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歌”,是一種自覺的關愛,潤物細無聲般地暖化一顆顆冷寂的心。人生有愛,不再陌生,不再惆悵,亦不再孤獨、迷茫和絕望。讓我們,在心靈中,為他人“舞歌”;在人世間,為大愛放歌——
什麼才是人生真正強大的動力呢?從那個高考狀元和伊拉克隊身上,我們不難發現,隻有兩樣:愛和愛好!
人生動力
有一句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給足錢,自然就會有勇敢膽大之人跳將出來,或是做錦繡文章,或是翻江倒海,甚至無所不能,無不用其極,以達到如你所願的目標。
從此理念出發,有個故事,相當能說明問題。說是有一位好事者,公然挑戰某良家婦女的道德底線。
他問:“如果給你500元,你會背叛你的愛人嗎?”
她搖搖頭,堅定地說:“不!”
“5萬呢?”
“不!”
“50萬?”
“不!”
……
如果是5000萬、5億呢?親愛的朋友,你會替這位婦女堅定地搖頭嗎?即使你習慣性真的否決了此項,但你能保證是源於內心的嗎?換句話說,你真願意視這筆巨款為無物,而堅守自己的底線嗎?
這位良家婦女的回答,不乏幽默和智慧:“我不會背叛我的家人,但我樂意跟這位願意出此巨款的人結合。他能夠為我付出這麼多,至少是愛我的,跟愛自己的人在一起,何樂而不為呢?”
不管她的話,有多麼高的智慧含量,有一點是不可抹煞的,那就是,錢在她身上起到了作用。所以,有人說,不是不會背叛,隻是誘惑太小罷了。
有一句俗話,更是把話說絕了:“有錢能使鬼推磨。”高雅人士將它翻譯成:“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在我們這個社會,錢,似乎是唯一強大的動力,推動每一個人積極向上,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果真如此嗎?
在報社做記者的時候,我曾采訪過當年全省高考理科狀元。他是一個農家子弟,父母親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守著幾畝薄田,過清貧日子。那一年,弟弟生了一場大病,家裏由此背負著無比沉重的債務。為了還債,父親長年外出做苦工,母親在家,一邊照看家裏和田地,一邊替人做鞭炮,掙些零用錢。麵對如此困境,他無數次地想過退學,以便幫著家裏分擔憂愁,但無數次都被父母頂回去了。沒有別的路,他隻有苦讀苦學,以期考上好大學。
我問他:“是什麼力量,讓你在這麼苦的條件下,堅持學習呢?”
他說:“爸媽太苦了,我隻希望自己考上大學後,出息了,不再讓爸媽過這樣的苦日子。他們太難了,我不能再讓他們如此受苦受難。”
從他身上,我沒有嗅到一絲“錢”味,哪怕他是一個非常缺錢的孩子。真正讓他強大起來,讓他動力十足的,隻有一個字:愛!一種反哺式的對父母的愛,讓他有奔頭,也讓他這個弱小的孩子堅強起來。
2007年的亞洲杯,爆出了一個大冷門,伊拉克隊奪冠了!
這是一支怎樣的球隊呢?伊拉克隊的巴西籍主帥維埃拉對記者說:“我們隊沒有裝備讚助商,所有隊員穿的球衣,都是自己買的!”在伊拉克,所有的國家級球隊,全年經費加攏起來,才區區4萬元(相對照的,中國國家足球隊,光選外教一項的預算就高達60萬美元,夠伊拉克各國字號球隊使用15年了!)。
這個冠軍伊拉克隊,平時訓練時,生命安全都難於得到保障。在巴格達體育場,他們訓練得好好的,突然坦克裝甲車就開進來了……轉到郊外訓練,旁邊就是牛羊,悠然的吃草,仿佛一切安然,但是,一切都會在爆炸聲中丟失殆盡——炸彈把可憐的牛羊,炸上了天!
這樣的條件,這樣不要命地踢球,莫非奪冠之後,可以領金納銀,富可敵國?非也。他們的隊員說:“踢球不能幫我們賺錢,之所以選擇踢球,隻是因為喜歡。”
仍然是沒有一絲一毫的銅臭味,句句大實話,讓世人看到伊拉克國家足球隊隊員們的可愛與堅韌,率真與頑強。正是因為他們不抱著爭金奪銀掙大錢的心態去踢球,才把自己的球隊,踢上了亞洲杯冠軍的寶座!
