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負俠氣拔刀還敕(2 / 2)

再說雲裏手回家,對母親說知,傅氏埋怨道:"你雖救得一個人,倒殺了兩個人的性命,豈不傷陰德。以後出個不要行凶,將斧子與我,不許你帶出去。"雲裏手是個孝順人,依母言語,將斧頭遞與母親道:"謹遵母言,但斧柄上有孩兒名字,記號在上,切不可借出門。"傅氏點頭收好。到日中,〔馬快手〕親自登門拜謝,又送禮物,自此時常往來,倒做了生死之交,不在話下。

過了幾天,雲裏手聞城外天水庵和尚極富,就去探他。約有二鼓,就去庵裏,卻見幾個禿驢與一起強盜分贓,遂悄悄伏在神櫃上,看他分多分少。及分到一個皮匣,那些強盜笑道:"你看那官兒的詔敕,都是我們取來,教他連官也做不成。"內中一個和尚劈手搶過道:"管他娘屁事,且拿與我包包銀子。"就拿來將銀包好。少刻分完,遂各散去。這些和尚將物件藏好,俱各安寢。那雲裏手看期輕輕連囊取去,待城門一開,忙忙至家,同母親打開檢看。黃白累累;又開一包,那張詔敕還好好卷在外麵。展開一看,卻是欽差頷詔禦史黃嘉朔。因笑對母親道:"這官兒失去物件還不打緊,失了這本東西,連身家性命也不可保,此時不知怎樣尋死呢。"傅氏道:"既如此,我們要他也沒用處,何不送還他做件好事,也可折你的罪過。"雲裏手道:"我做這事,怎好出頭,萬一惹到自己身上,禍事非小。且這官兒不知在那個地方,叫我那裏去尋他。"母子商議不妥,也就丟開。

到第三日,雲裏手有事出城,忽見馬快手在一隻大船上與人說話。雲裏手就住腳守他,半日才回。雲裏手叫道:"馬大爺何事在此?"馬快手道:"再莫講起,連日為飲差黃禦史在烏泥崗被劫,縣裏著我緝拿,每日一比,甚是緊急。"雲裏手道:"那隻大船,就是黃禦史的麼?"馬快手道:"正是。賢弟也放在心上訪訪,若訪著時,大家討個喜封兒買酒吃。"雲裏手含糊答應,兩下各別。雲裏手一路回來,暗自躊躇道:"我要將那話兒送去,又恐惹禍來,若不送去,他們就拿到強盜也是枉然。"心中左思右想,倒弄得進退兩難,悶悶回家,想了一夜,不能決斷。次日,忽想道:"若不送還他,黃宅一家性命,就是我斷送了,況我一團好意送去,他難道反難為我不成!就是他沒有仁心,自有天理,如應相士之言,隻當餓死,還留個美名在世上。若待他緝訪敗露時,不但他不見情,我就拂理不清,倒弄在渾水裏,豈不是個必死無疑?"遂決意送還。

才細對母親說知,傅氏甚喜。

雲裏手即去尋馬快手,挽他同去。那裏尋的著,隻得獨自出城,來到大船遂問道:"這船可是黃欽差老爺的麼?"早有一個管家應聲問道:"你是那裏來的,有何話說?"雲裏手道:"我有一件要緊事,要見老爺,求為通報。"那管官果然稟知,就帶進中堂。雲裏手跪道:"老爺可是諱嘉朔麼?"黃公見他問名,知有緣故,忙扯他起來,道:"學生就是,你是那裏差來?"雲裏手道:"乞去從人,有話稟上。"黃公將家人叱退,雲裏手從懷中取出送上道:"這可是老爺的麼?"黃公看見大喜道:"你從那裏得來?"雲裏手遂將自己名姓,與天水庵得詔之由細說。黃公喜道:"原來是位義士,一發難得。"忙與他施禮坐談。馬快手來至,見雲裏手與黃公坐談,不解其故,雲裏手迎出道:"馬大爺,你在何處來?"馬快手道:"我為黃公的事,今日方略略有些影,特來報知。"因對黃公道:"今日偶過天水庵吃煙,尋紙點火,在牆洞扯出半張破紙,卻是半截封條,寫著’禦史黃’三字。未知可是老爺的物?特來求老爺龍眼一認。"黃公看了道:"這封條果是本衙的,可見雲義士不欺我也。"馬快手詢知其故,大驚大喜,就要雲裏手去做眼拿人。雲裏手不肯道:"我隻為黃公一家性命,故冒利害而來,若因此同做眼拿人,決不敢從命。"馬快手見雲裏手不從,亦不敢強他。

再說黃公得回了詔敕,不勝欣喜,忽想起財物,要遣馬快手緝盜究追。雲裏手乃勸道:"老爺失盜,獨詔敕惟重,今既得回,其餘物何足要緊。若欲緝盜再追,恐真賊不獲,移累無幹之人,這豈不又是小的之罪過,反為不美,求老爺垂仁罷卻,免再緝追為是。"未知黃公肯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