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經理人百態(2)(3 / 3)

下麵,我對B的職業生涯進行一個概括性的點評。

綜合概論:

B的職業生涯起步非常順利,基本上是中國最早一批進入跨國企業的專業人員。B畢業的學校不錯,起點非常高。隻要B把握得好,他的薪酬狀況可能至少是現在的5倍。

B的薪酬、職位和工作職責在最近7年內沒有任何提高,考慮到整個市場的整體發展狀況,B實際上在走明顯的下坡路。

B目前的實際能力和經驗已經明顯弱於當年的同事,知識結構也出現老化的現象。最糟糕的是,B目前的心態狀況不佳,有些眼高手低的傾向,對B未來的發展我們持不樂觀態度。

總的來說,B近幾年的職業發展是完全失敗的。

失敗原因分析:

急功近利。B的耐性非常差,總希望可以一夜成名或者一夜暴富,這讓B的心態非常急躁。坦率講,B不缺乏爆發力,B缺乏的是能夠持續的爆發力。職業生涯本身就是一場馬拉鬆長跑。我們非常難以想像,在缺乏耐力的情況下如何跑完這場馬拉鬆。

不留後路。B是一個自信的人,總認為明天會更好。B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新的知識和技巧。這本身都是好事。糟糕的是,他實在是有些恃才傲物,對很多東西都太不珍惜。在S公司的時候,如果最後可以妥善處理和JL的關係,就不會出現在W公司和JL見麵的尷尬了。世界本來就很小,在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麵前,不要把事情做絕。在任何情況下,不要說一些過激的言論,這些可能讓你痛快一時的話很有可能讓你受害終身。

不能正視現實。B曾經幾次長時間地賦閑在家,這對一個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生涯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打擊。從技術層麵,我始終建議要騎驢找馬,不是萬不得已不要殺掉驢來找馬。實在有特殊情況,不得不先辭職再找工作也不要失業時間太長。人必須要務實,說句實在話,麵臨失業的時候不是你吊起來賣高價的時候。人力資源是一種商品,所以不能不考慮供需關係。另外,如果你過去的下屬和同事做了你的老板,不要牢騷滿腹,這種情況下,你首先要正視現實,然後再總結差距。最愚蠢的做法,就是對抗或冷戰。

下一步職業發展建議:

心態,心態,心態。B首先要調整的就是心態,不要給人一副曾為滄海難為水的感覺。B自己造成的損失必須自己埋單。在三年內,B不要和過去S公司的同事比較,因為前些年的發展軌跡不同,可比性不大。

鼓足信心。雖然B的職業發展遇到很大挫折,但是B畢竟年輕,而且他的天賦極好,又是在S公司這樣的一流企業開始的職業生涯。B目前的落魄是和過去的一批精英同事以及B過去的高速發展相比而言,以B三十四五歲的年紀可以拿到年薪十四五萬的收入,在整個人力資源市場上並不算差。所以,B不需要過度的懷疑自己,幾年的彎路經曆洗滌掉年少輕狂,對B長遠的發展而言未必是壞事。

修複過去的朋友圈子。坦率地講,B的為人並不差,隻不過是過去過於張揚,才導致將小矛盾弄大。這使得他沒有機會和同行精英分享很多經驗和觀點,而且他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和真誠的建議,這大大影響了B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建議是,要放低姿態修複和過去朋友的關係。這樣,路自然就越來越寬了。

第四節 勤奮落伍型

認真和事必躬親,在做基層管理人員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但是,隨著職位的上升,繼續這樣做,則會導致缺乏全局思路和不能授權的缺陷。

大家看到這個題目肯定非常驚訝:勤能補拙,這個道理大家都懂,怎麼到了這裏成了勤奮的落伍者呢?下麵我要講的是C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