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見大廳裏氣氛嚴肅,青幫徒眾虎視眈眈地看著他不出聲。上方坐著一個穿長袍馬褂的人,估計就是肖大龍,趙強上前一拱手說:“趙某拜會肖老板。”並把禮盒遞了上去說:“些許小禮,不成敬意。”
肖大龍不動聲色,沒有人上前接趙強手中的禮盒,趙強隻好把禮盒放在肖大龍的麵前桌上。站到一邊。
肖大龍問:“你就是隆順公司的老板”
趙強說:“我不是隆順公司的老板,我是隆順中江商店的老板,隆順公司總部在上海。”
“你們隆順公司到中江來做生意,怎麼就不打一聲招呼,你好大的架子,不把我們放在眼裏,是不是?”
“肖老板,我們就來乍到,還不懂你們這兒的規矩,今天特來陪禮,還望多多關照。”
“說得這麼輕鬆,不懂規矩就行了。”肖大龍喝地聲:“徒弟們,讓他懂點兒規矩。”
眾徒弟一聲:“是!”
董六走上前對趙強說:“趙老板,我們這兒的規矩,初見老板,要走梅花樁,隻有走了七七四十九根梅花樁,才有資格跟老板說話。你不是不懂規矩嗎?這就是規矩。”
趙強拱手:“入鄉隨俗,願領教。”
董六說:“好。”隻見他把四條腿的長凳翻過來放到地上,讓板凳腿朝上,說:“你在這個上麵走七七四十九步不落地。就算是過關了。”
因為板凳腿是斜角,人站上去必然翻倒,趙強知道這是故意刁難。但他急中生智,同時騰起雙腳,站在板凳的兩頭對角的兩條腿上,保持了身體平衡,板凳亦不倒,他再跳起來,站到另外兩隻板凳腿上,這樣一左一右,引起了眾人的喝采。
但是董六不讓他這樣輕鬆過關,他在趙強跳起的一瞬間,用腳掃過去,移動了板凳。
趙強見他使壞,也就將計就計,雙腳狠狠地踩到董小龍的腳上。董六哎喲一聲。這時,趙強又騰跳起來,站在兩隻移動了位置的板凳腿上。繼續走梅花樁。引起眾人大聲喝采。
董六惱羞成怒,一腳再將板凳踢走。趙強再次落在董小龍的腳上,董小龍大叫一聲。癱倒在地。
這時眾徒弟一齊上來,要打趙強。
趙強問:“肖老板看著,是誰不懂規矩?”
肖大海沉默不語。
眾人見肖大龍默許,都上來與趙強搏鬥。趙強說:“我來是拜訪肖老板的,不是來打架的。”
眾人哪裏肯聽,上前就打。
趙強說:“那就失敬了。”於是趙強施展拳腳,一人力戰數敵,打得一個個紛紛倒地,不一會兒,徒弟們人人喘氣,個個帶傷。
肖大龍見趙強武功不凡,暗暗佩服,發話道,“停住。”他站起來說:“俗話說老爺不打送禮人,人家好心好意來拜訪我,你們卻要為難我的客人,這象話嗎,一個個給我滾下去!”
眾人這才撤下。
肖大龍對趙強說:“趙老板,不打不成交。你這禮我收了,往後有事找我肖大龍。”
趙強說:“討擾,謝謝肖老板。下次再來拜訪,告辭了。”轉身下樓。
看著趙強走後,肖大龍對徒弟們說:“一群笨蛋!”氣憤憤地走了。
幾天後,中江米行再次遭到襲擊。趙強來找肖大龍。肖大龍陰陽怪氣地說:“趙老板,中江的規矩,有飯大家吃,有錢大家賺。我肖大龍雖然收了你的禮,但是弟兄們沒落好處,你該打點打點弟兄們吧,我想這話不用我說,你應該明白。”趙強很生氣,回來向蔡虹報告說:“肖大龍要收禮,他的徒弟們也要收禮,這樣下去,我們開公司、辦商店,不是為他們辦的嗎?”
俞珍在一旁說:“我到江北搬兵去,不教訓一下他們,我們就不能安心穩穩地在中江做生意。”
蔡虹連忙說:“不,不能硬來。支隊來人,我們的身份就暴露了,就更無法在中江做生意了。我們不是怕青幫,而是怕驚動了日軍和偽軍。且忍一忍,讓我再想辦法。”
幾天後蔡虹對趙強、俞珍說:“我想,中江的青幫,與上海的青幫可能是一家,上海一定有他們的老頭子。我到上海去一趟,找一找我的老領導潘漢年同誌。請他幫助我拜見青幫大佬黃金榮或者杜月笙,或許他們能幫助我們約束一下中江青幫。我聽說杜月笙是抗日的,對抗日的事,他是支持的。”
趙強說:“對,這是個好辦法。”
“潘漢年同誌認識黃金榮、杜月笙嗎?”俞珍表示疑問。
蔡虹說:“潘漢年同誌為抗日募捐和營救我黨地下工作者,曾經請青幫頭子杜月笙幫過忙。”
“這樣說來,他們的關係不錯。”俞珍說。
“是啊。為了革命需要,潘漢年同誌善於團結各方麵的人士,建立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
趙強說:“我們現在的處境,正是和潘漢年同誌在上海的情況相似!”
於是蔡虹乘上了去上海的列車,在上海找到了潘漢年同誌。潘漢年留蔡虹吃飯。蔡虹彙報說:“新四軍中江商店受到青幫的騷擾,無法正常開展工作,我這次來上海的目的,是想請老師幫助我找一下青幫的頭目黃金榮或者杜月笙。請他們幫助約束一下中江的青幫,不知有沒有困難,他們願意不願意幫助。”
潘漢年說:“安徽的青幫不是黃金榮、杜月笙一宗,他們是蘇北青幫頭子陸金昆的部下。當年陸金昆在上海與黃金榮是師兄弟,陸比黃年長,又先入道,但因性格與黃不和,被黃金榮、杜月笙排擠。陸金昆一氣之下離開上海,改在江蘇、安徽發展,總部設在南京。後來日本人占領南京,陸金昆便回到蘇北老家。日本人為了穩定南京局勢,岡村寧次還親自把陸金昆接到南京,請他支持。陸金昆口頭答應,但回到蘇北老家,對南京青幫卻放手不管。日本人也拿他沒辦法。”
“嗬。”蔡虹十分失望。
潘漢年說:“雖然陸金昆不管事,但他的影響力還是很大。我建議你到蘇北去找陳毅軍長,陳軍長與陸金昆打過交道,陸金昆很佩服陳軍長,陳軍長說一句話,陸金昆或許會幫助你的。”
又是柳暗花明,蔡虹說:“這太好了!”
潘漢年說:“我給你寫一封信。你帶我的信去見陳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