錢,到底是什麼東西?我的一位朋友擺著一副“錢”事洞明的樣子,滿不在乎地說:“錢是王八蛋,花完再去賺!”顯然,風輕雲淡得有些過頭了,但仍不失為明智,把錢擺放在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
可以這麼下定論了:錢,不是讓一個人真正強大起來的動力。那麼,什麼才是人生真正強大的動力呢?從那個高考狀元和伊拉克隊身上,我們不難發現,隻有二樣:愛和愛好!
所以啊,請萬分珍惜自己每一份真愛,十分珍視自己每一個愛好,他們會給予我們足夠的人生動力,把我們帶入一個理想王國,並讓我們真正強大起來!
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有物格,同樣是不可調戲,不可侵犯的。你向河流傾倒垃圾,河流會報複你;你向森林舉大刀,森林會懲罰你;你向小草伸出踐踏的雙腳,小草會向上帝控訴你……
電梯是不可調戲的
我的辦公室在27樓,每日都得乘電梯上下樓。有一次,電梯停電,從一樓爬上來,累得眼冒金星,差點就“口吐白沫”了。才知道有電梯多好啊。從此,我打心眼裏喜歡電梯能正常運轉的上班歲月。
也是那次停電,很多同事卻是另一種心態:真到黴,居然沒電!他們把滿腹的牢騷都撒在停電這件事,而沒有把好感投放給正常運行的電梯!不過,想想也是,電梯隻不過是一種方便人上下樓的機器而已,對它有沒有好感,沒有誰會去較真,更不會有人來追究,電梯更是無法白你一眼,抑或,衝你一笑。
機器就是機器,隻是為人所用,為人控製,是人的附屬品,一切都聽人的。直到親眼目睹了一場災變發生後,我才對這番論調產生動搖。
那天下班,27樓的同事們收拾東西,關好門窗,陸陸續續趕往電梯口。電梯下行,在27樓停了,隨著“嘀”的一聲,門開了,我和一批同事先行進入電梯。門即將關閉的時候,一同事來不及按電鈕,急忙把手伸了進來,電梯門自動反彈。再次關閉,又一同事以同樣的方式搶進電梯,然後,不忘感歎一句:“下班高峰,電梯難等啊!”
她正說著,走廊裏一男同事叫住她:“幫我按住電梯!”她按著開門鍵,然而晚了,電梯門還是向兩邊合攏。走廊裏的男同事急不可待,把手上的書伸進即將關閉的電梯門裏。怪事發生了,這一回,電梯門沒有被彈開,而是夾著書本強行關閉,然後下行。一本好端端的書被擠壓得稀巴爛!
突如其來的一幕,把電梯裏的我們都驚呆了。幸好是本書,要是一雙手,那可就完了!等我們緩過神來才明白,電梯門遇物自動反彈是有限度的,否則,它將按照自己的意誌行事。
此事引起大樓物業部門的高度重視,電梯管理員特意在各層電梯口貼了告示,告知大樓上班的員工開啟電梯一定要按電鈕,而不是伸手進去以期電梯自動彈開,如果趕不上這一趟,就等下一班。告示歸告示,大家一忙起來,就把它忘在腦後,為搶時間,在電梯門即將關閉時,照例伸手進來……
因為親眼目睹了那一幕,我再也不敢貿然行事。由此,我深深地懂得一個理兒,電梯是不可調戲的,一次二次,電梯也許會原諒你,次數多了,它就會以殘酷的方式來懲罰每一個調戲者。
我們都知道,世上每一個人,哪怕是殘障人士,都是有人格的,都有其不可侵犯的尊嚴。其實,世界上每一樣東西也都有其物格,同樣是不可調戲,不可侵犯的。你向河流傾倒垃圾,河流會報複你;你向森林舉大刀,森林會懲罰你;你向小草伸出踐踏的雙腳,小草會向上帝控訴你……
人要常懷敬畏之心,向身邊每一樣有物格的東西致敬,人更要長盈喜愛之感,喜歡並關愛身邊的每一樣東西。如此一來,每一樣有物格的東西就會向整個人類致敬,互敬互愛,才會像電梯那樣上下貫通,永續美好!
