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承認你的錯誤(3 / 3)

寬容定律:寬容別人,寬容自己

寬容是處世做人的要點。一個以敵視的眼光看人,對周圍的人戒備森嚴,處處提防,不能寬大為懷的人,必然會因孤獨而陷於憂鬱和痛苦之中;而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寬容待人,能主動為他人著想,肯關心和幫助別人的人,則討人喜歡,被人接納,受人尊重,具有魅力,才能更多地體驗成功的喜悅。

寬容別人也就是寬容自己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裏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發現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礙腳,海格裏斯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踩破,反而膨脹起來,加倍地擴大著。海格裏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長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這時,山中走出一位聖人,對海格裏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離它遠些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敵對到底!”

我們生活在茫茫人世間,難免與別人產生誤會、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們產生仇恨之時,仇恨袋便會悄悄生長,最終會導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們一定要記著在自己的仇恨袋裏裝滿寬容,那樣我們就會少一份煩惱,多一分機遇。寬容別人也就是寬容自己。

學會寬容,對於化解矛盾,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同事、對顧客等等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

仇恨與敵意如同一麵不斷增長的牆,而寬容與善良則恰似不斷拓寬的路。寬容不僅是高尚者所具備的修養,更是一種處世的原則。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別人就是在寬容我們自己,我們在寬容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營造了和諧的氛圍,為心靈留下一點舒緩的空間,這便是寬容定律。

寬容大度,不僅可以促進人際關係,還可以樹立自身形象。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希望自己能給他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從而提高一些人氣,如果沒有了人氣也就相當於沒有了影響力,一個名聲不好的人,到哪裏都不會受人尊敬和愛戴。

偉人表現其偉大的方式,在於他們對小人物的寬容與體諒。在很多偉大人物身上都會有寬容的美德,這種美德是他們能夠被人尊敬的原因之一。

在人的性格中,寬容與否是你自己最能明顯感受到的,因此也最容易加以改進。在生活中利用寬容可以減少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可以讓大家更好地溝通,彼此多一些體貼和關懷,同時,寬容也可以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

沙皇亞曆山大常常到俄國四處巡訪。一天,他來到一家鄉鎮小客棧,為進一步了解民情,他決定徒步旅行。當他穿著沒有任何軍銜標誌的平紋布衣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記不清回客棧的路了。

亞曆山大無意中看見有個軍人站在一家旅館門口,於是他走上去問道:“朋友,你能告訴我去客棧的路嗎?”

那個軍人叼著一隻大煙鬥,頭一扭,高傲地把身著平紋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謝謝!”大帝又問道,“請問離客棧還有多遠?”

“一俄裏。”那軍人生硬地說,並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別剛走出幾步又停住了,回來微笑著說:“請原諒,我可以再問你一個問題嗎?如果你允許我問的話,請問你的軍銜是什麼?”

軍人猛吸了一口煙說:“猜嘛。”

大帝風趣地說:“中尉?”

軍人的嘴唇動了一下,意思是說不止中尉。

“上尉?”

軍人擺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說:“還要高些。”

“那麼,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於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禮。

軍人轉過身來擺出對下級說話的高貴神氣,問道:“假如你不介意,請問你是什麼官?”

大帝樂嗬嗬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搖頭說:“不是。”

“上尉?”

“也不是!”

軍人走近仔細看了看說:“那麼你也是少校?”

大帝鎮靜地說:“繼續猜!”

軍人取下煙鬥,那副高貴的神氣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語氣低聲說:“那麼,您是部長或將軍?”

“快猜著了。”大帝說。

“殿……殿下是陸軍元帥嗎?”軍人結結巴巴地說。

大帝說:“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軍人的煙鬥從手中一下子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麵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饒恕我!陛下,饒恕我!”

“饒恕你什麼?朋友。”大帝笑著說,“你沒傷害我,我向你問路,你告訴了我,我還應該謝謝你呢!”

