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章論及一些悖謬、錯誤及會帶來凶險、災禍的言行。這些都是人們應當批判的言行和努力克服的毛病,是編者從反麵告誡人們做好人、行善事的必要。也可以理解為為人處世的“反麵教材”,讓讀者引以為戒。這一章主要針對的是富貴之人、為官之人和精明能幹之人。災禍往往因侮辱、侵奪乃至傷害他人而起,恰恰是這類人具備這樣的條件,因此編者格外提醒這類人要懂得修養自己。修養的重點還是落在道德品質上,要敬重天道、對得起良心,時時存善念、做善事,去除心中的不良欲望,為子孫後代和他人著想。不要因為暫時的富貴就大肆揮霍、輕賤他人,不要因為暫時的權力就放縱欲望、欺辱他人,更不要為追逐富貴和權力放棄了天理和良心。無論身處哪個時代,這種思想都有利於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穩定。此外,本章也有一定的“因果報應”思想,其用意主要是從反麵說明積德行善的重要意義,使人樂於為善。
富貴家不肯從寬,必遭橫禍;聰明人不肯學厚,必夭天年。
【注釋】
橫禍:意外的災禍。
夭天年:減損壽命。夭,人未成年而死。天年,壽命。
【譯文】
富貴人家如果不肯寬厚待人,必定會遭到意外的災禍;聰明人如果做人不寬厚一些,必定會減損壽命。
倚勢欺人,勢盡而為人欺;恃財侮人,財散而受人侮。
【譯文】
倚仗權勢欺負他人,一旦失去了權勢便會被人欺負;倚仗錢財侮辱他人,一旦錢財散盡便會被人侮辱。
暗裏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兒孫;空中遭謗者,造的是本身罪孽。
【譯文】
暗地裏算計別人的人,最終算計的是自己的兒孫;憑空說別人壞話的人,最終是給自己製造罪孽。
飽肥甘,衣輕暖,不知節者損福;廣積聚,驕富貴,不知止者殺身。
【注釋】
肥甘:指肥美甘甜的食物。
輕暖:輕柔暖和的衣服。
【譯文】
人如果飽食肥美甘甜的食物,穿著輕柔暖和的衣服,而不懂得節製,最終會使福祿受到減損;人如果大量積聚財富,因富貴而驕橫,而不懂得收斂,最終會招來殺身之禍。
文藝自多,浮薄之心也;富貴自雄,卑陋之見也。
【注釋】
文藝自多:誇耀自己的文才。文藝,文章寫作才能,即文才。自多,自滿,自誇。
富貴自雄:因為富貴而自以為了不起。自雄,自以為了不起。
【譯文】
誇耀自己的文才,這是心中浮躁和輕薄的體現;因為富貴就自以為了不起,這是見識卑劣與淺陋的表現。
位尊身危,財多命殆。
【注釋】
殆:危險,凶險。
【譯文】
地位尊貴的人,往往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積聚了大量財富的人,常常麵臨很多凶險。
機者禍福所由伏,人生於機,即死於機也;巧者鬼神所最忌,人有大巧,必有大拙也。
【注釋】
機:“機”和“巧”常常連用,機巧即指詭詐。
【譯文】
所謂“機”,災禍和福祿都潛伏於其中,人一旦因為“機”而興旺,也注定會因為“機”而敗亡;所謂“巧”,無論魔鬼還是神明都忌諱它,人一旦擁有大的“巧”,也必定會擁有大的“拙”。
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未免災及其身;設陰謀,積陰私,傷陰騭,事事皆陰,自然殃流後代。
【注釋】
積陰私:做不可告人的事。陰私,指隱秘的不可告人的事。
殃:禍害。
【譯文】
說刻薄的話,做刻薄的事,存刻薄之心,如此種種刻薄的行為,難免會使自身遭受災禍;設計陰謀,做不可告人的事,損害陰德,這般事事不可告人,注定會使後代遭到禍害。
積德於人所不知,是謂陰德,陰德之報,較陽德倍多;造惡於人所不知,是謂陰惡,陰惡之報,較陽惡加慘。
【譯文】
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做善事,這就是陰德,陰德的回報要比陽德多出好幾倍;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做惡事,這就是陰惡,陰惡的報應要比陽惡慘重得多。
家運有盛衰,久暫雖殊,消長循環如晝夜;人謀分巧拙,智愚各別,鬼神彰癉最嚴明。
【注釋】
久暫雖殊:雖然有長短的區別。久暫,即長短。殊,不同,區別。
消長循環:增減循環。消長,即增減。
彰癉:即彰善癉惡,表彰善行、懲罰邪惡。癉,懲罰。
【譯文】
家族命運有盛有衰,雖然有長短的區別,但增減循環就像白天黑夜的循環一樣;人的智謀有巧妙有笨拙,雖然有聰明和愚笨的區別,但鬼神表彰善行、懲罰邪惡是一樣的嚴明。
