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洞天仙境十一(2 / 2)

葉真道“沒什麼,看書看累了。”

丁典深以為然的道“對,看書是挺累的,耗精神,傷元氣,你還是少看點好。”著還打了個哈欠,看他的樣子是還沒有睡夠。

葉真笑道“好,我就聽大哥,今就不看了,走,我們出去透透氣。”

丁典聞言頓時來了精神,連聲好,隨即是急不可待就拉著葉真出了書房。

等他們走後,崔大石就出現在了書房裏,葉真看的那本《玄脈論》還在書桌上,拿起這本書,崔大石隨便翻看了幾下,繼而就將書放入書架,他的神情還是那麼平靜,在書房裏待了很久,他才離開,自然和來時一樣,就那麼沒了,他真是很奇怪,在自己家裏還喜歡搞個來去無影,或許他真是有意避開葉真吧。

葉真並不知道崔大石一直都在觀察他,他就是奇怪,為什麼總是見不到這位前輩,丁典的解釋就是,師傅經常在靜室裏靜坐修煉,有時候一坐就是好幾,或者就出去找人閑聊,反正崔大石就是這樣,在家你也見不到,不在家當然就更找不到了。

起其他人,葉真自從來到清虛,見到的人就隻有崔大石,丁典師徒二人,有時候他都認為,偌大的清虛就隻有他們三人而已。

問起附近是否還有別的人,丁典就,坐忘峰方圓數百裏,是沒有其他的人,因為這片區域是師傅的地方,外人是不能在這裏居住的。

葉真自然好奇,丁典就給他又講了講清虛的一些規矩。

清虛很大,至於到底有多少人丁典不清楚,反正是很多。

人多自然事多,就要製定規矩去約束,這就是清虛法則。

清虛法則有很多條,丁典也沒給葉真細講,按他所言,隻要記住這幾條就足夠了。

第一,修士之間若有仇怨,不能私自約鬥,要找清虛的幾位執法長老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雙方都不滿意,就可以在指定的時間,地點進行鬥法,那時候,就可以想怎樣就怎樣。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丁典讓葉真牢牢記住,萬萬不可違背,要知道如果修士私自約鬥,一旦被執法長老現,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是非常非常的嚴重。

而且,你也別抱僥幸心理,要知道執法長老個個都是修為高深之輩,整日就在清虛巡查,要想躲開他們的耳目神念,那幾乎是不可能生的情況。

丁典是著重講了這一點,葉真是很意外,沒想到清虛還有這樣的規矩,如此也明,這裏的修士還是有恩怨糾葛的,並不是他想象的那樣,是與世無爭,清淨無為的隱士高人。

葉真暗暗詫異,心道“世外仙境也不平靜啊!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恩怨,唉!”

丁典繼續再,第二條也很重要,那就是地盤問題。

在清虛,修士修煉有成,便可以開辟洞府,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方領地。

所謂修煉有成就是達到元丹境,到了這個境界,就意味修士已然出師,可以自立門戶,獨當一麵。

至於洞府的選擇當然也有規定,不是你想在那就在那的。

一般元丹境修士的洞府就建立在西昆侖西北方的大片山峰,還有玉海的西沙群島上,洞府麵積也就數十裏方圓。

到這裏,丁典是一臉遺憾和苦悶,他修煉了近二百年,卻還是通玄境頂峰,距離元丹境就差那麼一點,可就是這麼一點,他就是過不去,他真是很羨慕那些自立門戶的修士,想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山峰島嶼,可這個願望始終無法實現。

丁典在感慨鬱悶,葉真是愈奇怪,詫異,分封領地,這怎麼和世間那些諸侯割據差不多,實力強的地盤就大,實力弱的地盤就,這也太勢利了吧。

丁典見葉真臉色奇怪,就明白他在想什麼,就又解釋起來。

按清虛法則規定,修士達到元丹境後便可以自行收徒,有了徒弟你就需要住的地方,有塊屬於自己的地方就能省去不少麻煩。如此規定實在是合情合理,順乎人心,合乎民意。

葉真聽了也覺得有道理,可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

而他還有個疑問,就問丁典,為什麼元丹境修士的洞府還要設在指定的地方,為什麼不能隨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