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招商引資(2 / 3)

蔡虹一直等到天黑也不見潘漢年到來,隻好失望地離開。

他走了幾條街道,跳上了有軌電車。楊鬆也跟著上了車,與蔡虹擦身而過。

蔡虹下車的時候,楊鬆也跟著下車。

在一條無人的巷子裏,楊鬆緊上一步,跟上蔡虹說:“請問,您是找蕭先生的吧?

蔡虹回頭:“是呀。您是……”

“我是蕭先生的秘書楊鬆。跟我走,蕭先生在等您。”

蔡虹跟著楊鬆上了另一輛有軌電車。

下車之後,年輕人叫了一輛黃包車。

他們穿過幾條小巷,進了一個門。

關上門,蔡虹看見潘漢年上前來迎接:“呀,果然是蔡虹同誌。”

蔡虹看見潘漢年,激動得上前擁抱了他:“首長!”

潘漢年說:“因為叛徒的出賣,我搬了幾次家,行動也格外謹慎了。剛才我沒有親自去,派了小楊同誌去接你,看到你周圍沒有尾巴,才敢和你接頭,害得你等了幾個小時,也繞了不少的路,辛苦了。”

“搞地下工作嘛,這是應該的。”蔡虹說:“不管怎麼樣,我見到了首長,目的就達到了。”

潘漢年招呼:“坐下來歇歇。”

蔡虹坐下,楊鬆倒上茶。

晚上,潘漢年和蔡虹邊吃邊談。潘漢年問到這幾年的情況。

蔡虹說:“自從與首長別後,我先到皖南新四軍軍部工作。後來受軍部派遣,前往江北。我在江北支隊,現在我擔任後勤部部長。”

“好啊,你是在革命的熔爐裏,一步一個腳印,鍛煉成長的,可喜可賀啊。喝口水。”潘漢年說。

看著蔡虹喝水的樣子,潘漢年說:“蔡虹同誌,你現在真是象個軍人了。”

蔡虹不好意思地笑了。

潘漢年問:“江北支隊後勤工作搞得怎麼樣?一定很困難吧”

蔡虹彙報說:“當時我們江北支隊剛剛創立,受國民黨和日偽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當地老百姓對共產黨、新四軍不了解,對我們采取排斥的態度。我們處境十分困難。沒有槍炮子彈,沒有經費、沒有藥品,連吃飯都很困難。這幾年,我們爭取了農民大刀會的支持,站穩了腳跟;我們開展大生產運動,實現了糧食自足;我們建立了新四軍醫院,生產和采購了大量的藥品;我們建立了兵工廠,做到武器基本自給;我們建立了城鄉稅務機構,開劈了財源;我們開辦了貿易公司、米行和百貨商店,搞活了物資流通。我們支隊基本上做到了財力自給。隨著財力的增長,我們軍隊從二千多人發展到兩萬多人,根據地從無到有,已經建立了一萬多平方公裏麵積,橫垮六個縣,有著兩百萬人口的根據地。除了縣城,大部分鄉鎮農村,都掌握在我們手裏。現在,無論是日宼、汪偽還是國民黨軍隊,都不敢輕易攻打我們的根據地。”

潘漢年連連點頭:“真了不起呀,你們的後勤工作搞得真不錯,在這麼複雜的情況下,後勤工作做了這麼多的大事,取得這麼大的成績,簡直是個奇跡。蔡虹同誌,你雖然不是在戰場上同敵人打仗,但是你的工作和打仗同樣重要,其複雜性,艱巨性,和危險性沒有區別。我作為一個地下工作者,後勤工作者,深有體會。”

“可是,首長。”蔡虹也道出了自己的委屈:“有些同誌說我和地主、資本家、國民黨打交道,甚至與日宼、汪偽人員打交道,是敵我不分,混淆了階級陣線;說我搞經濟工作,追求經濟利益,是資產階級思想意識。”

“怎麼能這樣說呢?”潘漢年十分生氣:“與地主、資本家打交道,甚至與敵人打交道,都是對敵鬥爭的需要,追求經濟利益就是追求革命利益呀!”

“我與敵人打交道,是發展革命事業的需要,我追求經濟利益,是壯大革命隊伍的需要。我從不追求個人利益。雖然我經手大量的錢財,但是我身無分文,全部用於革命事業。”蔡虹說。

“我想信你的為人,相信你對革命事業的忠誠。”

“首長,我這樣做下去,結果有沒有好處?黨和人民將怎麼看待我?我真是心中無底。因此,我還是想到前線去和敵人打仗,戰死疆場,也是一個清白之身。這些話,我在部隊領導麵前都沒有表露過,今天向首長一訴衷腸。”

“你不能這樣想,蔡虹同誌。我今天作為一個老黨員向你說,搞後勤工作也是革命工作的需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它本身是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與敵人打交道,鬥智鬥勇,沒有較高的革命覺悟、黨性原則和鬥爭藝術,是不能完成任務的。我黨正是有一批大智大勇的後勤工作者、敵後工作者,才保障我們革命隊伍的財力和物質的需要,才能保證了革命事業取得勝利。我們從事地下工作,出入魔窟,逢場作戲,其目無非是從敵人的眼皮底下索取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我本人就是這麼做的,你還有什麼想不通呢?黨和革命事業需要我們這樣做,需要我們這批人在特殊的環境下從事特殊的工作,這是神聖的事業,我們應該感到光榮和自豪。”

聽到潘漢年的一番教誨,蔡虹心裏敞亮多了,他說:“我是首長指導我走上革命的道路的,我聽首長的。”

潘漢年說:“這就對了,放心大膽地幹吧。黨和人民是了解你的。你下一步有什麼打算,要不要我的幫助?”

蔡虹說:“目前,我們想創辦幾個企業,一方麵是當地老百姓生活急需,另一方麵,也是我們開劈財源的需要。初步打算創辦肥皀廠、糖廠、紡織廠、被服廠、煙廠和兩個小煤礦。這次來上海,就是為了找幾個資本家到我們那裏投資辦廠,互利共贏。”

“好,我明天就請幾個思想進步、有經濟實力的民族資本家,他們是我的朋友,到時候你和他好好地談。”

“那太好了。

上海錦江飯店。潘漢年和被邀請的三位資本家坐在沙發上聊天。

蔡虹和楊鬆走了進來。

潘漢年指著蔡虹說:“我來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蔡虹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