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泰國曼穀我走進了第二次婚姻殿堂(2 / 3)

孤獨的我,自己請了一名導遊,帶著我在市區遊玩。

我從中央車站搭輕軌去周末市場。

車到站,所有乘客就好像軍隊行軍般的整齊劃一,皆往一個進口進去,我跟著人群走了約5分鍾,向右拐了個彎,便來到一個個零星攤鋪前逛蕩。

周末市場是當地民眾最喜歡遊逛的地方。近2萬個攤鋪的規模,更像是個大批發市場。人太多,常常還沒來得及看清楚身邊的攤販到底在賣些什麼東西,就已經被人群推搡著不得不往前走了。

這裏是觀察當地居民真實生活的好地方。在這兒作客,會吃到用塑膠袋裝的撒上辣椒粉的現刮青芒果絲,會感受到一股大鍋泰式海鮮酸辣湯的酸味撲鼻……

曼穀的杜喜區並沒有輕軌可達。我走到附近的勝利紀念碑站,許多政府機關位於此地。現任泰皇的居所奇采拉達宮也在此。因此,這裏的歐式風格相當濃厚,俯拾皆是寬廣的林蔭大道與白色西式的雄偉建築。

杜喜區名氣最大的觀光點是柚木皇宮,站在柚木皇宮前,心裏感受到的是一種皇室的優雅氣質,而非敬畏之感。在建築構造上,柚木皇宮處處表現出西方的特色,二十世紀初期的維多利亞風格在一刀刀木工雕飾中淋漓盡致。

導遊帶著我從SOGO百貨商廈出來後,向左直走,一些販賣花環、木像的小販開始出現了。

不一會兒,一陣陣清煙熏香隨風飄過來,原來在左轉角處便是聲名遠播、香火鼎盛的四麵佛供奉處。

我迫不及待地走近細看,所謂的四麵佛,其實指的是印度的梵天神,因此,拜佛的方式與傳統佛教有所不同。

走進供奉四麵佛的廣場,隻見信徒們都相當虔誠地拈香默念跪拜,他們非常規矩地朝著四麵佛的每一個方向一一跪拜過去,並將花環環繞四麵佛一圈。

西方遊客,常常非常認真地在一旁拍照、作筆記,或是認真地畫起這些東方的善男信女的素描。

我路過依湄南河而建的香格裏拉飯店,才知道這裏是離飯店群中距離輕軌站最近的飯店。一些人在黃昏之際,一邊啜著地道的MAITAI,一邊欣賞著湄南河船來船往的繁忙景象,也相當有意思。

我乘著小遊船,在徐徐微風中,一路感受著湄南河沿岸的風光,一艘艘以花花草草裝飾得十分鮮豔熱鬧的長尾船,沿著河岸緩緩遊弋,水花四濺中,兩岸人的真實生活麵目一一呈現在眼前……

當夜幕低垂,霓虹燈漸次亮起,曼穀便顯現出與白天完全不同的風貌,泰國被稱之為“世界紅燈區”。泰國之夜風姿萬千,隻要你想得到的晚會娛樂方式,這裏應有盡有。

有些地區在白天普通如政府的辦公之地,誰知,一到了晚上,它竟會搖身一變,閃爍如五彩森林般的霓虹燈,喧囂如大排檔般的酒吧,狂歌勁舞、樂聲如雷的晚會,充溢著熱帶風情和泰國特色的民族歌舞,這歌舞升平的一切似乎昭示著人類已進入了繁華至盛的時代。

曼穀之夜的娛樂方式與世不同。所有娛樂場所,家家門口都有人在用各種語言在招徠街頭來來往往的男人。霓虹燈的暈色裏,電影院、大浴室、按摩院拚命打扮自己,有時他們會分發給行人一張張卡片,上麵印有各種文字的說明,從不入流的到相當精致的都有,上麵列滿了五花八門的娛樂項目。

“微笑之國”的泰國遭受了令其難以承受的金融危機,可泰人並非繃著臉,因為旅遊的人們不想看到表情抑鬱的風情,於是,有意圖新的“1998—1999泰國旅遊年”,成了泰國人為自己輸氧的“強心工程”。努力賺起外國人的鈔票之時,也正是泰國人歡笑之際。

