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發書二封,附與鄒巡簡將去。就便賞了胡鴻,致謝王少卿相吊之禮。各厚贈盤費,千叮萬囑,兩人受托而去。朱景先道是既有上司主張,又有舊役幫襯,必是停當得來的,合家日夜隻望好音不題。
且說鄒巡簡與胡鴻回去,到了川中。鄒巡簡將留尚書的書去至府中遞過。胡鴻也回複了王少卿的差使,就遞了舊茶馬朱景先謝帖,並書一封。王少卿遂問胡鴻這書內的詳細,胡鴻一一說了。王少卿留在心上,就分付胡鴻道:“你先去他家通此消息,教母子收拾打疊停當了,來稟著我。我早晚乘便周置他起身就路便是。”胡鴻領旨,竟到張家見了福娘,備述身被差遣、直到蘇州朱家作吊太夫人的事。福娘忙問:“朱公子及合家安否?”胡鴻道:“公子已故了五六年了。”張福娘大哭一場。又問公子身後事體,胡鴻道:“公子無嗣,朱爺終日煩惱,偶然說起娘子這邊有了兒子,娘子教他讀書,苦守不嫁。朱爺不信,遂問得鄒巡簡之言相同,十分歡喜,有兩封書,托這邊留製使與王少卿,要他每設法護送著娘子與小官人到蘇州。我方才見過少卿了,少卿叫我先來通知你母子,早晚有便,就要請你們動身也。”張福娘前番要跟回蘇州,是他本心,因不得自由,隻得強留在彼,又不肯嫁人,如此苦守。今見朱家要來接他,正是葉落歸根事務,心下豈不自喜?一麵謝了胡鴻報信,一麵對兒子說了,打點東歸,隻看王少卿發付。
王少卿因會著留製使,同提起朱景先托致遺孫之事,一齊道:“這是完全人家骨肉的美事,我輩當力任之。”適有蜀中進士馮震武要到臨安,有舟東下,其路必經蘇州。且舟中寬敞,盡可附人。王少卿知得,報與留製使,各發柬與馮進士說了。如此兩位大頭腦去說,那些小附舟之事,你道敢不依從麼?馮進士分付了船戶,將好艙口分別得內外的,收拾潔淨,專等朱家家小下船。留製使與王少卿各贈路費、茶果、銀兩,即著鄒巡簡、胡鴻兩人齎發張福娘母子動身,複著胡鴻防送到蘇州。張福娘隨別了自家家裏,同了八歲兒子寄兒,上在馮進士船上。馮進士曉得是縉紳家屬,又是製使、茶馬使所托,加意照管,自不必說。一路進發,尚未得到。
這邊朱景先家裏,日日盼望消息,真同大旱望雨。一日,遇著朝廷南郊禮成,大齎恩典,侍從官員當蔭一子,無子即孫。朱景先待報有子孫來,目前實是沒有;待說沒有來,已著人四川勾當去了。雖是未到,不是無指望的。難道虛了恩典不成?心裏計較道:“寧可先報了名字去,他日可把人來補蔭。”主意已定,隻要取下一個名字,就好填了。想一想道:“還是取一個甚麼名字好?”
有恩須齎子和孫,爭奈庭前未有人!
萬裏已迎遺腹孽,先將名諱報金門。
朱景先輾轉了一夜,未得佳名。次早心下猛然道:“蜀中張氏之子,果收拾回來,此乃是數年絕望之後從天降下來的,豈非天賜?《詩》雲:‘天錫公純嘏。’取名天錫,既含蓄天幸得來的意思,又覺字義古雅,甚妙,甚妙!”遂把“有孫朱天錫”填在冊子上,報到儀部去。準了恩蔭,隻等蜀中人來頂補。
不多幾時,忽然胡鴻複來叩見,將了留尚書、王少卿兩封回書來稟道:“事已停當,兩位爺給發盤纏,張小娘子與小公子多在馮進士船上附來,已到河下了。”朱景先大喜,正要著人出迎,隻見馮進士先將帖來進拜。景先接見馮進士,訴出留、王二大人相托,順帶令孫母子在船上來,幸得安穩,已到府前說話。朱景先稱謝不盡,答拜了馮進士,就接取張福娘母子上來。
張福娘領了兒子寄兒,見了翁姑與範氏大娘。感起了舊事,全家哭做了一團。又教寄兒逐位拜見過,又合家歡喜。朱景先問張福娘道:
“孫兒可叫得甚麼名字?”福娘道:“乳名叫得寄兒。兩年之前,送入學堂從師,那先生取名天錫。”朱景先大驚道:“我因儀部索取恩蔭之名,你每未來到,想了一夜,才取這兩個字,預先填在冊子上送去。豈知你每萬裏之外,兩年之前,已取下這兩個字作名了?可見天數有定若此,真為奇怪之事!”合家歎異。
那朱景先忽然得孫,直在四川去認將來,已此是新聞了。又兩處取名,適然相同,走進門來,隻消補蔭,更為可駭。傳將開去,遂為奇談。
後來朱天錫襲了恩蔭,官位大顯,張福娘亦受封章。這是他守貞教子之報。有詩為證:
娶妾先妻亦偶然,豈知棄妾更心堅?
