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家有兒初長成(3 / 3)

■■之所以把這本書送給丁丁,就是想讓他感受到健康而富於活力的生活,這不是各種所謂高科技手段能夠帶來的,而要親近自然,用開放而健康的心靈去麵對一切,才能感受到的真正的快樂。而那些美好的童書會幫助孩子打開心靈的大門,擁有健康、堅實的心態。

■■說到這裏,我想到了丁丁對山的向往。

■■有一次,和丁丁看一本繪本,我問丁丁最喜歡其中的哪一頁,丁丁馬上翻到其中的一頁,指給我看。那一頁畫麵並不複雜,近處是一棵好大的書,遠處是連綿的群山。丁丁強調說,他非常喜歡那些山。

■■在那個時刻,我忽然想到一句古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看著丁丁認真而平靜地告訴我他喜歡這幅畫麵,忽然感覺眼前這個5歲的小娃一下子長大了好多。看著看著,丁丁忽然說:“老爸,我想去爬山。”我這才想到,還真是沒有帶著丁丁去爬過山呢。我們居住城市周圍沒有什麼山,丁丁小的時候我們又不方便帶他到太遠的地方。當丁丁想爬山的時候,我們隻帶著他去過附近的公園,那裏有人工的土山,盡管小得很,但聊勝於無吧。沒有山可爬,這個小男孩就通過那些有山有水有自然之美的童書,滿足自己對大山的些許向往。

■■而作為爸爸,我當然是要答應丁丁的要求了,並且認真考慮起來該帶丁丁到哪裏去爬爬山了。

■■繪本,讓童年生活“熱鬧”起來

■■每星期,我會為丁丁租借幾本繪本回來,丁丁很喜歡。每次租借繪本,我都會經過一些考慮,盡量做到內容上熱鬧一些的和安靜一些的搭配,故事性強的和傾向於散文化的搭配,幻想式的和生活化的搭配。那些熱鬧的、故事性強的和幻想式的當然很容易博得丁丁的好感,比如我給他租借過《勇敢者遊戲》,丁丁特別喜歡,拿到這本書的當天讓家裏不同的人為他讀了好幾遍。

■■然而,讓我有點意外的是,一些我本來以為可能不太會特別吸引他的繪本,丁丁卻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甚至更有好感。印象特別深的是《荷花鎮的早市》,這本繪本的文字內容談不上有故事,更像一篇敘事散文,講述一個上海的孩子來到水鄉小鎮為奶奶祝壽,在清晨和姑姑到水鄉荷花鎮的早市看到、聽到的點點滴滴。

■■租借這本繪本的時候,我是抱著讓丁丁見識見識不同繪本風格的目的,沒有把他列入丁丁會特別喜歡的繪本行列。可沒想到,丁丁卻非常喜歡這本繪本,拿回來之後讓我講了好多遍。去姥姥家住,我問他要帶什麼書,他也指定這一本。後來那一次租借的繪本該還的時候,我問他最喜歡哪一本,準備買給他。

■■丁丁幾乎沒有猶豫,就說要《荷花鎮的早市》。當我把屬於丁丁自己的《荷花鎮的早市》拿回家,我們又一起沉浸在這本書中,在水鄉的清晨看著人們買菜、沽酒、吃早點、聽大戲。後來我還特意給丁丁看了我在西塘拍攝的照片,給他講水鄉的黃酒是什麼感覺,以及用三根筷子攪動麥芽糖是多麼不容易。丁丁讀繪本,看照片,聽我講述,很是入迷。

■■後來我問丁丁,為什麼喜歡《荷花鎮的早市》,丁丁說這本書“看起來很熱鬧”。可能在大人看來,這一個“熱鬧”的評價太簡單,也不文藝,但聽到這個5歲的小娃如此評論,我很高興,很欣慰。一個能夠從看似平淡的瑣碎小事中發現平凡的快樂、感受生活的美好的孩子,未來一定會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現在,兩個人麵對而坐各玩手機的情景,實在是太普遍了——父母兒女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甚至夫妻之間。手機這個東西儼然成了沒話時不用找話最好的道具,成了人們回避交流最常見的借口。

■■相比之下,我為兒子欣慰,因為他對生活中的點滴都抱有興趣和熱情。因此,無論遇到誰,他的話也就很多。我們帶著丁丁去沈陽看望丁媽的一位表舅。

■■丁丁之前沒怎麼見過這位舅姥爺,但是一見麵,就和舅姥爺聊起來,問這問那,還講自己一路的見聞等等。這樣願意和別人交流的孩子,哪個大人不喜歡呢?

