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要學會以退為進的處世之道(2 / 2)

富士通公司的決策者們難道瘋了嗎?當然不是,他們采取的是“以退為進”的策略。

因為經過周密調查,他們得知,日本政府建設省早已發出通知,要求包括東京在內的全國11個大城市都要對市政各種管線數據實現計算機管理,為此都需要繪製這樣便於電子計算機控製的示意圖,廣島隻是首先實施罷了。而且這一計劃分為兩步進行:第一步繪製示意圖,第二步安裝電子計算機。

富士通公司是為得到第二步工程做準備,因為得到了繪製示意圖的權利,也就等於拿到了訂購電子計算機的訂單。

富士通公司中標以後事態的發展,基本上也是按照其預先設想進行的,電子計算機的銷售額使他們獲得了很大的利潤。

以1日元的標價中標,一般人看來這是傻瓜才幹的賠錢買賣,誰知道他們另有謀算,其中大有深意。

對於任何事情,一味地爭強好勝是不可取的。適時地作出一些讓步,既不是無原則的屈服,更不是軟弱的退卻,它是在充分了解對手的情況下作出的明智選擇。

讓步的目的是為了進步,它可以為下一個目標做準備,也可以尋找機會借對方的力量,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費城舉行的一次憲法討論會上,讚成派和反對派雙方討論得相當激烈。由於出席者中有著人種、宗教信仰等方麵的差異,會議充滿了火藥味,彌漫著互不信任的氣息。出席者的言辭都非常尖銳,甚至還出現了人身攻擊。

會議談判即將破裂,在這個時候,持讚成意見的富蘭克林適時地站了出來,他不慌不忙地對人們說:“事實上,我對這個憲法也並非完全讚成。”此話一出,會議紛亂的情形立刻停止了,反對派人士都用懷疑的目光看著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停了一會兒,繼續說道:“對這個憲法,我並沒有信心,出席本次會議的各位代表,也許對於細則還有些異議,不瞞各位,我此時也和你們一樣,對這個憲法是否公正抱有懷疑的態度,我就是在這種心境下來簽署憲法的……”

經富蘭克林這麼一說,反對派激動、懷疑的心情終於平靜下來,經過討論,爭取,美國的憲法終於順利通過。

富蘭克林用以退為進的方法使反對派與支持派的意見達成了一致。

對於一件事情,如果一味地強調好的一麵,對方對你所說的話,可能會存有不信任的潛在心理。采取以退為進的方法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富蘭克林就是采取了這個技巧,先說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話,看似是在退步,但卻使對方產生了信任感,最後順勢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時往後退一步、兩步或三步,都不失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以退為進,由低到高,這是自我表現的一種藝術。能屈能伸,能上能下,才是職場成功的一種策略。比如跳高,如果離跳高架很近,想一下子就跳過去並不容易;如果後退幾步,再加大衝力,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年輕人應學會以退為進的處世之道。如果遇到困難或不利因素不知後退一步,迂回解決,而是一味向前,奮力相爭,其結果反而會使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加不利。有時候,放棄一顆樹,就會得到一片林;放棄一杯水,就會得到一桶水;放棄一個小機會,就會獲得更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