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產生,就是人們學會了從生活中概括和抽象,具象的事物在人們的思維裏逐漸模糊起來。抽象的方法,使人類飛快地進步起來;同時,人生具體的快樂也越來越少了,人越來越像人了。
這首小詩試圖把具象和抽象聯結起來,象征隱喻誇張借代什麼,它們都在拖動生活走向人生,仿佛有了很多很高大的意義。我們忙忙碌碌,卻終究抵達不了。是的,人生仍然在身體裏,在生活裏,在具體的感覺裏。所以思考得深入了、透徹了,往往又會往回走。我們誰都擺脫不了我們的肉身,我們沉溺於我們的肉身,我們的肉身更直接地讓我們體驗人生的快樂。很多人正在回歸。即使還有所謂的靈魂。
附:《具象和抽象》一直在具象裏周遊/偶爾抽象也來湊熱鬧/我不再孤單寂寞空虛無聊,時間/一陣緊過一陣,忙理清他們的位置/忙在每個椅上貼標簽,象征隱喻誇張借代/你們一個個要對號入座,交頭接耳,我隻當沒看見/麵前正中桌上我不敢左右觸及,主題和角度站在兩邊/看肉身的靈魂
——江耶(著名詩人)
欣賞舞月飄雪的詩歌,我們應該欣賞她於細微之處見精神的特色。我們不妨從以下詩作裏品味:
《穿透夜的針孔》滿目的黑,吞噬靈魂/一個強勁的呼喊/淹沒村莊和農田/一壟壟的苦,漫上心海/在混凝土縫隙裏殘喘//那欲望的深淵/填滿五穀和風聲,皺紋/白發回首,歲月的漩渦/慘淡無秋//腳踏的這片土地/陰影似刀,看不見的規則/穿越夜的針孔,流出/隔世的血液//這首作品以針孔作為主體意象,它雖然細微,但卻給我們導出了一個靈魂的呼喚和震撼!
再看這首:
《我想你,就不說》這個詞放在心底/懂的人,一個眼神/一個字裏行間的味道//不懂的人,離開的腳步/不用挽留語言,像抹布/擦去記憶//其實一直藏著一朵桃花/一瓣月光,與你/在幽靜的夜,依偎秋水//一個動作,道出秘密//還是細微的表達,還是細微的訴說,但我們依然可以在字裏行間體悟出作者的匠心獨具。
限於篇幅,這裏不一一列舉了。總得說來舞月飄雪的詩歌可以說是微詩的一種成功,當然,這種成功來源於作者對於生活的理解和開掘。
我們的日常生活無非就是忙忙碌碌、生老病死,但她卻可以提煉出藝術的作品來,而且是一寫不可以收拾,並且大作多多。所以,給了我們許多的思考和借鑒。由此便有了生活的藝術與藝術的生活。
生活的藝術我們會發現它的含義好大好廣泛,狹義的解釋就是指:用藝術的審美與情趣來管理生活豐富生活:而廣義的解釋則是指:讓生活的方方麵麵都體現和充滿藝術的魅力與情結。
藝術的生活,她一定在用心加工這些收獲和積累,一定在用力刻苦的學習和創作。生活的一點一滴都可以是創作的靈感和來源,就像美,缺少的不是它的存在,而是缺少發現它的眼光和加工的勞作。藝術的生活在她不隻是一句空話,而是整個生活的填充與飽滿。寫作對於她,已經是必不可少的,自然而然的了。
所以,生活與寫作真的是可以那樣的自然融合相諧,真的是可以不斷地提高我們的生活素質和自身的修為。而欣賞與閱讀她的作品,我們除了感受藝術的魅力之外,更多的則是豐富我們自己,豐富我們的審美與真實,豐富我們這個已經在流失的文化的環境。
——張智文(詩人,中國詩歌流派網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