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Boar/Pig/Hog/Swine/Sow/Pigling/Piglet)的英文學名Suidae,中文又有別名豕、彘、豚、稀、玀、豬玀等,屬哺乳綱,豬科動物。豬在十二生肖中排名末位,稱之為“亥”。
豬的外形醜陋笨拙,肥頭大耳,放蕩不羈,邋裏邋遢,走起路來搖搖晃晃,目光看人閃閃爍爍,整日裏哼哼唧唧地叫,咕咕嚕嚕地吃,不拘小節之中流露出一點憨厚純樸,活脫脫一副大人不記小之過的“豬公元帥”模樣,讓人討厭讓人發笑。豬作為六畜之一,對人們是做出巨大貢獻的,至少中國人不會忘記它的功勞,不然《西遊記》裏也不會出現豬八戒這個角色。
一、豬的寓意
豬的模樣不討人喜歡,但在人類生活中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說,自從人類把野豬馴化為家豬以來,它一直陪伴著人類,為人類的生存、繁衍、生產、健康做出了諸多貢獻。豬與人類有著不解的緣,因此人類賦予它許多好好壞壞的寓意。在我國( China):豬(pig)分別寓意“吉祥(luck/auspiciousness)”,“圓滿(satisfac-tory)”,“財富(wealth)”,“福氣(good luck)”,“驅祟化吉
(evil-removing and luck-returning)”,“豐收吉慶(harvest andluck)”;“雄勁,男性力量(male strength)”。白豬(white pig)寓意“吉祥(luck/auspiciousness)”。豬玀( swine)分別寓意“笨蛋(fool)”,“下等人(inferior/hum-ble)”;“下流胚(an unprincipled person/an ungentlemanly per-SOIl)”。豬蹄(pig's trotter)寓意“朱提金榜(succeed in the government examination)”。在英、美(the Great Britain and America):豬( pig)分別寓意“貪食(glutton)”;“懶惰(laziness)”;“遲鈍(slow-wittedness)”;“固執(obstinacy/stubbornness)”;“肮髒( dirtiness)”,“下流胚(an unprincipled person/an ungentle-manly person)”。豬玀(swine)分別寓意“胖子(fatty)”;“蕩婦(a lustful wom-an)”;“告密者(informer)”;“警察( cop)”;“大男子主義者(male chauvinist)”;“種族主義分子( racist)”;“法西斯分子(fascist)”。母豬( sow)寓意“懶惰,邋遢,讒嘴的女人(a lazy, dirty and gluttonous woman)"。在蘇格蘭高地(the Highlands of Scotland):豬(pig)寓意“凶兆(bad luck)”。在西方( the West):公豬(boar)分別寓意“勇敢(courage)”,“無畏的戰士的形象(image of a fearless band of warriors)”。母豬( sow)分別寓意“繁殖(fertility)”;“母親女神(mother god-dess)”。在德國( Germany):豬(pig)分別寓意“好運(good fortune)”;“末獎或安慰獎(a'boo-by or consolation prize)”。在北歐神話中(Norsemythology):豬(pig)分別寓意“貪食(glutton)”;“懶惰(laziness)”;“淫欲(lust)”;“憂鬱(melancholy)”。