願天下每一種愛,都不在恍惚中迷失,願天下每一個人,不再因迷茫而施放冷言與惡行,與愛同行,棄絕對親人無心的傷害。
為什麼總是傷你那麼深
總是覺得很累,一天忙下來,累得隻想一個人在電腦前聽聽音樂。偏偏這時候母親喜歡湊過來數落,句句如林間的悲鳥聒噪:“教你不要買這麼大的房子,搞得壓力這麼大,如何是好?做人不要太累,要不你把寫作的事放掉,一心一意教你的書好了!”每每這時,心煩透頂。有一次,心裏騰起無名火足三丈高,我隨手抓起電話機猛砸,惡語相對:“你就知道吵吵吵,吵死人了!滾開啊!”母親無言,靜靜地離開書房。
第二天,母親雙眼紅腫,顯然,她哭了一夜。我深深地知道,正如母親深愛著我那樣,我是深愛著母親的,可是,一句凝聚母愛的話語,怎就成了我深深傷害母親的導火索呢?而類似這樣的惡言惡行,發生在我身上已不是一二次了。心靜下來的時候,我始終弄不明白:最親最愛的人,為什麼總是受傷那麼深?
是的,在學校,在公司,對人對事,總是和言悅色,滿麵春風,可是,一回到家裏,卻繃緊一張臉,一不順心,暴躁如雷,凶神惡煞似的,鬼見了都怕,何況自己最親的人?
我的一個親戚,打電話告訴我,她兒子已很不聽話了,單位發了一部工作用的小靈通,兒子搶著要,不給,他居然說:“不給行啊。你死了,不用你給,就是我的了!”一部小靈通,至於把媽媽咒死嗎?她是一個親情至上主義者,這一回,她無法解釋兒子的言行。一句話就把氤氳在家庭之中的脈脈溫情,撕成一片一片的,飛舞在空中,灑落親人一地的傷心淚。
在網上,我讀到一則外國小故事,心中一片涼。
美國加州,有一個4歲的小女孩,她父親有一台大卡車。父親非常喜歡那台卡車,總是為那台車做全套的保養,以保持卡車的美觀。
一天,小女孩手拿鐵片在卡車鈑金上劃下了無數道刮痕。父親盛怒之下,用鐵絲把她的手綁起來,然後吊著手,讓她站在車庫裏罰站。當父親想起小女兒在車庫罰站時,已是4個小時之後!父親趕到車庫時,女兒的手已經被鐵絲綁得血流不通!父親送她到急診室時,手掌部分的組織已全都壞死,醫生說,必須截去手掌,否則,將會危害到小女孩的生命。
小女孩就這樣失去了她的一雙手掌!
半年後,父親的卡車進廠重新烤漆,又和全新的一樣!當他把卡車開回家後,小女孩看著重新烤漆過的卡車,對著她的父親說:“Daddy your truck is looking so pretty,same like new one。”(爸爸,你的卡車像新的一樣漂亮。)這時,小女孩無邪的伸出了她那被截斷的雙手,對她的父親說:“but when will you give my hand back to me?”(可是,你什麼時能還給我一雙手?)
讀到這兒,淚水盈眶,身在顫抖。震撼,為那個被父親深深疼愛的女孩兒的不幸;震驚,為那個無心傷害女兒的父親!天底下,親情莫不是如此珍貴如此深厚如此絢麗如花,卻也曾這般,無心地生長傷害,抑或殘忍。故事中的父親,因受不了女兒無邪的追問,舉起手槍,飲彈自盡。
叩問蒼天:是什麼力量,把親人一步步推向極端,推入絕境?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義無返顧地去傷害自己最親最近的親人?難道僅僅是無心,是不是還有他因?迷失,一次次地迷失,心找不到歸宿;迷茫,一回一回地迷茫,愛擱淺在沙灘。是誘惑太多,還是,靈魂經不住世間風浪的搖撼!
親人,明明是深愛自己,也被自己深愛著的人,為什麼總是傷你那麼深?