天堂無路,則已有君子登;地獄無門,則已有小人入。
【譯文】
盡管天堂無路,但已有君子登上;盡管地獄無門,但已有小人墮入。
為惡畏人知,惡中冀有轉念;為善欲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注釋】
冀:希望。
【譯文】
做壞事怕人知道,說明壞中有希望變好的轉念;做好事想讓人知道,說明善中已經埋下了惡的根源。
謂鬼神之無知,不應祈福;謂鬼神之有知,不當為非。
【譯文】
認為鬼神什麼都不知道,就不要去祈求福祿;認為鬼神什麼都知道,就不要去做壞事。
勢可為惡而不為,即是善;力可行善而不行,即是惡。
【譯文】
有勢力做壞事而不去做,這便是善;有能力做好事而不去做,這便是惡。
於福作罪,其罪非輕;於苦作福,其福最大。
【譯文】
身處幸福之中卻做壞事,他的報應將是非常重的;身處貧苦之中卻做好事,他的回報將是最豐厚的。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磚,不見其消,日有所損。
【譯文】
做好事就好比春天花園中的小草,雖然看不見它的生長,實際它每天都在長高;做壞事就好比磨刀石,雖然看不出它的磨損,實際它每天都在損耗。
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孫羞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子孫榮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子孫榮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子孫羞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而必為惡!
【譯文】
假使做好事會使父母發怒,兄弟埋怨,子孫羞恥,族人和鄉親們鄙視、厭惡,那麼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做好事會使父母關愛,兄弟高興,子孫榮耀,族人和鄉親們敬重、信任,那麼,為什麼不去做好事呢?假使做壞事會使父母關愛,兄弟高興,子孫榮耀,族人和鄉親們敬重、信任,那麼做壞事便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做壞事會使父母發怒,兄弟埋怨,子孫羞恥,族人和鄉親們鄙視、厭惡,那麼,為什麼要去做壞事呢?
為善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愛之,朋友鄉黨敬之,雖鬼神亦陰相之;為惡之人,非獨其宗族親戚叛之,朋友鄉黨怨之,雖鬼神亦陰殛之。
【注釋】
陰相:暗中幫助。相,輔助,幫助。
陰殛:暗中懲罰。殛,殺死,此處引申為懲罰。
【譯文】
做好事的人,不僅會得到家族成員的愛戴,還會得到朋友和鄉親們的敬重,即使是鬼神也會在暗中幫助他;做壞事的人,不僅會遭到家族成員的拋棄,還會受到朋友和鄉親們的怨恨,即使是鬼神也會在暗中懲罰他。
為一善而此心快愜,不必自言,而鄉黨稱譽之,君子敬禮之,鬼神福祚之,身後傳誦之;為一惡而此心愧怍,雖欲掩護,而鄉黨傳笑之,王法刑辱之,鬼神災禍之,身後指說之。
【譯文】
做了一件好事便會心情舒暢,用不著自己說就會得到鄉親們的稱讚、君子的尊敬和禮遇,以及鬼神賜給的福祿,死後還會為人們所傳誦。做了一件壞事便會內心慚愧,盡管想要掩蓋,但最終會遭到鄉親們的恥笑、國家法律的懲罰和侮辱,以及鬼神降下的災禍,死後還會為人們所指責。
一命之士,苟存心於愛物,於人必有所濟;無用之人,苟存心於利己,於人必有所害。
【注釋】
一命之士:指做官的人。
【譯文】
做官的人,如果有關愛萬物之心,就一定會對他人有所幫助;普通的人,如果隻有利己之心,就一定會對他人造成傷害。
膏粱積於家,而剝削人之糠覈,終必自亡其膏粱;文繡充於室,而攘以人之敝裘,終必自喪其文繡。
【注釋】
糠覈:指粗劣的食物。糠,稻穀等作物加工時脫去的外殼。覈,米、麥加工後所剩的外皮碎屑。
攘:搶奪。敝裘:破爛衣裳。
【譯文】
家中囤積著肥肉、細米等食物,卻還要搜刮別人的粗劣飯食,這麼做最終會喪失自己的精細食物;屋裏藏滿了精美的刺繡衣服,卻還要搶奪別人的破爛衣裳,這麼做最終會喪失自己的精美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