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過分地表現自己,刻意地突出自己,這樣很可能會被別人孤立。
莊子曾經提出“意怠”哲學觀點,說的是東海有一個名叫“意怠”的鳥,這種鳥非常柔弱,別的鳥飛它也跟著飛,傍晚歸巢它也跟著隊伍,前進時不爭先,後退時不落伍,吃東西時不搶食,從不脫離隊伍,因此很少受到同類的威脅。
從表麵看來“意怠”的生存方式太保守,但這種做法卻大有可取之處,在行動上不前不後,保持中庸,在社會生活中就不會成為被打擊的“出頭鳥”。
凡事不張揚,不莽撞,不肆意妄為,才是走向成功的正確之道。
商代末期,商紂王通宵喝酒而忘記了當時是什麼日子,問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派人去問箕子,箕子也說不知。從人不可思議,問他為什麼,箕子對他的從人說:“身為一國之君,而讓一國的人們都忘記了月日,國家就很危險了。一國的人都不知道,而隻有我一個人知道,我也就很危險了。”於是,他的從人回話說箕子喝醉了酒,也記不清是什麼日子了。
有時候故意“裝傻”,既能有效地保護自己,又能從容地度過危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聰明之舉。巧妙地收斂自己的個性是一種處世之道,也是一種成功之道。為人處世切忌得勢恃才自傲,得理不知饒人,鋒芒畢露必遭嫉恨,語言尖刻容易樹敵。
一個人個性過強、盛氣淩人,他必然會在處世上遭遇挫折、摔大跟頭。
漢獻帝建安初年,曹操考慮派一個使者到荊州勸說荊州牧劉表投降,孔融推薦很有才能的禰衡出任使者。曹操派人把禰衡請了來。禰衡來後,按慣例行了禮,曹操給禰衡安排座位。禰衡仰頭向天,說:“天地雖然這樣寬闊,為什麼眼前連一個像樣的人都沒有呢?”曹操說:“我手下有幾十位能人,都是當代英雄,憑什麼說沒有人呢?”
禰衡笑了一聲:“那就說給我聽聽吧!”曹操說: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見識高遠,張遼、許褚、樂進、李典勇猛無敵。夏侯亭是天下的奇才,曹子孝是世上的福將。這怎能說沒有人呢?
禰衡大笑道:閣下全講錯了,這些人我都認識。荀彧可使吊喪問疾;荀攸隻能看墳墓;程昱僅能開開門;郭嘉倒還可以讀幾篇辭賦;張遼在戰場上隻配打打鼓,敲敲鑼;許褚也許能放放牛,牧牧馬;樂進和李典當個傳令兵勉強湊合;夏侯停是一個僅能保全性命的將軍;曹子孝被人稱為隻知道要錢的太守。其餘都是飯袋、酒桶而已!
這時,張遼在旁邊,聽到禰衡這樣狂妄,公開侮辱大家,氣得抽出寶劍要砍,被曹操止住。張遼不解地問曹操:“這個家夥講話這般放肆,為什麼不讓我殺他?”
曹操笑笑說:“這個人在外麵有點虛名,我今天殺了他,人家就會議論我容不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