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三闖中江(3 / 3)

“你們修理好的槍、炮是不是都運到軍械庫去?”蔡虹又問。

“是的,修好之後,打電話讓軍械庫派車來裝運。”

“軍械庫和軍械所是不是一個單位?”

“不是。兩個單位各管一段,都歸日軍第十八師團管,大隊長吉野領導。”

“軍械庫的車子多長時間來一次?”

“不一定,一般半個月到一個月之間。”

蔡虹點點頭。

陳國寶問打算怎麼行動。蔡虹說:“等你們準備好之後,我們設法到軍械庫搞汽車,然後到軍械所提貨。”

“這能行?”陳國寶很驚訝:“日本汽車可不好搞。軍械庫層層關卡,中國人連靠近都難。汽車進出,都由日本兵持槍護衛。”

蔡虹說:“這難不倒我們新四軍。”

會後,蔡虹和張雲潮在邊散步產,張雲潮彙報說:“上次禁煙禁毒遊行,學生在楊世才家查抄了一些財物,請示怎麼處理。”

“有什麼東西?”蔡虹問。

“除了一些煙土外,還有不少元寶,金條和古董。”

“數量多不多?”

“不少。這家夥是個大貪官。他還做著生意呐。”

“他做什麼生意?”

“和上海資本家潘文炳合夥在長江上做日貨生意,維持會長王正奎也有一份。”

“你怎麼知道的?”

“有一份做生意的合同。”

“合同,在什麼地方?”

“在我那裏。”

“拿出來給我看看。”

倆人來到張雲潮宿舍,張雲潮從抽屜裏把那份《合同》拿出來,遞給蔡虹。

蔡虹看了一看連聲說:“太好了,太好了!”問:“這份《合同》有誰看過?”

“《合同》是轉過幾個人的手。”張雲潮說:“但同學們沒有注意。包括我自己,對經濟方麵不熟悉,也沒把它當回事。”

蔡虹盯矚說:“這份《合同》你不能再讓任何人提起。對外一律保密。”

張雲潮感到奇怪:“我們還為他保密?”

“對,這太重要了,我們要用這份《合同》作為我們的護身符。”

“護身符?”

蔡虹說:“你想想,楊世才、王正奎和潘文炳做生意,不是做一般的生意。你知道,當前做什麼生意最賺錢?當然是軍用物資生意,如糧食、布匹,汽油,鋼材甚至是軍火。他們絕對不會做一般的生意,販賣軍用物資,倒賣軍火,日本人是嚴格禁止、堅決打擊的。因此,我們隻要了解到他們做哪些生意,抓住了他們的把柄,就能讓他們為我們服務,關鍵時刻就能派上用場。”

“蔡部長這樣一說,真使我們茅塞頓開。”

蔡虹吩咐:“你馬上派幾個地下工作者,順著這個線索摸下去,了解他們做生意的確切情況,然後告訴我。”

“是。”

回到軍械所,陳國寶、王福根他們積極行動起來,陳國寶每天在車間旁邊的小桌上整理資料。王福根不時過來和他商量。王福根問:“怎麼樣,圖紙、資料能搞到嗎?”

陳國寶說:“福田那家夥管得很嚴。我現在每次使用資料,就在腦子裏記一部分,然後寫在紙上。”

“這也是個辦法。”

陳小寶走過來說:“爹,我把無縫鋼管、銅皮放在那邊,到時候好搬。”

王福根問:“有辦法拆一台機床嗎?”

“看機會吧”。這時森增走過來,陳國寶說:“試一試運氣。”

森增越走越近,王福根離去。陳國寶暗地把機床的電線扯斷,然後包上膠布。他啟動機器,機器不轉了,他故意裝作不知所措的樣子。

森增見機器不動,過來詢問:“怎麼回事?”

陳國寶說:“太君,這機器有毛病了。”

“什麼,壞了?”森增看了一下,啟動開關,機床還是不動。

“這台機器需要檢修。”陳國寶說。

森增不懂機械,想了一想說:“你的,抓緊檢修。”

陳國寶裝作為難的樣子:“可是,修理機器,要報告福田先生,他不在家,這——。”

“那就等福田回來吧。”

陳國寶故意問:“福田先生到哪兒去了?”

“他到南京去了。”

“今天能回來嗎?”

“得有幾天。”

陳國寶裝作著急的樣子:“那怎麼辦哪?這幾天工人們就得停工,誤了事情可不是玩的。”

森增問:“你能拆下來修理嗎?”

“能是能,隻是福田太君——”

“福田回來我跟他說。”森增做了主。

“那麼好吧。”陳國寶開始拆卸機器。

森增離去。

王福根走過來高興地說:“這個機會抓得好。”

陳小寶前來幫忙,三個人忙起來。

在蔡虹的住處,張雲潮向蔡虹彙報:“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王正奎、楊世才他們確實在做著軍火生意,我們抓到了他的證據。”他從包裏抽出幾張紙:“看,這是交易記錄。我是通過內部的人抄來的。”

蔡虹說:“好啊,明天晚上我們登門拜訪,與楊世才談談。你把從楊世才家裏搜出來的財物放在一起,我將分文不少地還給他。再和他談條件。”

“談條件?”

“對,談條件。我們的目的是把軍械所裏的物資運出去,這要利用潘文炳的長江公司的船。潘文炳的船在長江裏航行,做著軍火、洋貨買賣,一定會有‘長江特別通行證’,隻有搭他的船才保險。這事沒有楊世才的幫助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