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賢德婦失歲得糠(2 / 2)

一日,有量因要硯水,不見妻子,自己到廚房來取,望見妻子手捧一碗黃飯,在那裏吃,見他來,忙將碗向鍋底下一藏。

有量看在眼裏,隻作不知,心內想道:"他吃得是什麼東西?見我來就藏起,難道這等艱難,家中有米不成!料來不過是?

子飯,這些東西是你辛苦上掙來的,原該你多受用些,你吃些罷了,何必瞞藏。"又轉一念道:"他素常不是這樣人,怎今日做些形狀,全不像他做的事。"一頭取水,一頭心上不快,不覺失手將個水壺跌於地下打的粉碎。有量連聲叫道:"可惜,可惜!"海氏看見,恐丈夫煩惱,直來勸道:"物數當然,何必介意,我梳盒中有個油碟兒,倒也雅致,堪為水池,你拿去盛水,我另尋個粗碟兒用罷。"有量正欲設法他進去,便乘機答道:"正好你去拿來與我擦洗幹淨。"海氏遂欣然去取。有量待妻轉身,就急急往鍋底取出那碗飯來一看,原來是一碗濕糠,好不傷心可憐,不覺失聲大哭。海氏拿著碟子正走,忽聽得丈夫哭聲,急忙跑來,見丈夫識破,反嚇得沒做理會。有量見妻子一發疼痛傷心,向前摟抱痛哭,海氏亦放聲哭泣。有量哭道:"我一向睡在鼓裏,若非今日看見,怎知你這般苦楚。"因又取起糠來一看,淚如湧泉道:"你看這樣東西,怎麼下得喉嚨,好痛心也。"說罷,又哭。海氏含淚苦勸方止。自此每食有量決要妻子同吃,再不肯相離。

看看日窘一日,甚至兩日不能一餐,海氏與丈夫算計道:"隻此苦挨不是長法,若再束手,兩人必然餓死。我有一堂叔,在鬆江府為守備,還有一侄海水潮,在江陰為營兵,不知那一路近些,同你去投奔他,再作區處。"有量道:"畢竟是守備來路大些,莫管遠近,還是到鬆江去罷。"二人計議已定,將住房權典出數金做盤費,夫婦二人一同登舟,一路無辭。

及到鬆江,誰知海守備已調官別省,二人進退兩難,好不煩惱。海氏道:"不得了,加船家些銀子,再往江陰去罷。"有量點首,即日開船,不數日又到江陰。有量入城訪問,果然一問就著。夫婦二人同至海永潮家中,隻見四璧蕭然,亦甚寒冷。永潮情意甚好,隻是手底空乏,不能周濟,每每竭力支撐,僅僅隻夠完一日食用,到後來連一日食用也還忙不來。海氏夫妻見如此光景,自不過意,那裏還坐得住,隻得告辭回去。永潮意欲再留他住幾天,又因自己艱難,力不能敷,遂向朋友處借了數金贈他道:"本欲扳留姑娘、姑夫住住,隻因家中涼薄,恐反見慢,轉又得罪,些須菲意,權奉為路資,容另日再來相迎,一並為情罷。"二人收訖,再三致謝而別。

行至常州,舟人因本處封船,死不肯去。二人沒法,隻得登岸換舟,那裏有半隻船影?尋上一日,才尋得一隻,瓢大的破船,開口要八兩鬆紋,方才肯去,把有量嚇得縮頸伸舌而回。

與海氏商議道:"目今船價甚貴,那有許多銀子雇船,況徐州米珠薪貴之時,你我縱然到家,也難過活。且喜此處米糧柴草還賤,不若在此權住兩月,再圖計不遲。"夫妻二人左右商量,再沒法處,遂賃一間小小茅屋住下。正是: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時難。

海氏見房屋淺小不能藏身,又恐出頭露麵,招惹是非,每日隻是閉門而坐,深為斂藏。然開門閉戶,拿長接短,怎麼掩藏得許多。一日,有量從外回來,海氏正開門放丈夫進內,隻見一個人賊頭鼠腦的站在對門,把一雙眼一直望著門裏。海氏看見有人,慌忙將門掩上。轉身忽見丈夫麵有醉容,笑問道:"恭喜今日小狗兒跌在毛缸裏,開開尿運,你在那裏吃酒來?酒錢出在何處?"有量喜得一聲笑,手舞足蹈,說出這個緣故來。有分教:隻因一席酒,做了離恨杯。

不知有何吉凶,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