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不如行動03(1 / 1)

及時調整目標

任何事情都是充滿變化的,目標也是一樣。也許你慢慢就會發現,原來的目標不適合自己,自己的能力、興趣同原來的目標一點都不吻合。那麼,你就應該及時調整目標,沒有必要死守著沒有前途和意義的目標。

1888年,作為銀行家的裏凡·莫頓先生成為美國副總統候選人,一時聲名赫然。1893年夏天的某個時候,美國一位部長詹姆斯·威爾遜先生到華盛頓拜訪裏凡·莫頓。在談話之中,威爾遜偶然問起莫頓是怎樣由一個布商變為銀行家的,裏凡·莫頓說:

“那完全是因為愛默生的一句話。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我還在經營布料生意,業務狀況比較平穩。但是有一天,我偶然讀到愛默生寫的一本書,有這樣一句話映入了我的眼簾:‘如果一個人擁有一種別人所需要的特長,那麼無論他在哪裏都不會被埋沒。’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頓時使我改變了原來的目標。

“我做生意很守信用,但是與所有商人一樣,難免要去銀行貸些款項來周轉。看到了愛默生的那句話後,我就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當時各行各業中最急需的就是銀行業。人們的生活起居、生意買賣,處處都需要金錢。

“於是,我下決心拋開布行,開始創辦銀行。在穩當可靠的條件下,我盡量多往外放款。一開始,我要去找貸款人,後來,許多人都開始來找我了。由此可見,做任何事情,很多時候,人們應當及時調整自己的目標。”

很多人因為一生幹著不恰當的工作而遭到失敗。在這些失敗者中,有不少人做事都很認真,應該能夠成功,但實際上卻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勇氣放棄那耕種已久但荒蕪貧瘠的土地,沒有勇氣再去找那肥沃多產的田野,所以,隻好眼看著自己白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消耗了寶貴的光陰,但仍然一事無成。其實,他們早該知道,這完全是由於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但他們可卻仍然糊裏糊塗,繼續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

當然,在你重新確定目標、改變航向之前,一定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尤其不可三心二意。在美國西部,有一位著名的木材商人,他曾經做了40年的牧師,可是一直無法成為一個出色的牧師。他考慮再三後,對自己的優勢和弱點有了重新的認識,於是立刻改變目標,開始經營商業。他從此一帆風順,最終成為一個全國有名的木材商人,富甲一方。

目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你做出恰當的選擇。假如目標出現了問題,一定要及時更換,因為調整目標比死守目標更聰明,更能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