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十數萬大軍開始忙活了起來,寬廣的平原之上,以各個部隊為基礎出現了集體的練兵景象。宇文成都、張正德、魏文通等等一些會水性的將領,率領著從九萬步兵中抽出了的四萬會水性的戰士,進行操練,推演著各個部隊間的協調性與配合的默契。
這一仗沒有任何花俏,隻有一個辦法強攻,利用宰殺狼群的辦法,將高雞泊的人一網打盡。什麼是宰殺狼群?這個就要說到突厥的狼群戰術,突厥崇拜狼,經常與狼接觸,摸索出一套狼群的遊擊技巧,每次劫掠襲擊或者是軍事行動,往往是數百人為一隊,每一隊都有一個狼頭,狼頭會安排各個騎士的任務,一旦進行行動,就必須嚴格執行襲殺目標,往往會出現多枝箭同時射中一個人的情況,這種戰術就是以多打少,一沾就走。被突厥人命名了一個好聽的戰術,叫做狼群戰術。
突厥曾經多次南下,用這種戰術使得中原的軍隊龜縮在城池不敢出來。不過後來在一些名將對突厥的狼群戰術研究了之後,創出了一種打法,叫做漫天撒網。這是依靠各部隊之間利用牛角號聲,進行聯係,將各部隊之間的配合默契發揮極致,一旦發現敵人蹤跡,就立即吹起號角,附近的部隊隨著號角聲趕來,進行的交錯絞殺,往往會出現幾支部隊追殺一支突厥騎士的現象。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很複雜,這需要戰場上的臨陣默契與配合。
喊殺聲飄蕩上空,初冬的季節北方是寒冷的,可是這些兵士都光著膀子,手持長刀盾牌,在進行揮砍抹劈、擋撞勾砸的基本技藝。
宇文成都也放棄了慣用的鳳翅鎦金鏜,改用一把戰斧。他精通十八般兵器,其中鏜的造詣最深,這戰斧對他來說也小菜一疊。鳳翅鎦金鏜適合騎戰,這步戰近戰,還是戰斧用得暢快,尤其再配上一個大盾,一開一合,攻守兼備。上古時期刑天舞幹戚的故事可是流傳了幾千年。
楊義臣站在高崗之上,舉目眺望熱火朝天的景象,滿意的點點頭,這四萬會水性的戰士,隻是先鋒箭頭,還剩下五萬也不能閑著,他的戰法極為簡單,利用四萬戰士開路,搶占一個島嶼,再用五萬人步步蠶食。
宇文閥的兩萬騎士,加上他的一萬重騎,在高雞泊封鎖,利用宇文閥的蒼鷹在天上布網,對逃到岸處的高雞泊兵馬進行截殺。
不過……
楊義臣眉頭皺起,船隻是個問題,他派人在高雞泊搜索船隻,竟然一個都沒有找到,看來高雞泊的這幫人已經將船隻控製住了。
需要造船呀。這造船就要有工匠,可是他帶來的工匠,都不是造船的料,隻能求助朝廷了。他已經將奏折派快馬送往東都,相信不會再為船隻發愁。
這一戰曠日持久,大部分的時間就會浪費在造船上。
看來還要等上一段時間。楊義臣低聲道:“也好,這段期間利用訓練,將各個部隊之間的配合熟練度加大。勝敗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