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潼關(1 / 3)

初秋時分,夏日的餘威猶在,在烈日的籠罩下,大地之上還是十分炎熱,都秋高氣爽,可人們還沒有這樣的感覺,都在盼望著下一場大雨,好將這最後的暑氣一掃而光。

這裏是潼關縣,隸屬於雍州西安府,在大周皇朝的版圖上,雍州雖然位列九州之一,可由於地處西北邊陲,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這塊土地並不豐饒富裕,老百姓的日子過得隻能算是勉強能夠生活。

不過這樣頗為窮苦的日子在老一輩看來,已是極為不錯,因為在數十年之前,這裏可不僅僅隻是受到災的禍害,最重要的還有人禍。

那時候,神州浩土是烏煙瘴氣,亂七八糟,前朝大夏國早已是名存實亡,各路諸侯紛紛割據土地,自立為王,為了爭奪地盤,打得是昏地暗,日月無光。

諸侯爭霸,遭殃的可是尋常百姓,許多家庭就此破碎,很多孩子就成了孤兒,很多新婦則成了寡婦,而那些青壯年的男子大多都死在了沙場之上,而他們並不為了保國護家,隻是為了滿足那些諸侯的一己私欲,才血染疆場,亡魂他鄉。

戰亂持續了很久,打打殺殺到了最後,剩下的諸侯實力已然十分相近,局麵就變得有些尷尬,大家誰也奈何不了誰,可誰也不想與人共享下,隻是到了此刻,大家都清楚若沒有十足把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就怕弄個鶩蚌相爭,漁翁得利。

如此微妙相互觀望的局麵維持了足有十年,而大家都沒有想到,打破這種平衡狀態的人,並不是一直被譽為最強諸侯的慶國,也不是認為最有野心的趙國,而是最不被人看好,實力偏弱的秦國。

秦國的崛起是很有傳奇色彩,這個國家本為大夏國的秦州,地廣人稀,物產貧瘠,在當時大夏皇朝的眼中,秦州就是個荒蠻之地,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而等到大夏皇朝腐朽不堪時,當時秦州之主,世襲秦候之稱的紀贇乘勢而起,自立為王,建立了秦國。

但紀贇雖然建立了秦國,可他並無雄霸下的野心,按他所想,他隻想當一個偏安一隅的國主,既不想吞並別人的土地,也不想成為他人的臣子。

紀贇確實也是個人物,立足於秦州之後,極力擴充軍力,將偌大的一個秦國弄得就如一個鐵桶,當真是銅牆鐵壁,牢不可破,牢牢紮根在了這片黃土大地上。

紀贇的意圖很明顯,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紀贇這樣的做法,很讓許多人不齒,認為他是毫無大誌,簡直就是個縮頭烏龜,比之其他國主根本就是個懦夫。

紀贇卻是不在於這些詆毀之言,他隻當是狗屁,隻在秦國安安心心當自己的山大王,看外麵的諸侯是如何爭霸,打得不可開交。

因為秦國位於西北苦寒之地,實在是沒什麼誘惑力,所以各方諸侯霸主就任由紀贇在這裏當秦王,再加上紀贇雖無大誌,可軍力真是不含糊,他的黑甲騎兵有著極強的威懾力,以至於就是有人想吞並秦國,也要好好思量一下,再三斟酌,就這樣秦國就安然立於神州西北,轉眼就過了二三十年。

到這裏大家自然會覺得奇怪,既然紀贇並無稱霸之誌,為何會在諸強並立的微妙時刻,忽然率先出手,這可不符合紀贇性格,難道紀贇其實一直是在韜光養晦,隱忍蟄伏,等待機會,現在時機到了,他就要來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其實紀贇就是紀贇,沒什麼野心,沒什麼大誌,當了這麼些年的太平國主,就算他以前有那麼一點野心也被歲月消磨殆盡了。

紀贇本是想聽由命,過一就算一,他那時也老了,就想安穩的渡過晚年,有個好的歸宿。

隻是紀贇雖無雄心,可他有位手下卻是懷有壯誌,見國主不思進取,這位手下就站了出來,要為秦國,要為紀贇去開辟更為遼闊的疆土。

屬下如此不聽話,是任何一個領袖所不能容忍的,可紀贇偏偏就忍了,因為這位屬下並非尋常臣子,乃是統領著秦國最強部隊,黑甲騎兵的武大將軍,武成岩!

誰都知道,紀贇能夠安然在西北稱王建國,並且屹立不倒,武成岩是功不可沒,居功至偉,甚至有人還,沒有武成岩就沒有紀贇的秦國,這個法來自於別國,用意非常明顯,也很惡毒,就是想挑撥紀贇和武成岩的關係,典型的離間計,也是最有效打擊對手的計謀。

實話,武成岩就是秦國的支柱,棟梁,若是這根柱子倒了,秦國也就完了。

隻是,這些離間計似乎沒有作用,紀贇和武成岩的關係好的簡直就是親密無間,儼然是鐵板一塊,就是因為武成岩的存在,秦國還有紀贇就安安穩穩的渡過了一年又一年。

而當武成岩提議秦國出兵爭奪下時,紀贇這位秦國國君,這位出名的膽鬼,縮頭烏龜居然沒有任何異議,是很痛快的就答應了武成岩的請求,並且封武成岩為兵馬大元帥,統領秦國所有軍隊。

紀贇的決定讓舉國震驚,很多大臣立刻反對,秦國兵力不足,根本無法與別國抗衡,武成岩此舉就是將秦國推向了深淵,讓秦國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隻不過這些大臣的反對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武成岩依然成了大元帥,紀贇依然支持武成岩,隨後,神州之上的一場大的變革便拉開了帷幕。

武成岩掌握秦國兵權後,先要攻取的就是慶國。

而慶國當時稱為大慶,是諸國當中的第一強國,也是第一大國,是最有可能一統下的國家。

誰也沒想到秦國竟然敢攻打大慶,可武成岩就這麼幹了。

大慶與秦國相鄰,其實這隻大老虎一直對秦國是虎視眈眈,因為有武成岩的存在,大慶不敢妄動。

不過大慶大動作沒有,動作卻是不少了,為了早日吃下嘴邊的這塊肥肉,大慶幾次三番想把秦國支柱武成岩弄垮,離間計也不知使了多少次,什麼刺殺,投毒,美人計等等也是用了不少了,可武成岩就是沒有死,相反還是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厲害。

因此之故,武成岩就有了一個不死神龍的綽號,隨即就有這樣一個傳言在神州各處飄揚,那就是“神龍不死,秦國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