■■而這種意識,與經常接觸那些讚美簡單生活的童書是分不開的。那些書無形中肯定和鞏固了孩子對簡單生活的熱情,同時也進一步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觀察生活的視角。

■■因為對生活中的點滴都充滿興致,所以對丁丁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是無趣的。平時在我回家之前,5歲的丁丁經常會幫助媽媽摘菜,準備晚飯。有一次我回到家,小家夥看到我就讓我去吃他拌的豆腐,拌得味道非常均勻。他還經常幫媽媽幹家務,媽媽收拾廚房,他會掃地麵;媽媽洗衣服,他洗自己的小手絹。他對做這一切,充滿興趣,也感覺自己非常了不起。如果說,全家人、特別是他的媽媽對生活積極健康的態度在丁丁的心中種下一粒種子,那麼,那些關於日常生活之美的書,則像是水和養分,讓這粒種子不斷長大。

■■在故事中發現自信的自己

■■很多童書都是關於肯定自我、發現自我價值的,這些書對於孩子自信而快樂地成長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這樣的書我也經常讀給丁丁聽。

■■我和丁丁一起看過《田鼠阿佛》,講的是一隻叫作阿佛的田鼠,行為很奇怪,當所有的田鼠都在勞動,儲備過冬的一切時,他卻對著天空發呆。其他的田鼠問他在做什麼,阿佛說他在儲備顏色、陽光和詞語。當進入冬天後,所有的過冬物資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其他田鼠都在寒冷中感受不到快樂的時候,阿佛終於用他描繪的顏色、陽光和詩一般的語言,為其他的田鼠帶來了安慰。

■■我們還曾經一起不止一遍看過《凱文不會飛》,說的是一隻叫作凱文的候鳥,當其他的兄弟姐妹苦練飛翔以備冬天來到的時候,凱文卻愛上了讀書,每天泡在圖書館中。冬天來了,還不會飛的凱文被其他的鳥兜著飛往南方。而正是因為有了凱文,借助書中的知識,讓家族的所有成員躲過了一場大風暴。意味深長的是,最後一頁畫麵上,飛在最前方的,恰恰是凱文。

■■我還曾為丁丁寫過關於肯定自我價值的故事。丁丁平時很喜歡做建築物紙模型,從大約3歲到5歲,家中他製作的紙模型有好幾十個,大大小小擺滿一個五層的架子。那些紙模型包裝盒的後麵,都有其他紙模型的圖標。在丁丁還上中班的時候,有一回,他拿著一個包裝盒,指著背麵的圖標,指定要帕特農神廟的紙模型。製作完之後,我忽然想到:既然丁丁這麼喜歡這個紙模型,就借著這個紙模型給他寫個故事吧。於是,我給他寫了一個名叫《雅典娜的貓頭鷹》的故事,說的是在古希臘的雅典城,有一隻眼神不好但是飛翔能力出眾的小貓頭鷹,在雅典娜的幫助下變成了一個叫作菲迪皮茨的小夥子。了解曆史的朋友肯定就知道後邊的故事了——這個菲迪皮茨就是那個從馬拉鬆平原一直跑到雅典城,向人們報告勝利消息的希臘戰士。通過這個故事,我想告訴丁丁:

■■一個人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積極地評價自己的價值,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挺長時間之後,丁丁已經在大班。有一次,丁丁正在玩耍的時候忽然冒出一個“菲迪皮茨”的名字,我笑了。我相信,雖然丁丁沒有宣稱過自己要成為阿佛、凱文或菲迪皮茨,但是這些故事和這些人物已經走進他的心裏,讓他有底氣去做他所認為的自己。

■■說到這,我想強調的是:孩子的不自信,很多時候其實是父母造成的。我們不妨反思一下:在孩子興高采烈地說一件我們覺得可能並不精彩的話題時,是不是有過打斷孩子的時候?如果有,我想說,這不是孩子的話題不精彩,而是家長沒有發現孩子的精彩之處。很多父母都能說上一套關於如何培養孩子自信的理論,但是,當看到某某孩子在某個方麵挺出色的時候,可能又會情不自禁地馬上對自己的孩子說:“你看人家!”這一點,我和丁媽還是挺注意。我們會由衷誇讚某個孩子在某個方麵的驕人之處,但不會迫不及待地對丁丁說:

■■“你看人家。”在我們的眼中,我們的丁丁不是十全十美的,但他是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