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百花節(1 / 3)

“臣叩謝太後!”宰相雙膝跪地,伸手接旨。眾人再次拜恩。崔公公把宰相虛扶起來,眾人也跟著起身。隻聽崔公公說:“宰相大人政務繁忙,咱家就不打擾了。告辭。”

“崔公公,民女送您一程。”楚溦嵐何等會見風使舵,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好機會。

走出了宰相府的紅色大門,崔公公停下了腳步,告訴楚溦嵐就此別過:“早聞嫡小姐生性癡傻,如今一見,便知所言屬虛。怪不得太後娘娘都對您另眼相看。

”公公說笑了。“

——分界線——

”臣女給太後娘娘請安,願太後娘娘福壽延綿,萬福金安。“楚溦嵐在兩名姑姑的帶領下,來到了壽康公正殿,見正位上端坐一位華貴的中年婦人,心知那就是太後,連忙磕頭跪拜。正殿兩側坐著幾位衣著不凡的少婦,尤其是在太後腳邊坐著的兩位,更是美若仙人。

楚溦嵐穿越過來雖隻有幾天,卻已經了解了這個世界的規矩、風俗,看那些少婦都穿著各式各樣的宮衣,就知道她們一定是皇上的嬪妃。

坐在太後左邊穿著菊金色宮衣,頭戴鳳冠的,想必就是皇後,而坐在太後右邊的,應該就是皇上的寵妃和貴妃了。

正在猜測著,皇後就開了口:”太後娘娘剛剛才說起攝政王的婚事,這丫頭就來了。可見二人真是緣分不淺。“

”如此一來,可要羨煞我們京城的姑娘們了。“和貴妃輕搖象扇,調笑道。其他妃嬪也紛紛附和。”

“行了,也別笑她了,這丫頭臉薄,一會害羞的跑了可怎麼是好?”太後風趣地說。又是一陣笑聲。

太後端了端身姿,這才把話題引向了正途。“丫頭,今兒把你召進宮,就是為了你和攝政王的婚事。想必你剛才聽皇後和和貴妃說,也知道的八九不離十了。”

楚溦嵐暗暗咬牙。——為什麼連太後都知道了?藍逸絕,事先說好的節操呢?楚溦嵐的臉因憤恨而漲的發紅,可落在旁人眼裏,以為這是害羞的緣故。

現如今,為了保持她最後一絲殘存的矜持,隻能裝傻了。“太後娘娘說什麼呢?嵐兒似乎從未與攝政王見過,更別提婚事什麼的了。”

“宣你來就是為了讓你倆結成婚事,至於你的禮儀——”皇後瞥了一眼上位的太後,“由本宮親自教導。不知嫡小姐有無異議?”

楚溦嵐拜了一拜,無比誠懇地說:“臣女不敢放肆。婚事向來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況是皇命。一切全憑太後、皇後做主。”

“嫡小姐雖然年紀小,說話辦事倒是穩重,嫁於攝政王,也是能操持家務的。”不知是哪位娘娘開了口。話音落後,壽康宮正殿中坐著的眾位都讚許的點了點頭。

(三天之後)

“太後娘娘,宰相府嫡小姐楚溦嵐到。”一位年長的姑姑通報說。太後放下手中的佛經,說:“傳她進來。”“是。”姑姑領命退下去。

“給太後娘娘請安,太後娘娘萬福金安。”楚溦嵐行了個大禮,“臣女宮中禮儀於今日習成,沒讓太後娘娘失望。”

“今日之夜便是百花節了,沒什麼要忙的,就先去收拾收拾吧,以望在百花節豔壓群芳。”太後說著,將頭上飾著的“牡丹雙喜點翠鏤花簪”取下,又飾在楚溦嵐的頭上,說,“還記得這簪子是哀家剛進宮時先帝爺賞的,那時哀家不舍得戴,現在即便是戴上也晚了。如今給了你,也不枉這簪子的情意。”

“如此貴重,臣女不敢要。”

“你便拿著吧。就當是哀家和先帝爺的一點心意。”

“謝太後。”

“看時辰也該差不多了,你去梳洗梳洗,再過兩三個時辰,也該去了。”東街,這個皇城最熱鬧的地方。一年一度的百花節就在這裏舉行。雖說是皇室和子民一起過節,但尊卑有別,自然不能混在一起,而是各有各的場所。

東街雖在名字上有個“街”字,在構造上,卻不是筆直一條大道,而是一區呈桃花狀的建築群。東街像是一座小城,有自己的城門。門向南開,好像鮮花接受太陽的光芒恩澤,所以也叫花街。

平民百姓和五品以下的官員是在東街外圍的,也就是桃花的五朵花瓣中,而五品以上官員及皇室成員是在花蕊部分——東街的中心。

楚溦嵐和太後坐在一定軟轎中,可二人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沒什麼共同語言,此時能聊的都聊了,隻能沉悶的欣賞外麵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