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1 / 1)

愛新覺羅·溥儀(一九○六—一九六七),祖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個兒子,父親載灃是光緒帝的弟弟。溥儀是清朝、也是中國封建皇朝的最後一個皇帝。

一九○八年,光緒帝病重,慈禧太後也在病中,決定立年僅兩歲的溥儀為皇帝。溥儀繼位後,改年號為宣統。軍政大權由父親掌握。

一九一一年爆發了辛亥革命。次年,溥儀宣布退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製製度終告結束。但溥儀仍居留在皇宮。孫中山的臨時政府通過決議,每年讓他享受四百萬兩白銀的厚遇。袁世凱稱帝失敗後,中國開始軍閥混戰。一九一七年,安徽軍閥張勳率兵入京,趕走黎元洪,擁溥儀複辟帝位。但這場醜劇隻上演了十二天,溥儀在全國一片反對聲中再次退位。一九二四年,溥儀被馮玉祥的軍隊從皇宮趕出來,住進日本使館。次年潛居天津日本租界,此後逐漸投入日本帝國主義懷抱。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年,日本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寓居天津的溥儀被日本人邀往長春出任偽滿洲國“執政”。一九三四年,成為偽滿洲帝國皇帝,年號“康德”。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溥儀在出逃日本的途中,在沈陽機場被蘇聯傘兵俘虜,此後在蘇聯渡過五年的拘留生活。

一九五○年,蘇方把溥儀等一批偽滿戰犯轉交中國政府。

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裏,經過大量細致的工作,逐步認罪,多次表示接受教育和改造。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四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據特赦令將他釋放。溥儀終於由一個皇帝改造成一個普通的公民。一九六一年,溥儀被分配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任專員,一九六七年在北京病逝,終年六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