願天下每一種愛,都不在恍惚中迷失,願天下每一個人,不再因迷茫而施放冷言與惡行,與愛同行,棄絕對親人無心的傷害。
——讓愛回來,回歸到你我身邊。
這兩尊石獅以無聲的方式告訴你一個樸實的道理:執著和癡情就是創造奇跡的一斧一鑿,有這兩樣東西在,世上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
不可能的可能
在新疆博格達山峰之麓,有一個叫“包家糟子”的小村,村裏有一個叫吳庭德的老人,他是茫茫戈壁灘一個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老人。他以放羊為生,和村裏所有的老人一樣,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
吳庭德一大把年紀,生活本來就比較困難,如果說他會創造奇跡,村裏人異口同聲地回答:“就他?不可能!”換了你一定也會如此斬釘截鐵地說,是啊,這麼大年紀的老人,大半輩子都這麼平凡過來了,怎麼可能創造奇跡呢?
1993年的一天,吳庭德老人趕羊到村子南邊百米遠的地方,看見一群陌生人在豎一塊木牌。陌生人開著汽車走了,老人上前一看,隻見上麵寫著“亞洲大陸地理中心”8個大字。他微微一笑,陷入了沉思。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簡單啊!那一刻,他做出了一個不簡單的決定:每天守護這個中心牌。
白天放羊的時候,吳庭德就守在“亞心”周圍,看著它不受牲畜地破壞。下雨怕它淋著,晚上怕它凍著,他不辭辛勞,每天黃昏時分,把木牌背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搬回去,端端正正地把它插好。家裏人笑他太傻,國家又不給一分錢,憑什麼看寶貝一樣看著它。村裏人笑他太癡,一塊木牌值得那麼神經兮兮嗎?吳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語當作耳邊風,執著地守望“亞心”。
亞洲中心設立之後,許多遊客從世界各地趕來,盡管隻是一塊孤零零的木牌,他們也看得十分高興,畢竟與亞洲的地心零距離了一番嘛。遊客們參觀“亞心”,免不了和吳庭德老人聊上幾句。茫茫戈壁,在這亞洲中心的位置,吳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風景。
為了讓遊客沾上地心的氣息,吳庭德想了一個辦法,每天砸一個小石頭,把小石頭砸成動物的模樣,然後再砸出“亞洲中心”四個字。他把這些亞心石低價出售給來參觀的遊客。老人砸出的所謂的工藝品簡單得近乎石器時代的遺物,然而,照樣賣得火。
4年過去了,老人靠亞心石賺了一筆錢。就在這一年,國家投資150萬元,做了一座高達14米的亞洲大陸地理中心塔,4個A(亞洲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型柱子合在一起,直刺雲霄,中間垂一個巨型圓錐,直指亞洲地心。慕名前來參觀的遊客驟然增多,家人期待吳庭德多砸出一些亞心石來賣,肯定能賺大錢。
然而,吳庭德老人不但沒有上交石錢給家裏,反而把家中40隻羊全賣了,所得的錢買了4塊雕石獅的石料。從此以後,老人每天在亞心塔旁,一斧一鑿地雕刻石獅。2年過去了,他雕出了一雄一雌兩座栩栩如生的石獅。他對遊客說:“我怕亞心塔太孤單了,就雕了這兩個石獅,一個代表成吉思汗,一個代表文成公主……”
值得一提的是,吳庭德老人壓根沒學過雕刻!
遠方有一位遊客得知吳庭德老人創下如此人間奇跡,特意為他塑一尊銅像,表達了對他最崇高的敬意!
如果你有機會去亞心塔參觀,你一定會被吳庭德老人的石雕技藝吸引住的。這兩尊石獅以無聲的方式告訴你一個樸實的道理:執著和癡情就是創造奇跡的一斧一鑿,有這兩樣東西在,世上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
鮮花不是為某一個人而開,太陽不是為哪一顆心而耀,世上的美麗隻存在於真正愛美的人心中。
美麗不問出處
元宵節的夜晚,與一朋友在五樓露天曬台聊天。話酣時分,遠處傳來轟轟的鞭炮的鳴響,緊接著,夜空中綻放了美麗的煙花。在這個有月的元夕,遠遠近近的高樓在都市的霓虹中顯露出淡淡的剪影,疏淡灰暗的樓影間,五顏六色的煙花仿佛天上落下的花雨,整個夜空歡騰起來,靈動起來。
我下意識地喊出了聲:“你看,多漂亮的煙花!”朋友忽地站起來,驚問:“從哪裏放出來的?是不是八一廣場?”我順著他的思路,半自語地說:“看樣子是在省體育館,不過又好像是錦峰大酒店!”
