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要有全神貫注做事的定力(1 / 2)

凡天下成大事者,無不是專一而行,專心而攻,專心致誌的。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腦力也有限。德國學者約瑟夫·狄慈說過,如果一個人不把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一件事上,他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

當陽光散落在我們身上時,我們隻會感到溫暖;而當它通過聚光鏡迎麵射來時,卻變得犀利而不可正視。一個用心不專的人往往一事無成,而當一個人把他所有的精力凝聚於一點時,他會成為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刃,戰無不勝。

《聖經》上說,無論你在做什麼,你都要竭盡全力。當你在一生或一段時間內選擇一兩個目標時,就應該把所有時間、精力、腦力全用上。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個階段專心做一件事,完成既定目標以後再設定一個新目標。

歌德說:“一個人不能同時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會丟掉那匹。聰明的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事情都置之度外,隻專心致誌於一個目標。”一個人隻要專心做一件事,全身心投入,積極完成它,永遠不會感到精疲力盡,不把自己的思路轉到別的事情上去,專心於手頭的事,就是效率和成功的保證。

用心不專是一個人生活中的大忌。在你的身邊肯定有許多人,你仔細想過沒有,他們為什麼會學無專長、碌碌無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許多人的突出缺點就是難以專心致誌。他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竭盡全力,於是就像鑿井,他們花了許多時間和精力鑿了許多淺井,卻不會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所以,他們最終喝不到甘甜的井水。

有一個很有名望的主教正在花園中虔誠地禱告。此時,一名心慌意亂的侍女跑過來,焦急地尋找她丟失的孩子。

由於心情急切,她並沒有注意到跪在那裏祈禱的主教,結果在他身上絆了一跤後,半句道歉的話也未說,就往前走了。

主教經她一踩,心中頗為惱怒。就在他祈禱完時,侍女找到了孩子,高高興興地走回來。一看到主教滿麵怒容地站在那裏,她吃了一驚,也大為惶恐。

主教生氣地說:“你可不可以解釋一下剛才的行為?”

侍女回答說:“對不起,主教,我剛才一心惦念著孩子的安危,所以沒有注意到您在那裏。當時,您不是正在祈禱嗎?您所祈禱的對象,不是比我的孩子還要珍貴千萬倍嗎?您怎麼還會注意到我呢?”

主教羞愧,低頭不語。

許多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做到專心。用心不專是一個人生活的大忌:一事無成常常就是用心不專的惡果。

清代大將胡林翼說:“凡辦事皆須神情貫注。若心有二用,則不能有成。”簡單的話是否提醒了你,你做事夠不夠專注?一個專注的人,必然不易被周圍的事物所分心。一個下定決心的人,必定也是一個在各方麵都成功的人。

馬克·吐溫是舉世皆知的美國著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滲透著作家智慧的光芒,他的人生無疑是成功的。

但馬克·吐溫也曾經有過失意,當他看見出版商們由於出版發行了大量他的作品而賺了大錢時,他的心中很不平衡,心裏總是想,為什麼將自己的作品交給別人,讓別人去賺錢,這些錢我也可以賺。於是,他便開辦了一家出版公司,當他涉足出版業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商業與創作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不久,他的公司便身陷困境,倒閉關門,接踵而來的則是債務危機,這筆債務直到1898年才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