母豬( Syr)是女神Freya的綽號(the nickname of Freya, the goddess)。野豬(the wild boar)分別寓意“神聖(sacredness)”;“風暴( storm)”,“雷電(thunder)”。在日本(Japan):野豬( Boar)分別寓意“勇猛(brave and fierce)”,“剛強( staunch/unyielding)”;“平安生產(normaldelivery)”。在古埃及(ancient Egypt):豬(pig)寓意“天上女神娜特(Nut,goddess of the heavens)”。母豬和豬仔(sow and piglet)寓意“渴求懷孕女子的護身符(a-mulet for the lady hoping to be pregnant)”。在古馬耳他(Neolithic Malta):母豬( sow)寓意“繁殖(fertility)”,“多產(productiveness)”。在猶太教和伊斯蘭教(Judaism and Islam):豬(pig)寓意“最髒的動物(the dirtiest animal)”。在基督教(Christianity):豬(pig)分別寓意“無知(ignorance)”;“貪吃(voracious ap-petite)”。母豬( sow)寓意為“豬倌的保護神聖安東尼的化身(St. Antho-ny)”。在《聖經》( the Bible)申:豬(swine)分別寓意為“汙穢(dirt)”;“蠢陋(foolishness)”。野豬( boar)寓意“凶殘的敵人(fierce and brutal enemy)”;“不潔的野獸(unclean beast)”。豬肉( pork)寓意“可憎之物(hatefulthing)”。在太平洋美拉尼西亞群島上的一個小島國瓦努阿圖(Vanuatu):豬牙(pig's tooth)象征“財富(wealth)”,“繁榮(prosperity)”,“美好( elegance)”。
二、豬的漢語
我國農業社會裏,豬是六畜之一,可見其在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豬長得醜卻有用得很,是一種渾身都是寶的家畜:豬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肉,豬皮、豬毛、豬內髒、豬血,乃至豬糞等都各有所用,或作皮革,或作工業、醫藥的原料,或作農田肥料,真是“不可一日無此君”的。不但如此,豬還是中國文學作品的重要原形,比如《西遊記》裏的豬八戒便是一例。就連在漢語語言裏,許多時候都需要用“豬”字去比喻事物才能更加形象生動。
豬的長相醜陋,形象笨拙愚蠢,因此把此類人貶為“蠢豬”、“笨豬”。豬肥重愚鈍,所以人們用“豬頭三”來罵沒有頭腦、笨拙之人,而用“豬扶不上樹”比喻無可救藥之人,就似人們常說的“扶不起的阿鬥”,喻指對沒有誌向的人,投入再多的精力也沒用。漢語成語“狼奔豕突”、“豕突狼奔”,見清代傷時子《蒼鷹擊訴愁》日:“狗偷鼠竊盈州縣,狼奔豕突幹刑憲。”說的是像狼和豬那樣奔跑亂竄,莽撞蠻幹。故成語“狼奔豕突”用來形容壞人亂衝亂闖恣意破壞,或形容敵人倉皇逃跑的情景。豬好吃懶做,形象醜陋,令人厭惡,而狗則阿諛獻媚,討人喜歡,所以人們大多貶豬褒狗,因而用“豬欠狗債”來說明理所當然之事。我們會用“豬狗不如”來指責缺乏道德或沒有責任性的人或行為;用“豕交獸畜”來比喻受人之恩而不懂回報的人。“封豕長蛇”,封指大,亦即大豬和長蛇,用來比喻貪婪凶暴的人。而以“牧豬奴戲”來喻指“賭博”。豬的體大肉美,自然是老虎爭食之物,如若老虎得一肥豬,你還能從“虎口取豬”嗎?所以“向虎借豬”就是表示一種不可能之事,而“老虎借母豬”,就如“肉包子打狗”一樣,喻指有去無回,或有借無還的行為。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中有“一龍一豬”一語,後成為成語,意思是說人在幼小時並沒有巨大顯著的差別,但後來學問的深淺,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有不同,甚至會有天壤之別,也就有了“一龍一豬”的差別。
成語“遼東(之)豕”喻指少見多怪,指有些人似井底之蛙,卻自以為很了不起。據《後漢書朱浮傳》載,“伯通自伐,以為功高天下。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遼東豕也。”說的是漢代伯通攻打朱浮的時候,朱浮寫信給他,說:“你或許自以為了不得,那就見識短了。古時候遼東有一隻豬生了一隻白頭的小豬,遼東人士以為奇珍而將它獻給朝廷。後來到河東去了一趟,競發現當地的豬都是白頭的。今日你雖立了些小戰功,但與朝廷中其他人所獲之戰功相比,真與遼東的豬一樣了。”伯通也自覺羞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