時代。馬克·吐溫熱愛航運事業,認真鑽研技術,細心觀察水路的奧秘,不久就掌握了領航技術,被提升為領航員,每月拿到250美元的工資。這時他的哥哥奧裏恩的生活卻愈來愈艱難。為了替哥哥分擔憂愁,他每月都拿出部分錢來接濟哥哥。與此同時,他還為他的弟弟亨利在“賓夕法尼亞”號客輪上謀到一個職位,做所謂的“蹩腳夥計”。“蹩腳夥計”沒有薪水,不過有升遷的機會,也可能馬上成為三等夥計、二等夥計,然後成為一等夥計,也就是說成為事務長。

亨利做了三個月的蹩腳夥計後,船隻停靠在聖·路易港,船隻靠岸的兩三天內,領港和舵手都沒什麼事可做。不過,蹩腳夥計一清早就得幹活,到夜晚還得點上鬆明火把幹,亨利和小克萊門斯在船停泊碼頭時,晚上便借宿在姐夫莫莫特先生家。亨利前半夜在家裏,然後到船上去,為自己上早班做好準備。

船雖然太太平平地開往新奧爾良,但在下水時,小克萊門斯和布朗先生幹了一仗,結果他要小克萊門斯在新奧爾良上岸去。在新奧爾良,小克萊門斯反正總能找到活幹。他找到一份看貨棧的活,從晚上7點到第二天早上7點,可以拿到3塊錢。這是一連三晚上的活,每35天安排一次。亨利總是到晚上9點鍾下班以後跟小克萊門斯一起看守。他們兄弟情深,總是一起轉悠,隨便聊一聊,一直到半夜。這一次,他們要分手了,因此在開船前一天晚上,小克萊門斯語重心長地對亨利說:“萬一船出了什麼事,不要慌,讓乘客們去幹蠢事吧。他們自有辦法,他們自己會注意的。不過你得衝上最上層的甲板,抓住左舷舵手室後麵那唯一的一條救生船,聽候大副的吩咐、命令,這樣,你就能派點用處,船放下水以後,盡量幫助婦女、小孩上船,你自己要注意不必混在裏邊。現在是夏天,河麵照例隻有1600多米寬,你不用費什麼勁就遊上岸了。”

兩三天以後,一清早,船開到孟菲斯下麵的船島,鍋爐發生爆炸。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小克萊門斯心急如焚,他立刻跳上另一條船跟在“賓夕法尼亞”號之後。他們每靠一次岸,都要打聽有關那次不幸事件的消息,因此等到他們到孟菲斯的時候,整個事件的經過他們全知道了。

在一座大樓裏,小克萊門斯發現亨利躺在鋪在地板上的草墊兒上,另外還有三四十個燙傷的、呻吟的人。有人告訴他,亨利吸進去大量蒸汽,身上的燙傷很嚴重,活不了多久了。人家還告訴他說,醫生、護士正對還有一線希望的人全力以赴地進行搶救。醫生和護士人手不夠,對亨利和其他受了致命傷的人,隻能在搶救完急救傷號後,盡可能救治。但是,當地一位有名望的、心地慈悲的叫做佩頓的老醫生對小克萊門斯表示了他的同情。他采取了有力的措施,經過一周左右的時間把亨利搶救過來了。他從沒有開過什麼後來兌現不了的空頭支票,不過有一天晚上11點鍾,他對小克萊門斯說,亨利危險期已過,會好起來的。他接著說:“這裏、那裏到處躺著呻吟著的病人,如果亂糟糟的吵鬧聲影響到亨利,對他就不好。因此可以要求值班醫生給他服用嗎啡,不過必須是在有跡象表明亨利確實受到吵鬧後才能服用。”

後來,值班醫生是醫學院還沒畢業的年輕人,他們用錯了劑量,結果馬上產生了致命的效果。小克萊門斯那時恰好走開了一會兒,因為極度的困乏,到一家人家睡了一會兒,不料恰恰在這時候出了事兒,亨利被送進了太平間。弟弟的死,使小克萊門斯非常悲痛。

小克萊門斯在密西西比河上,除了掌握了領航技術,成了一名出眾的舵手外,還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他親眼目睹了許多市儈、賭棍、奸商、歹徒和流氓為金錢而施行的種種欺騙、敲詐勾當,使他對社會、對人群又有了新的認識。

密西西比河好像是一所社會大學,培養了小克萊門斯,這段生活給他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他的筆名“馬克·吐溫”的由來,就是沿用了水手們測量水深時呼喊的術語。“馬克·吐溫”的原意是“記下,兩”(兩=等於3.6米),表明領航員可以放心地領航。於是,他就把這個響亮的呼喊作為筆名,以作永久的紀念。

馬克·吐溫1835年生於密蘇裏,在西部邊疆和密西西比河之上度過了他的童年、青年時代,又在這條河上做水手、領港4年。他日後撰著的長篇小說《在密西西比河上》和《哈克貝利·費恩曆險記》,也都是以這一段生活為依據,以廣闊的密西西比河為背景的。密西西比河的波濤洶湧,正象征著美國這個年輕共和國的躁動,那洋溢著的活力,那種莽莽撞撞無法無天,在摸索中前進的熱情,都讓馬克·吐溫集中地濃縮在6月裏漲潮時刻的密西西比河上的一片木筏子上。

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密西西比河的航運一時蕭條下來,馬克·吐溫也失去了領航的職業。當時內華達州開拓不久,在一股淘金熱潮吸引下,馬克·吐溫和哥哥來到內華達,去遠在西部的加利福尼亞這個沸騰的邊疆與“金山”,加入淘金的隊伍,後來又成為小報記者,仍然在這沸騰的生活中打滾。馬克·吐溫的童年、少年、青年,不正是一部“馬克·吐溫曆險記”麼?在馬克·吐溫的心靈深處,深深打下了剛毅、正直、勤勞的千千萬萬普通人民所具備的時代精神。

馬克·吐溫以《事業報》外勤記者的身份被派往內華達州的卡森市,專門采訪州議會的新聞。每星期天他都要寫篇通訊,而議員們覺得他幹擾了會議的秩序,對這個不知名的記者大加責難,甚至給他加上了五花八門的“頭銜”。馬克·吐溫幽默地說,為了節省他們的時間,從此以後就署“馬克·吐溫”這個名字。

馬克·吐溫在《事業報》待了兩年。1864年,他擔任舊金山《晨報》的記者兼編輯,這是份奴隸式的苦差事,不久就被解雇了。離開《晨報》後,馬克·吐溫沒有固定的收入,為了謀生,他隻好給一家報社當臨時通訊員,漂洋過海去夏威夷群島搜集新聞。半年之內,他拜訪國王,實地考察,訪問因輪船著火而幸存的人,他把這些見聞中得來的素材整理加工成一篇詳盡的報道,寄給美國報館,受到報館的嘉獎。

這幾年的礦工和記者生涯是艱苦卓絕的。後來馬克·吐溫專門把這段經曆寫成小說,取名叫《艱苦生涯》。它培養了年輕的馬克·吐溫觀察和認識生活的能力,鍛煉了寫作能力,為進行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