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災”讓噶魯部落遭到滅頂之災,眼看著牛羊一頭頭的倒斃頭人希日巴日眼睛都綠了。再不出去搶劫恐怕噶魯部就要消失了,蘇木裏的牧人每天聚集在希日巴日的大帳前叫嚷著要馬上出發。其實希日巴日早就找好了目標就是最近傳出富裕之名杭蓋蘇木,可是噶魯部落和杭蓋部落大小差不多並且明安烏勒吉兄弟還是草原上有名的巴圖魯冒然前去不見得能賺到便宜。因此他決定去找他的安達浩吉格日,於是希日巴日就帶領部落裏湊出的五十多個戰士出發去浩吉格日的部落,他相信“白災”同樣會使浩吉格日的部落斷了煙火。
“怎麼樣幹不幹,如果幹牛羊人口我們一人一半。”希日巴日是黃虎的意思一頭黃色的頭發像是立了起來倒也虎虎生威。
“做了,不做也是等死我也能帶上五十幾個戰士,聽說杭蓋部隻有幾十個丁壯,我們有一百多人並且是偷襲應該沒問題。”禿頭浩吉格日也早想出去開搶了,他部落裏的牛羊也死了不少。兩人一拍即合,結果一百多個牧人馬賊嚎叫著奔向百裏外的杭蓋蘇木。
快到杭蓋蘇木的時候希日巴日和浩吉格日命令馬賊們下馬休息,拿出料袋喂馬,糧食是決計沒有的都是一些草籽。希日巴日看得淒惶,天知道馬兒能恢複多少體力。就在這時希日巴日前麵的出現了一排騎兵,整齊的隊列,閃亮的長槍騎士們緊緊地貼在一起,密麻麻的槍尖閃著滲人的寒光像一堵牆一樣壓了過來。希日巴日想大聲呼喊可是一個字也喊不出來,馬賊們向來注重個人勇武,但麵對一列列長槍時頓感無能為力,幾隻騎弓射出的箭軟軟的落到前完全構不成威脅,瞬間一列騎兵就撞到馬賊堆裏,數名馬賊被刺落馬下,倒黴的希日巴日就其中之一。一排排的馬隊像死神的鐮刀收割著馬賊的性命,在強大的集團衝鋒的攻擊下馬賊隻好四散奔逃。
孫伯陽帶著他的驃騎兵們開始追擊,他們依舊保持著隊形,排著橫隊,揮舞著馬刀一邊追一邊大喊:“下馬抱頭免死!”跑了一百多裏就吃了點草籽的馬無論如何跑不過孫伯陽他們戰馬,這場追擊戰勝的沒有懸念。
這場戰鬥杭蓋部落無一傷亡,而馬賊死了十二,個傷了三十一個,被俘六十九個其中包括兩個部落的頭人希日巴日和浩吉格日一死一被俘,這兩個草原部落完了。草原信奉弱肉強食的原則,勝者滿載榮歸,敗者財產子女盡歸敵手。在計算了部落裏的食品草料後孫伯陽決定把兩個部落都遷到杭蓋草原來,在“白災”肆虐的草原,實力永遠是王道。杭蓋蘇木終於有了一千多口人,雖然依舊是一個小部落,但畢竟強壯了許多。孫伯陽給受災牧民發放糧食和鹽,讓兩個部落的牧人迅速歸心。“白災”已經過去了一些日子,經過大風的吹拂有些地方草已經露了出來,牲畜多少能吃到一些草,再用青儲飼料補飼估計渡過這個冬天沒有問題。孫伯陽從兩個部落的精壯漢子中挑出了精通騎射的二十個人,他的驃騎兵終於湊成一個小隊的規模。孫伯陽非常認同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觀點:騎兵要訓練成步兵一樣的紀律部隊,驃騎兵也要能發起整齊的橫排衝鋒。普魯士軍人鐵血的紀律讓孫伯陽悠然神往,訓練一隻有普魯士騎兵鐵血紀律又有法國拿破侖騎兵的作戰凶悍,勇猛,威風八麵,視死如歸。孫伯陽決定到巴爾虎草原四處走走,其目的一是宣示武力,警告潛在的敵人不要打杭蓋蘇木的主意,二是訓練部隊,蒙古牧人大多能做到人馬合一,孫伯陽要訓練的是人與人要合一,馬與馬也要合一。其三,用鹽來交好比較友善的部落以便結成相對緊密的利益聯盟。在同老薩滿哈日查蓋以及明安烏勒吉商量後決定由明安烏勒吉帥領牧人們依舊進行騎兵訓練,老薩滿負責部落的日常事務,而孫伯陽即刻出發宣示武力訓練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