很明顯,能夠“容過”的人,往往能夠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群眾基礎,同時,也能夠得到人們的讚賞和認可。寬容不僅是愛心的體現,而且是極高的做人境界。表麵上看,它隻是一種放棄報複的決定。這種觀點似乎有些消極,但真正的寬容卻是一種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積極行為。寬容更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做人品質,一種正確的做人自我意識的體現。一個人隻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才會有寬容的胸懷。做人寬容,得到的收益是人際關係的協調與和諧。

不拿別人的過錯來傷害自己

寬容,意味著不拿別人的過錯來傷害自己。我們有時候可能受到過別人的傷害,而把自己的心情陷在深深的痛苦和煩惱之中不能自拔。其實,痛苦往往是你自己找來的。麵對已經發生過的傷害,隻要正確對待,認真分清是有意的傷害還是不經意間帶給你的傷害,用一顆平常心、用一顆包容之心對待之,你心中的煩惱就會減輕許多許多。

有關實驗表明,寬容有利於身心健康,消除仇恨、發怒等不良情緒。專家先讓接受實驗者用寬容的心態去回憶曾經一個受傷害的場麵,然後再用非寬容的心態去回憶同樣的場景。結果表明,接受實驗者在非寬容的心態時心率加快,血壓也隨之升高了。此外,美國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斯坦福寬容計劃》,通過實驗發現,所有參加計劃的人中,有70%的人受傷害感明顯降低,20.

3%的人表示因怨恨帶來的身體不適症也有所減輕。

心理學家指出:適度的寬容,對於改善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大量事實證明,不會寬容別人,亦會殃及自身。過於苛求別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處於緊張的心理狀態之中。由於內心的矛盾衝突或情緒危機難於化解,極易導致肌體內分泌功能失調,諸如使兒茶酚胺類物質——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過量分泌,引起體內一係列劣性生理化學改變,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快、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功能紊亂等等,並可伴有頭昏腦漲、失眠多夢、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煩意亂等症候。緊張心理的刺激會影響內分泌功能,而內分泌功能的改變又會反過來增加人的緊張心理,形成惡性循環,貽害身心健康。有的過激者甚至失去理智而釀成禍端,造成嚴重後果。而一旦寬恕別人之後,心理上便會經過一次巨大的轉變和淨化過程,使人際關係出現新的轉機,諸多憂愁煩悶可得以避免或消除。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與其他人發生衝突。當有人在背後惡語中傷你的時候,你是想“以牙還牙”,用同樣的壞話攻擊他呢,還是泰然處之,保持緘默?當平日的摯友背叛你的時候,你是選擇伺機報複呢,還是選擇默默承受,寬容他呢?

在一次酒會上,一個女政敵高舉酒杯走向丘吉爾,並指了指丘吉爾的酒杯,說:“我恨你,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會在您的酒裏投毒!”顯然,這是一句滿懷仇恨的挑釁,但丘吉爾笑了笑,挺友好地說:“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飲而盡!”妙!果然是從容不迫。不是嗎?既然您的那句話是假定,我也就不妨再來個假定。於是就這麼一個假定,也就給了對方一個極寬容的印象,並給了人們一個極重要的啟示——原來,你死我活的廝殺既可刀光劍影,更可以滿麵春風。

成功人生和心胸寬廣有著很大的聯係。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善於包容別人的缺點,會體諒他人的難處,同時也很善於寬容他人的過錯。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美國的一家菜市裏,有個中國婦人的攤位生意特別紅火。於是引起其他幾家攤販的嫉妒,每到收攤的時候,大家常有意無意地將爛菜葉、垃圾掃到她的攤位前。中國婦人見後,隻是寬厚地笑笑,從不予計較,不但不與他們爭執,反而將垃圾掃到自己攤位旁的角落裏。

旁邊一位墨西哥婦人觀察了她好幾天,一天忍不住問道:“他們都把垃圾掃到你這裏,明擺著是欺負你,你為什麼一點兒都不生氣呢?”中國婦人笑著說:“在我們那裏,每到過年的時候,大家都不會往外倒垃圾。家裏的垃圾越多,就代表來年就能夠掙更多的錢。你看,他們每天把垃圾掃到我這裏,我的生意不是越來越好嗎?”那些嫉妒她的攤販聽後,也感覺羞愧不已。從此以後,他們的垃圾再也沒有掃在她的攤前。

這位中國婦人用與人為善的美德,寬恕了別人,同時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融洽的人際環境。

俗話說,“和氣生財”,她的生意自然會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