歸來萬裏由前定,善念陰中必保全!
【注釋】
宣和:宋徽宗趙佶年號(1119—1125)。
睢陽:秦置縣,唐代改為宋城。宋代為應天府屬縣,金複為睢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縣南。
姥姥:這裏是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滁州:宋代淮南東路屬縣,今安徽滁縣。法曹掾:管理司法的官吏。
讖兆:預兆。
魘樣:也作“魘陽”。用符咒或其他迷信手法消解災殃,或致災禍於人。
內相:宦官。
土宜:土特產。
宣和庚子:即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
兵部侍郎:中央兵部的副長官,與兵部尚書同為堂官。
數:即“定數”。宿命論認為人世的禍福皆由天命或某種不可知的力量所決定,因稱作“定數”。
淳熙丙申: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
茶馬司:宋代在成都置榷茶、買馬司。其後改稱都大提舉茶馬司。設提舉官,掌管用川茶與少數民族貿易馬匹。
反經行權:違背常道,自行作主。
健捕:精幹的捕快。
於歸:出嫁。《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室宜家。”朱熹集傳:“婦人謂嫁曰歸。”
吉禮:婚禮。
駢枝:比喻多餘無用的東西。
連理:比喻恩愛夫妻。
僭越:超越本分行事。
滲滲瀨瀨:形容露出使人可怕的樣子。
劍析延津:這裏比喻因緣暫時分離。劍析延津的故事,指西晉張華與雷煥在豐城掘得一對寶劍,後雷煥之子雷華帶劍過延津渡口時二劍化龍複合飛去。
珠還合浦:指東漢合浦郡太守孟嚐革除前任官員弊政,遷離的明珠又還歸當地,比喻人去複還或失物複得。
張主:作主。
把似:假如。
四不拗六:指少數人拗不過多數。
撇強:強拗,固執。
仳離:指被遺棄。
翁姑:公公和婆婆。
庚子: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庚子。
“不孝”句: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乙巳: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乙巳。
丁了母憂:守母親喪。
首尾:關係。本卷另一文中的“況此女是小人的首尾”,則指“一手經辦的事”。
賻儀:贈送錢財以助人治喪。
巡簡:即巡檢。宋時掌訓練甲兵,巡邏州邑,職權頗重,後受所在縣令節製。
趁錢:賺錢,掙錢。
嗣續:子孫繁衍,世代繼承。《國語·晉語四》:“嗣續其祖,如穀之滋。”韋昭注:“言子孫將繼續其先祖,如穀之蕃滋。”
打跌:頓足:形容十分激動。
著落:安排。
製置使:為一路至數路地區統兵大員。掌經畫邊防軍務事。
曲護:盡心保護。
不祿:死的諱稱。這裏指朱景先子遜早死。
舊胥:舊日的胥吏、部下。獲雄:得子。
相吊:互相慰問。
大頭腦:指有權勢的人物。
齎發:打發。
南郊禮: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禮。
齎:賞賜。
補蔭:即“蔭補”,指因祖先功勳而補官。
金門:即漢宮金馬門。後用來指宮廷。
《詩》:即《詩經》,所引“天賜公純嘏”出自《魯頌·宮》。純嘏,指大福。
儀部:即禮部,掌禮儀、祭享、貢舉等事。
恩蔭:遇朝廷慶典,官員子孫承恩入國子監讀書並入仕。
封章:這裏指封蔭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