朋友說:“不對,不對,怎麼會在那兩個地方,我看了今天的都市報,說是軍區要放煙花,一定是在那放的!對了,我有個哥們在軍區上班,最近提了個副團。”
這麼爭論著,煙花倏而不見,夜空歸於黑漆漆的沉寂!曬台上,我和朋友兀自坐著,良久找不到話題。美麗遠去,話也沒了,不知被什麼東西攪和了。
遺憾啊,真是遺憾,當煙花用自己最絢麗的花朵妝點元夕的夜空,我和朋友執著地爭論著美麗源於何處,把美麗本身生生給忘了。對於美麗,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並不久遠的往事。
那是畢業後的一個初冬,我和同事乘船到鄱陽湖看候鳥,在歸來的遊艇上,我們和一位驚豔的美少婦不期而遇。她和幾個人在打牌消磨寂寞的船上時光,二個小孩在旁邊嬉戲。同事中,有人抖膽上前和美人攀談,拐彎抹角地套出了她工作單位。那人回到我們中間,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
同事們伸長脖子,輕聲地問:“她是哪兒的?”
那人驕傲無比,神氣十足地吐出了幾個字:“公交公司!”
我在同事們的熱鬧之外,一個人寂寞地坐在船角,靜看美人嬌好的麵容,柔順的黑發,欣賞從她發牌動作中透出的優雅高貴的氣質。她是船艙中一大磁場,吸引住了無數雙男人的眼睛。她是一大風景,讓多少男乘客在寂寞中尋到慰藉。
從此,那個回程的船艙,那種鬧哄哄的氣氛,和那個美豔動人的少婦深深地烙進了我年少的記憶裏。多少年後,當昔日的同事探討美女的時候,總會感歎:“那一年,我在從鄱陽湖回來的船艙裏碰到一個美女,那才真叫漂亮,蓋世無雙!”有人反問他,那美女到底長得咋樣,他就啞口無言。最後,他隻好答非所問:“她是公交公司的!”
愛美是人的天性,什麼時候,人的這一天性滲進了水分呢?當美麗的事物美麗的人出現在麵前,人們把愛美的天性束之高閣,倒是孜孜以求美的來曆。這又是何故呢?是想摸清美的底細後去偷盜,去霸占嗎?但諸如天上彩虹、廬山雲霧、瑪麗蓮·夢露之類的美麗,人們又怎能攬之於懷呢?
歲月最是無情,年少之人,愛美就是愛美,不問出處,不分心走神,專注於美的內核。當童稚遠去歲月變老,那顆愛美之心也隨之逝去,露出錚錚的功利之欲。一旦美麗出現,欲將之置於自己的口袋,攜美而去。美會去嗎?也許會,但它能去嗎?鮮花不是為某一個人而開,太陽不是為哪一顆心而耀,世上的美麗隻存在於真正愛美的人心中。
錢鍾書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覺得雞蛋好吃,為何要去追究它是哪隻母雞生的呢?這是頗為耐人尋味的!
