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說來荒唐。百子庵執事的老尼姑靜軒大師這天正在蒲團上打坐,突然間六神不定,恍惚中隻見一個癩頭和尚向她走來,一手執缽一手拿著佛塵,向她討要甘霖。靜軒老尼起身,手托淨瓶向和尚缽內倒進幾滴霜露,癩頭和尚也不道謝,出門飄然而去。靜軒微啟雙目,隻見菩薩在蓮座上向她頻頻點頭。靜軒心有靈犀,出門追和尚而去

石板鋪成的小路,路兩邊掩映著翠柏蒼鬆。眼見得癩頭和尚在前邊走,靜軒怎麼追也追不上。突然腳下枯藤一絆,靜軒就勢倒在路旁,看見不遠處,一顆古樹下,十幾條蟒蛇圍成一個圓圈,圓圈中間,一塊錦緞包裹著一個蠕動著的嬰孩。

那些蟒蛇一見靜軒走近,紛紛離開,鑽進草叢中不見了。靜軒尼姑把孩子抱起,看那孩子身上裹著的錦緞絕非一般人家所有,脖子上掛著半塊玉墜,玉墜上雕刻著龍的圖騰。那孩子見靜軒抱他,咧嘴笑了,拋出一股長長的尿繩。

靜軒老尼抱著孩子,恍惚間若有所思,眼角竟然湧出了淚珠。這時,癩頭和尚飄然而至,將缽內的霜露盡灑在孩子的額頭,用佛塵在孩子的身上拂了幾下,然後駕祥雲遠去……靜軒大師揉著發澀的眼睛從臥榻上坐起來,原來是南柯一夢。

靜軒大師睡不住了,穿上皂衣下了禪床來到院子內。天尚早,啟明星高掛,東方吐白,打更的小尼姑身子靠在一顆樹上正打瞌睡。突然間山門外傳來了嬰兒的哭聲。靜軒大師內心驚詫,忙叫醒小尼姑,開了山門,隻見山門外的石階上,一隻老母狼橫臥著,一個嬰孩正爬在老狼的肚子底下吃奶。小尼姑嚇得躲在靜軒老尼的身後直打哆嗦。那老狼一見有人,站起來抖了抖身子,不緊不慢地走了,隔老遠,老狼回過頭來,看一老一少兩個尼姑把孩子抱起,走進庵內,這才放心地離去。

靜軒大師細看那孩子,內心更加吃驚,原來孩子身上裹著的錦緞和脖子上掛著的玉墜竟然跟她夢中所見的一模一樣!

靜軒大師不敢怠慢,指揮小尼姑給嬰孩沐浴,換上幹淨尿布,精心喂養。

百子庵裏供著菩薩,掌管天下人家祈兒求女之事。山路上的石頭已經被信男善女們用腳板磨平,蒼鬆翠柏的掩映下,香煙嫋嫋,木魚聲聲,日積月累,香客們的香灰填滿了山門前的壕溝。傳說遠古年間,一對夫妻用黃土捏人,捏一個活一個,後世人就把那對用黃土捏人的神仙供奉,男的叫做伏羲,女的就叫女媧。以後伏羲被玉皇大帝另有委任,女媧就單獨支撐起了延續人間煙火的重擔,於是乎,娘娘廟就應運而生。傳說有人把娘娘廟裏的長明燈偷回家吃了,懷孕十月,生下一子,於是到娘娘廟裏偷燈的風俗一直延續至今。又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們又將女媧尊稱為菩薩,尼姑庵裏菩薩端坐蓮台,心安理得地接受著人們的供奉。

混沌初開的歲月,我爬在老屋的土炕上,一雙小手支著下巴,聽老奶奶講述遠古的傳說。老奶奶常常把觀音菩薩和女媧混為一談。所以我也就認為菩薩跟女媧是同一路神仙。

咱不管百子庵裏供奉著的女神仙究竟是菩薩還是女媧,反正這位神仙專管延續人間煙火,有求必應,一般前來祈兒求女的人家都不會空手而歸。到百子庵裏求神也得選好日子,一般初一、十五香火特別旺盛。蓮座上的菩薩總是給人一副笑臉,高深莫測,讓人敬畏。

菩薩的前邊有一座燈珊,燈珊上一字兒擺著上百盞用蕎麵捏成的麻油燈,專供前來祈兒求女的信徒們去“偷”。說是“偷”燈,實際上是明拿,一般偷燈的有兩類人,一是新婚的丈夫替自己的媳婦偷燈,切盼媳婦早生貴子。二是婆婆替兒子媳婦偷燈,祈求觀音菩薩給她賞賜一個孫子。第一次去偷燈什麼都不用拿,丈夫或者是婆婆隻要在菩薩麵前磕個頭,然後默許隻要媳婦生下娃,一定給神仙還願,站起來從燈珊上拿一盞燈就走,路上不管誰問你都不能回話,也不能回頭。不論是丈夫或者是婆婆偷回來的燈,媳婦都會用雙手接過,奉若神明,非常虔誠地吃下,不久,新媳婦的肚皮就鼓起來了。古往今來,人們都說,觀音菩薩真靈。

媳婦生下孩子後,無論是男是女,都要給菩薩還願。一般人們都把還願的日子選在孩子滿月這天,婆婆蒸好兩大盤花貢(麵捏的花饃),由丈夫用扁擔挑著在前邊走,花貢必須在盤子裏擺開,一路走一路讓人看,有炫耀之意。媳婦頭頂一塊花頭巾,抱著孩子,由婆婆攙著跟在丈夫後頭,沿路不斷有人問:媳婦生了個啥娃?一般生了兒子的都會趾高氣揚地說:是個公子哥!生了丫頭的則顯得底氣不足:是個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