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成功”的神奇出生(1 / 1)

鄭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家,也是為後人稱頌的民族英雄。他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複了淪陷三十八年的寶島台灣,維護了祖國領土的完整。這裏從他的父親開始講述鄭成功的一生。

鄭芝龍,福建泉州府人,18歲時與兄弟一齊到澳門的舅父黃程那裏學習經商,並在澳門接受了天主教洗禮,教名為尼古拉。他多才多藝,通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且熱心學習劍術,還會演奏西洋樂器。

鄭芝龍原是個海盜式的小商人,後發展成為擁有福建沿海實力最強大的武力和商業的團隊首領。他的手下有數萬人,經營走私與劫掠事業,橫行於台灣海峽;後被招安,先後在明清兩朝做過官員。

天啟三年(1623年)鄭芝龍奉命押送一批貨前往日本。他聰慧機靈,喜歡結交朋友。在日本平戶港登陸後,他很快就認識了一位華僑鐵匠,名叫翁翊皇。鄭芝龍經常到鐵匠翁翊皇家走動,沒過多久,便進入當地的華僑圈,成為華僑們各種社交場合的熟客。

鐵匠翁翊皇有一個日籍繼女田川氏,她是日本肥前平戶島主田川七左衛門的女兒,名叫田川鬆子,這時才17歲,正值花樣年華,外貌美麗動人。俊朗瀟灑的鄭芝龍,第一次看到她時便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田川氏不僅長得十分漂亮,而且性格恬靜溫柔。她的梳妝打扮在鄭芝龍眼中別具異國風情。田川氏也很傾慕英俊魁梧的鄭芝龍。就這樣,他們彼此愛慕,不久便結為夫妻,可謂有情人終成眷屬。鄭芝龍之前曾娶過一個妻子陳氏,因此,田川氏隻能算是鄭芝龍的繼室。

他們結婚的第二年,便有了一個兒子,鄭芝龍給他取名“福鬆”,“福”代表不要忘了他的家鄉——福建,“鬆”是希望他像鬆柏一樣,長命百歲。鄭福鬆是鄭成功的本名。鄭成功出生時有過一段驚險的經曆。

明熹宗天啟四年七月十四日(1624年8月27日),千裏濱(日本九州西部平戶川內浦的海濱)就像平常一樣明媚、安靜,和相距不遠的繁華市鎮比較起來,不失為一個好地方。

這天,大腹便便的田川氏正在海邊散步,她邊走邊撿起沙灘上可愛的貝殼。忽然,刮起大風,烏雲籠罩了天空。閃電像一把利劍劈向天邊,雷聲也咆哮起來了,一陣瓢盆大雨從天而降。剛剛還是平靜溫和的海麵頓時波濤洶湧,海浪狂暴地翻滾著。在這個時候,田川氏忽然感到肚子一陣陣劇痛。她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分娩了,但一時找不到可以幫助她的人,也沒有可以避雨的地方。她隻好踉踉蹌蹌來到一塊大石頭旁邊,就在這裏她平安地生下了鄭成功。

後來,這塊石頭因鄭成功而聞名於世,被人稱為“兒誕石”,現如今,這塊石頭仍放置在平戶千裏濱的海灘,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跡。據說目前這塊石頭已經被海沙埋陷,潮漲時會沒入海浪中,僅能夠看見它的頂端。此外,在千裏濱還豎有一塊碑文,全文約1500字,記錄著鄭成功出生的事情,以及鄭成功一生的功勳業績。關於鄭成功的出生還有許多神奇的傳說。

其中有一個傳說非常的有趣。宋朝大學者朱熹知曉法術,曾經仰觀天象、俯察地氣,認為在福建這個地方,將來一定會出現一個傑出的人物,便在山頂上寫了“海山視師”四個大字。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即位的時候,他怕將來有人會推翻明朝取而代之,便派善觀風水的周德興,除掉各地“龍穴”,以除後患。周德興向明太祖講述了宋代大學士朱熹的預言,明太祖聽後為之一震,下令周德興去斬斷這個“龍穴”。

周德興來到福建後,被此地奇異的風光吸引,深覺此地與眾不同,將來可能會出現仁人誌士。因此,想起皇帝安排的任務,他不免猶豫起來。

晚上,周德興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聲音告訴他千萬不能搗毀此地的“龍穴”,否則會有大災難。

第二天清晨,他醒來後,覺得此夢甚是奇怪,一時有些不解,就一邊想一邊走出門外。走著走著,周德興不知不覺來到了山頂,抬頭一看,正好看到了朱熹留下的四個大字——“海上視師”,這四個大字,遒勁有力?氣勢渾厚。他回想起昨夜夢中的事情,思索半天,下定了決心:寧可違背皇上的聖旨,也不願違背天意,堅決不能破壞此地的風水,不能斬斷這個“龍穴”。

後來,居住在此地的鄭家,果然出了一個為天人敬仰的大人物——鄭成功。他為明朝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守住最後一塊土地,費盡了畢生的心血。後來發生的這些事情,鄭成功立下的卓越功勳,恐怕當初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想不到的。

還有一個傳說是,鄭成功出生的時候,他家的屋頂上布滿紅光。鄰居們都以為失火了,紛紛趕來救火,來到門前才知道原來是鄭家生了一個男孩。

鄭成功的千古業績為後人所瞻仰,關於他的出生也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傳說。這些傳說可能都是子虛烏有,但可以看出,鄭成功在人們心目中是一位大英雄,人們願意相信他的出生是不平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