絕望的時候,路,總歸得走下去,生活還要繼續……
偶遇山間一涼亭
近段時間,心裏常常莫名地充滿了厭煩、怨艾、悲觀……種種不良情緒彙聚在一起,最後,都流入了一個名叫絕望的深潭。跌入其中,無法自拔。
那天,朋友約我去郊外的群山走走。感覺很久沒有親近大山,親吻自然了,整天都是呼吸都市汙濁的空氣,視野在城市高樓間變小變窄,而心,便有了上不挨天,下不著地的懸空之感。想想那山間的清翠之色,清泉的叮咚之聲,鳥兒的啁啾之音,心便要醉了。背上一個簡單的旅行包,坐上遠郊公交車,滿心歡悅地,循山而去。
我們順著農民打柴踏出的山間小徑,一步一步,往上爬行。越往上,樹林越稀,秋日驕陽少有遮攔地直射下來,臉上,手臂上,火辣辣地疼。汗水沾濕秋衣,順勢往下淌,輕風吹來,如許冰涼。抬眼間,看見對麵山上,有一間涼亭,如身姿曼妙的少女,嫋嫋婷婷地依偎大樹矮叢疏密有致的山間。
是真累了,我對朋友說:“我們再努把力,到涼亭裏去歇息。”
朋友說:“好啊!看上去,好近好近耶,也許,半個鍾頭,我們就能到達的。”
我笑了,說:“你啊,是不是太累了?我覺得一刻鍾後,我們就能在涼亭裏喝水了。”
一合掌,我們精神抖擻地出發了。
一刻鍾過去,半個鍾頭過去了,山中涼亭,仍然與我們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仿佛我們不曾向它靠近似的。
從此山到彼山,走走停停,爬爬歇歇,山中涼亭,擺著一副拒人千裏的冰冷姿態,離我們永遠是那麼一段讓人氣惱的距離,能看到,卻難於抵達。
偶遇一打柴老漢,我上前問:“大爺,我們想去那涼亭歇歇,可是走了大半個下午,老是走不到,有沒有近路去呀?”
老漢衝我們微微一笑,挑著柴擔,邊走邊留下一句話:“要去涼亭啊,不要光看它有多近,要看自己腳下的路。路走盡了,自然,也就到了。看著覺得近,其實,它遠著呐!”
告別老人,我們不再看涼亭是近是遠,專注於走路,終於,在月升之際,我們抵達山中無名涼亭,在那裏度過了難忘一夜。
山中涼亭,看似很近,向它走去,卻是越走越覺著遙遠,仿佛一輩子,都不能走近進似的。在這個似乎永無盡頭的路上,自然不自然地,便生了絕望之感。然而,天下路,總是有盡頭的,當我真的走進這座古老而神奇的涼亭的時候,心胸豁然,情緒如默片有了聲,黑白畫著了色,頓時鮮活起來。刹那間明白,自己連日來的絕望,正如同山中行路,恰處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前進感覺離涼亭十分遙遠,而退回又感覺萬分不甘的尷尬境地。
人生事,莫不如是。初入起點,總覺得,目標可以信手拈來,幸福可以唾手可得,理想能夠輕鬆實現……而一旦步入征途,才發現,一切都是那麼遙遠,那麼飄忽,就像夢中的幻影,鏡中的鮮花。現實,看起來不真切了,生活,全然沒了意義。這個時候,繼續下去,沒有動力,不走,也隻能坐於待斃。前程空茫一片。隻有絕望。
不過,走過這間涼亭之後,我想說的是,絕望的時候,路,總歸得走下去,生活還要繼續,不管前路有多麼遙遠,專注於腳下的路,總有一天,我們會安享到人生涼亭裏的鳥語花香清風朗月。
“舞歌”,是一種自覺的關愛,潤物細無聲般地,暖化一顆顆陌生的心靈。
舞歌
前不久,在深圳參加了一家珠寶公司舉辦的年度酒會,觥籌交錯,珠光寶氣,讓我大開眼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歌不僅僅是供人唱的,它還可以“舞”,是的,是“舞歌”——我已找不出任何詞彙來形容,隻好生造這麼一個不入流的詞兒,來表達我對他們的崇敬。參與“舞歌”的表演者,都是這家珠寶公司的漂亮女職員以及帥氣的男員工。
年度酒會的壓軸戲,是最後一天晚上的主題晚會,有來自深圳的知名文藝家、台灣明星潘美辰等,算得上一台高水平的文藝晚會了!節目精彩紛呈,但看多了,未免不產生視覺疲勞,最後一個節目,一如那年央視春晚橫空出世《千手觀音》一樣,讓我遲滯的心,歡悅奔騰。這是一個怎樣的節目嗬!一群青春亮麗的俊男靚女,伴隨著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用手語傾情而“唱”。
這是一首我非常愛聽的歌,每每聽來,總有熱流,自心間流向全身每一個毛孔,但這樣一群健全的男女“舞歌”,給我帶來全新的體驗,感動之餘,不由地,感到深深的震撼。他們整齊劃一的動作,綿軟中透著堅毅與剛強,剛勁有力的“語姿”,處處藏著一顆金子般的心。炫光中,他們的手臂如一隻隻在花間翻飛的小蝶,行雲流水一般的手間舞蹈,與柔美而富有愛心的旋律,渾然一體,把一首歌頌感恩的歌曲,舞得搖曳多姿,舞得動人心魄。
對於手語,我全部的印象,僅限於那年《千手觀音》之前,央視主持人和現場觀眾打出的那句“愛是世界最美麗的語言”。手語,與其他語言比,絕對是弱勢中的弱勢,操練的人群,少之甚少。而這家珠寶公司的年輕人,是怎麼學會的呢?
