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簡介”
比爾·蓋茨,全名威廉·亨利·蓋茨,美國微軟公司的董事長。他與保羅·艾倫一起創建了微軟公司,曾任微軟CEO和首席軟件設計師,並持有公司超過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1995—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比爾·蓋茨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軟公司,並把580億美元個人財產盡數捐到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2012年3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發布,比爾蓋茨以610億美元位列第二。
叛逆的少年
比爾·蓋茨的父親老蓋茨是“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聯席董事長,還是名律師、非營利組織誌願者、3個孩子的父親。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專訪中,老蓋茨首次對外講述自己和兒子的故事。
一貫低調的老蓋茨從不誇耀自己在兒子成功道路上扮演的角色。他在2005年一次慈善組織領導人會議演說中說:“作為一個父親,我從未想過那個在我住所裏長大、吃我的食物、用我的名字、還愛頂嘴的小子有一天會成為我的老板。但這確實發生了。”
實際上,改變蓋茨這個“問題少年”人生軌跡的人正是老蓋茨。老蓋茨和妻子瑪麗育有3個孩子:大女兒克麗絲蒂、兒子蓋茨和小女兒莉比。蓋茨從小就表現出極高的學習興趣和天賦,小小年紀就通讀《世界大百科全書》。為鼓勵他閱讀,老蓋茨夫婦在這方麵毫不吝嗇,隻要是他想看的書,一律買下。
到11歲時,蓋茨開始向父母拋出千奇百怪的問題,為難他們。在老蓋茨看來,“這挺有意思,相當不錯”,卻給母親瑪麗帶來困擾。另外,步入青春期的蓋茨試圖擺脫母親的控製,對保持房間整潔、準時吃飯、別咬鉛筆頭等要求產生抵觸情緒,母子之間時常發生爭執。
“他那時很招人煩。”妹妹莉比回憶說。老蓋茨在采訪中也承認,11歲後的蓋茨成了讓家長頭疼的孩子。
母子矛盾在蓋茨12歲的一天達到了頂峰。蓋茨在餐桌上對著母親粗魯地大喊大叫,言辭充滿譏諷和孩子氣的自以為是。一向冷靜的矛盾調停者老蓋茨終於怒了,端起一杯涼水,潑到兒子臉上。喊叫停止了,回過神來的蓋茨突然對父親說:“謝謝淋浴。”
蓋茨一家對這次“潑水事件”記憶深刻,它不僅成為蓋茨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讓“憤青”一夜之間變得成熟,也改變了老蓋茨對子女教育的看法。
給予獨立,天馬行空
在孩子們眼中,以律師為業的老蓋茨在家也保持嚴謹、冷靜,不易親近。“他回到家裏,坐下休息,然後吃晚餐。從來沒有發生過‘給我一個擁抱’之類的場景。”克麗絲蒂回憶說,但蓋茨頂撞母親的行為讓他嚴重“失控”。這件事後,老蓋茨夫婦帶兒子接受心理谘詢。蓋茨告訴心理醫生:“我想與父母爭奪控製權。”醫生於是建議老蓋茨夫婦,他們的兒子蓋茨有很強的控製欲並且將最終會贏得這場爭取獨立的“戰爭”,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讓他獨立,去闖奪屬於自己的天空。
老蓋茨夫婦最終接受醫生的建議。考慮到私立學校能給孩子更多自由發展空間,他們替蓋茨在一所私立中學報了名。正是在這所學校裏,蓋茨結識了改變他一生的重要“夥伴”——電腦。
這時蓋茨13歲,他享有絕大多數同齡人享受不到的自由。父母允許他晚上獨自去華盛頓大學用電腦,在假期四處旅遊、打工。他曾在華盛頓州首府奧林匹亞當州議會服務生,在首都華盛頓當過國會服務生。高中時,他還休學一段時間,跑到華盛頓州南部的一座發電廠做電腦程序設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