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堪歎世人不自知,欺人便是把天欺。
茫茫欲海終填滿,事到其間悔恨遲。
丹風來儀宇宙春,中天景色四時新。
世間事業惟忠孝,臣報君恩子報親。
這首詩乃前人所作,無非要世人以忠孝居心:如居官,以盡忠報國;居家者,以盡孝事親。是忠孝為人生之大本也。人能全忠全孝,則知節義廉恥,凡一切越禮非法之事不敢妄為,宗族鄉黨揄揚德行,是以流芳百世;若不忠不孝,則喪節義廉恥,凡一切損人利己之事任意胡行,鄉曲閭閻無不咬牙切齒,是以遺臭萬年。這一節話乃千古公論,並非一人之私議也。按下不表。
且說有一土豪劣紳,姓葉名蔭芝,係莞邑石井鄉人,別號鹿莪,渾名皮象。自幼在家攻書,僥幸名登金榜,曾任戶部主事,在京供職幾年,因丁內艱,回家守孝。發妻張氏,早已鏡破釵分,姬人伊氏,恃寵專房,再續何門,乃貢士南宮之女。
前生一女,許配白馬煙同李鷯舉之子。親家來往十分情密。
一朝主事壽辰,家人打掃地方潔淨,滿堂佳客紛紛到賀。
蔭芝在家貪戀妻妾,兼之財路通神,久經服缺,不欲起複登朝。
是日壽辰,大開筵席,觥籌交錯,婪美杯傾,膳罷酒闌,賓朋散退。座中惟有武舉鄧清、同宗葉潤澤。此二人乃是主事門下走狗,慣於巧言令色,左右逢迎。蔭芝將各親友送了,隻留他兩個不肯放行,聲稱 :\"仁兄何必匆匆回府,權且屈駕寒莊,弟有言詞奏告。\"於是分付家丁重擺酒宴,與二人暢飲談心。
正飲之間,家人報上 :\"親家李老爺到來。\"三人連忙起身, 離席相迎。彼此說長話短,共敘寒溫。禮畢,大眾一齊入席。
台中擺列海錯山珍。酒過數巡,鷯舉把杯,命仆滿滿斟上,雙手捧定,叫句 :\"親家,今日乃東華注算,南極增輝,弟叨姻 末,理應到賀稱觴,隻因俗冗匆匆,以致遲遲到府,借花敬佛,聊表微款,但願親家大人從此加官進爵,財帛亨通,年年此日,歲歲今朝。\"說罷,將酒敬上。蔭芝雙手捧接,隻稱 :\"親家, 小弟材同蒲柳,不過馬齒頻加,辱承寵錫吉語,實深惶愧既承台命,自當樂從。\"將酒一飲而盡,命童滿斟一盞回敬。鄧清乘勢連聲稱羨;\"進士公果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近日天平旺相,厘戥興隆,財帛豐盈,不下陶朱之富。\"蔭芝答曰: \"小弟才微福薄,虛願難償,數載經營,目今依然故我。吾兄所雲,實為鋪張取笑。我想世間千好萬好莫如錢好,自古道:一肥能遮百醜。但此物原非易得,縱然枉尺直尋,亦無妨礙。世上見利而思義者,能有幾人哉!\"葉潤澤脅肩微笑,說道: \"若要取財,須憑膽大,一不怕人言捐摘,二不怕神明鑒察,三不怕官司告發,方能患得銀錢到手。\"鄧清聞言,十分稱妙 :\"潤兄高見,果實不差。難怪人人 請你做狀。原來一肚盡係砒霜。但係求財須尋方向,不若我們同往城中找覓一向公所,大家朝夕聚首,彼此打算求謀,寫出主事戶部銜頭,誰不稱羨。就係大小衙門也亦無奈其何,況且更有一宗美事,城中有女如雲,嫋娜娉婷,風流稱絕。或時倚門賣笑,甚屬可人,引動多少官家子弟,倩人作線穿針,但得身邊有些錢鈔,何愁好月不得團圓。\"這一番話說得蔭芝心如火熱,霎時就要動身舉行。便向鄧清說道 :\"此言果合我意, 煩兄與我找所雅潔房間,以便在城居住。\"鄧清說 :\"謹遵台 命。此事交於小弟擔承。\"言罷,一眾告辭,各自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