曲終人散,我心中的這個謎團,一直未能解開。
第二天,按照日程的安排,我們一行,隨他們公司的義工社團,前往羅湖區社會福利院參加關愛活動。九月的深圳陽光,暖暖地傾灑在幹淨的街麵,一路上,我與一個名叫盧金鳳的笑得如陽光般燦爛的女孩兒,閑聊開了。
我問她:“你們是從哪兒學到這個手語的?”
她甜甜一笑,說:“最初,我們是對著VCR學的,去特校做關愛活動的時候,還專門向他們學習,觀摩他們的手語。”
我誇獎道:“你們非凡舞團的表演者,真是厲害,《感恩的心》用手語‘唱’得這麼好!”
她說:“不僅僅是我們舞團,其實我們所有同事都會這個。公司自2002年創始,就高舉關愛大旗,從高層到每一個員工,我們都自覺學習手語版的《感恩的心》,以彰顯我們的關愛精神!”
原來如此,關愛的心,感恩的心,已是他們的自覺行為。
抵達福利院,我看見以盧金鳳為首的他們,與這裏的工作人員熱情地交談,像是老友重逢。她帶著一幫公司的義工,為福利院的老人表演文藝節目,開始,我們澀澀地,不敢進前半步,仿佛隔著千裏的距離,遠遠地看她的表演。及至盧金鳳領著義工們“舞歌”,我們才遲遲疑疑,靠近他們,他們“舞”,我們唱。我看見,眼前的老人家,很自然地和著節拍,為我們鼓掌,刹那間,我們當中,有人流淚,有人抽泣,而老人們都滿含著笑意……
“舞歌”,是一種自覺的關愛,潤物細無聲般地,暖化一顆顆陌生的心靈。如果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習慣性地融入“舞歌”,世間所有的冷漠與距離,都會悄然化解,消失於關愛萌生的溫暖心房。
在遭逢人生痛苦之際,對自己幸災樂禍,則是一種良好的心理能力,一種明朗的人生態度。
對自己幸災樂禍
“我還有什麼意思活在世上?活著,還有什麼臉麵?”
他最後自歎了一聲,堅定而決絕地把吊在樹幹上的布帶套在自己脖子上。這時,東方現出第一縷朝霞,太陽隱在大地之下,而他感覺自己要尋太陽而去,去地下,赴黃泉。
雙手抓牢布帶,雙腿用力一蹬,人就像小鳥出巢似的,輕盈地飛了出去。蕩秋千一樣,蕩了幾個來回,突然,布帶斷了,他重重摔在地上,屁股生疼生疼。
這時,太陽探出頭來,慢慢往上爬,他對著初升的太陽大笑起來:“我死過一回了!從今往後,還有什麼過不了的坎呢!”
他暗自感謝這條用前妻連衣裙剪裁出來的上吊布帶。如果它結實一點,如果再晚些時候斷,他也許就真的沒命了。他由此而讀懂了人生的陰差陽錯。麵對初升的太陽,他對自己幸災樂禍:“你就那麼想死嗎?可是,光想就有用嗎?老天不收你呢!”
