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踢皮球(1 / 2)

陳岩離開縣長楊林的辦公室之後打了一輛出租車直奔祥安縣環保局,申請對秦正德的養豬場強製拆除。

為了秦正德的這個養豬場,陳岩已經來過好幾次環保局,對環保局內部的機構架設已經了解了一個大概,環保局的不少人也認識了陳岩。按照環保局內部的分工,負責這個業務的是祥安縣環境執法大隊。

陳岩輕車熟路找到了環境執法大隊的辦公室,一位胖胖的副隊長接待了陳岩。副隊長自稱姓劉,分管行政執法這一塊。

劉副隊長接過陳岩申請強製執行的材料,僅僅掃了一眼開頭,神色複雜地上下打量了陳岩幾眼。

對於陳岩實名舉報的這個養豬場,劉副隊長自然早已不陌生。按照相關的法規製度,他們接到陳岩代表聖水村的實名舉報之後,執法大隊也到聖水村實地進行了檢測。根據他們的實地調查,秦正德的那個養豬場沒有任何合法規劃手續,更談不上什麼環評。

養豬場就建在聖水村旁邊不遠處,廢水沒有任何處理措施直接排進附近的水溝裏,汙水橫流臭氣熏天。這樣的一個場所,根本無需任何檢測有知道絕對是一個汙染源。

祥安縣環境執法大隊調查之後,按照相關條例規定給養豬場發出了限期搬遷通知書。

不過,劉副隊長很快就被局長陳和宇叫到了辦公室個別談話,事情就是關於聖水村的那個養豬場。

按照陳和宇的說法,聖水村的那個養豬場雖然有些汙染,卻給村裏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尤其是他們專門雇傭了幾名貧困群眾,這就是為村裏做貢獻,這個應該是有關部門大力支持。

再說了,一個小規模的養豬場即便有些汙染,程度也是非常有限的,也根本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畢竟,養豬場的汙染源與工廠的汙染源是不同的,無非是氣味難聞一點,對人體卻沒有明顯的危害。農村人誰家不養豬養雞,也沒有人說自家的養豬場汙染啊?

村裏之所以舉報人家養豬場,完全是個別村幹部向養豬場索要好處被拒絕,這才打著環保的旗號進行舉報,實際上就是打擊報複。陳和宇雖然沒有明確指示讓他們執法大隊放任不管,卻還是示意劉副隊長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這個事情能拖就拖,不能拖創造條件也要拖。

劉副隊長見多識廣,一看局長直接插手養豬場的事情,馬上就意識到肯定是那個養豬場的人找人活動了。而且,人家越過他們這些中層領導直接找到了局長,顯然能量巨大。

果不其然,劉副隊長很快就了解清楚了,聖水村的那個養豬場的真正主人是秦正德。秦正德是部隊專業幹部,很多戰友現在都是身居高位,有著極強的人脈資源。而且,他的兒子是市委組織部長的司機,祥安縣的領導更是對秦正德高看一眼。

在普通百姓眼裏,秦正德的兒子不就是一個開車的司機嘛,連幹部都不是,最多是一個工勤人員,有什麼特殊能量?然而,對於體製內的精英們來說,自然清楚這個位子的含金量。司機、秘書,這是領導的左膀右背,更是領導的心腹,是最有機會和資格參與領導核心事務的。在坊間,司機和秘書被戲稱為“二號首長”,由此可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