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未來五年為期的中國股市長牛市,我們的判斷假設是:(1)沒有戰爭或重大自然災害;(2)沒有全球性經濟或金融危機;(3)中國股市的上漲是建立在證券製度建設有序推進的基礎之上,投資人也是理性的。在此假設的基礎上,如果我們充分了解了上述的經濟趨勢和周期,我們就能為行將到來的中國超級長牛市和隨後的股市崩盤做好充分的思想、心理和物質準備。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抓住買入股票的最佳機會,以迎接中國股市最長時間的一次大牛市。
當然,冷靜地思索,也有一些使中國股市後續走勢變得複雜而不確定的因素。盡管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強勁的增長勢頭將熱力不退,股市的強勢也將持續到2010年,但是由於中國股市長期熊市格局的陰影,以及經過連續幾年股指的大幅上漲,股市將一直處在“高處不勝寒”的緊崩心理定勢模式下運行,市場投資者會時不時地回憶起發生在2001年到2005年年底的那次漫漫熊市,他們更是對1997年在亞洲發生的金融風暴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噤若寒蟬。越到後來,投資人就越變得謹小慎微。不過到那時,他們還不會賣光自己手上的股票,因為股市仍保持著氣勢磅礴的牛市氛圍和牛市格局,指數還在不斷被推高和刷新。但他們的投資策略開始變得保守起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整個中國股市的見頂可能要在Z010年底到2011年早期出現。我對中國超級大牛市結束的最佳預測時間是2011年的春節前後。
世界上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當然也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股市中既然有先知先覺的投資人或機構洞察先機,在股市尚未啟動的時候就抄了大底買入股票,當然也有先知先覺的人在股市尚未出現大幅下跌前就先期成功地將資金撒出,逃離這個已經危機四伏的地帶。在這方麵,國際遊資可謂十分精於此道。由於國際遊資在中國內地的投資(無論是投資房產,還是股票),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錢,而是集合境外委托人的資金,他們代為投資並收取管理費,因此強烈的資產增值和變現衝動始終使他們“防患於未然”的意識緊繃。筆者認為,自2005年年底以來中國股市大行情,就像一道盛宴,在杯斛交錯的饕餮後,盛宴總有結束的一天。緊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曲終人散,持續多年的中國房地產價格的暴漲、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的暴漲、黃金價格的暴漲、股價的暴漲,以及人民幣的大幅升值,都將可能提前引發國內外巨額遊資因豐厚的利潤兌現而大規模撤退。屆時,中國房地產和股市這兩個世界經濟發展史中最大的泡沫最終將像紙糊的那樣被刺破。我們預測,在2010年底或2011年初的某個時段,這個大泡沫將破裂。它看上去和中國2001年~2005年的那次泡沫破裂很相像,隻是這一次下跌的程度更深,速度也來得更快。它們之間的真正差別是,後一次將引發中國更大規模、時間更長的熊市,從而反過來影響到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這次蕭條大概和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的日本經濟的走勢相似。
經過持續五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經濟將描繪出以下的流程圖:新農村運動、城市化、中部崛起、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相繼展開——引發國內外投資中國狂潮——推動中國經濟大發展——拉升股市——引發產能大最過剩——迫使央行抽緊銀根——經濟增長迅速放緩——上市公司出現大麵積虧損現象——股市投資人開始不看好股市。同時,一般消費者的支出在經過五年消費狂潮後也因為飽和而迅速放緩,中國內需市場正式進入通貨緊縮期——上市公司雪上加霜——股指猛烈下跌的階段。2011年後的很多年,中國股市將一路跌跌不休,開始時是大幅震蕩,不斷有股指回升的假象。接著股市便開始加速狂跌,股票也被不問價地巨量拋售,引發市場的心理恐慌。越到後來就隻是無量下跌,中國股市再次九九歸原,走向漫漫熊途。而2010年後中國一些高質量的公司債券和國債價格則會上漲,這是因為經濟低迷時,“棄股炒債,以質取勝”的原則將發揮作用。
和股市同步下跌的是房地產。由於國際巨額遊資釜底抽薪般地兌現撒出,中國房產價格將出現深度下跌,尤其是那些處於繁華都市、城郊和度假勝地的房屋價格更是如此。最令人悲觀的是,當國內外大批資金撤退,在國內消費者住房抵押貸款的需求又跟不上房地產建設貸款增長的時候,中國從2011年起將出現大規模的樓盤供給過剩,住房供需的失衡將越來越嚴重,我們將看到通貨緊縮或物價實際大幅下降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巨大衝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