想起三年前,在人前,他還是風光無限的成功男人,公司裏的每個人都對他畢恭畢敬,生意上的對手,也是敬他三分。他的產業,在當地算得上龐大的企業帝國。
然而,他太過輕信於一個朋友,拆借一筆大款子,終究沒能收回,致使元氣大傷。一年後,不得不破產,甚至連房子,也搭了進去。於他而言,這是比天塌下來,更可怕的事。從此,一蹶不振,鬱鬱寡歡。
迎著清晨的微風,他對自己幸災樂禍:“你就那麼相信所謂的朋友嗎?可是,人都有兩麵,看得見的光麵和看不到陰暗麵!往後,還能隻顧看人的光麵,不看人的陰暗嗎?教訓是沉痛!記住吧!嘿嘿,找個可信的朋友幫忙,也許,還會東山再起呢!”
想起一年前,那個同床共枕十年多的女人,在一個大風欲雨的清晨,突然失蹤了。他繼戴上“一個落魄的男人”帽子之後,又加冠“一個遭女人遺棄的男人”,自古天下隻有男人休妻,哪有倒過來的?恥辱,無已複加的男人的恥辱!他想殺人,不敢,隻好想想自殺的事,還是不敢!想了一年,終於膽大了,敢了,毅然來到了淩晨的濱河公園,了結一生……
撩開垂柳,對著泛起圈圈漣漪城市內河,他對自己幸災樂禍:“女人能和一個落魄的男人共苦嗎?不能!那麼,你為什麼不可以不落魄,為什麼不可以不讓人家與你共苦?同甘不好嗎?擺脫落魄不行嗎?”
濱江公園熱鬧起來了,陸續來了很多晨練的人,身邊,有手握收音機的老年人走過,有喘著粗氣的年輕人跑過。而他,繼續對自己幸災樂禍,一路小跑著,回家去!
多年後,他東山再起,常有一位年輕漂亮知性女子,與他相依相偎,甜蜜得化也化不開。
人,一旦突然跌入自卑泥淖,總喜歡執著地找尋活下去的理由。然而,任怎麼找,亦是找不到一條的。不是上帝故意把活著的理由隱藏了起來,而是受傷的心,沒有了發現的智慧與能量。絕望的人,模糊了生與死的界線,感覺一步跨過陰陽線,會有飛天般的奇妙與美好。
其實,絕望之外,還有另一個選擇:對自己幸災樂禍!
影星薑文說過一段話,讓人耳目一新:“(處於糟糕的境遇)對自己幸災樂禍,是健康的,有意思的。”朝遭遇不幸的痛苦之人幸災樂禍,是陰暗心理投射出來的毒箭,讓不幸者心寒齒冷,是不恥之舉。換一種對象,在遭逢人生痛苦之際,對自己幸災樂禍,則是一種良好的心理能力,一種明朗的人生態度。
對自己幸災樂禍,讓受傷的心不再覺得苦,讓絕望不像毒氣那樣彌漫開來,抬頭就是晴空朗日。
而今,我相信所有的橫財都可以種植而來,當你種下善良與關愛,種下溫暖與期待,種下智慧和力量,多年之後,種子迎風發芽,花兒吸露而妍,碩果將秋天裝扮成天下最美的風景。
善良是人生的橫財
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所謂的飛來橫財。如果說,摸彩票一夜暴富尚有億萬分之一的可能,那麼,無緣無故飛來橫財的比例,分數線上那個分子永遠是零。
但是,他奇跡般的遭逢,讓我不再固執己見,我看見那個分數,分數線上的分子不再是空洞無神的“O”,而是一輪火熱的太陽。
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本當遵循備課上課輔導改作業的慣常軌跡生活,卻因為家裏哀事連連,萬般無奈成了人人見之厭煩的“敲門瘟神”。
他的苦,是極端的苦。先是父親去世,之後,妻子單位倒閉,一次性領到二萬塊錢後,工作無著,成了一名職業太太。這些,作為男人,他都挺過來了。鬱抑經年,他病倒了,一查,才知得了淋巴癌。他想,自己命賤,拖一拖也許能與癌症相安無事呢。然而,更大的讓他感到致命的事情,又出現了——兒子患尿毒症。關鍵時刻,老婆棄他們而去,吃安眠藥,自絕於人世。
腳下是一片海一樣的苦沙地,而他決心當一棵沙上樹,蔭澤病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