取名為“猜佑”的吉祥物,在曼穀遍布大街小巷。泰國人認為,各方進財,才是發展的硬道理,佛靈保佑是發展之源,古老的信仰與現代的民風如水一般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在泰國,紅燈區裏的服務都是合法的。如果你看見警察闖入酒吧或按摩院裏,裏麵的旅客不用擔心,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出現了鬥毆現象或者店主有違法活動。這裏的許多老板如果沒什麼特別詭秘的行為,即使見到警察,他們也是理直氣壯,他們往往很驕傲地說,我是合法納稅人,我沒有什麼可以避諱的。

曼穀街頭,隻要有外國人走著,遊蕩著,就會有許多身著粉妝彩衣的年輕漂亮的女子頻頻向他招手。一些分不清身份的遊客大多大搖大擺踱進各式各樣的歡娛場所,他們或拿出一紮美金或持上一遝日元,然後老板小心細致的向這些遊客介紹該店的娛樂特色。

這裏的妓院也開始講究起星級服務水平,以提供的服務質量及服務設施來抬高自己的身價。一些妓院為了多吸納高檔有錢的顧客,讓自己的性服務達到某種程度的性安全標準。除了每月會有消防員到妓院巡視它們的防火設施外,還會有醫生定期到妓院檢查,查看它們是否做足性安全措施,以及提供好的環境。妓院房間的大小、有沒有熱水供應以及所有的設備,都是檢查驗收是否夠星級服務水平的因素之一。妓院還要提供幹淨的床單、厚毛巾、以及足夠的通風設備和中央暖氣係統,為客人提供舒適、清潔的環境,供他們“娛樂”,以防止性病傳播。如果妓院做足了以上要求,便可以得到星級的地位,吸引更多一些的遊客光顧。

紅燈區裏演出的競技故事都有些“味道”。這裏閃爍著誘惑,也折射出人間百態,喧鬧的紅燈區裏,是泰國人生舞台的一個縮影。

在夜的暈色裏,我看清正在做食物的泰人:皮膚深黑,黑眸明亮深邃,大得可以讓你看到自己。男人也戴耳環,色彩鮮麗的彩衫布裙裹著身子,那雙粗黑大手,把餅麵來回揉搓,抹上清油,放在平底鍋上烤製。

在看泰人做餅子的功夫,看攤的服務員向我走來。隻見他的嘴一張一合的說著什麼,我一點也聽不懂。攤主的太太幫我解圍,原來她是個廣東潮洲籍的婦人。她告訴我這種叫阿布伽的泰國餅有好幾種口味,泰幣四銖一張餅,配上咖喱佐料,加點糖,味道很不錯。一張黃油輕蓋的餅,淺綠色的不辣咖喱料相配,放在塑料盤裏,確實讓人看著就會有吃的欲望。

曼穀四季如夏,各種泰國鮮榨的果汁冰茶,成消暑的必備飲料。小吃攤旁,放著一個木大桶,木蓋上有茶杯、青果橘、已經榨過的果渣。

我住的地方,也有這種臨街的小吃攤,天天生意暴滿。過路行人往往會停步小憩,看泰國人做餅、泡茶,聽聽那斜掛在支架旁的小錄音機裏的泰國舞曲,有時靜下心來,我常想也許我真正傾心的不是每次去吃餅,而是去尋味那種簡單的擺攤生活、快活地叫賣和奔放生活的心境。

一間坐落在街盡頭拐彎處的排屋,因為房子的外觀顏色素雅,引人注意。

黑色柵欄裏圍著一個繁花爭豔的花園,一條土徑小路,隻通向房子的門梯台階。

我按響門鈴,身著小花衫的女孩,露出身來。隨後一位年老太太沿著園中的小徑向著鐵柵欄走來。從她邁步的速度,可以看出她的身體十分健壯。

我站在柵欄外,說明我想進去參觀的來意。

沒等我說完,她就放鬆了警惕。她說我的口音是中國的口音,她有40多年沒有聽到熟悉的中國口音了。

她說,她的祖籍在中國麗江。

她將我迎進了前院的大廳。她又是上茶又是讓坐,給我介紹家人。

她與我相對而座,眼裏充滿著複雜的神情。

老人讓我參觀這家院落及屋內。家中供有財神的擺設,是典型的中國式樣,走廊牆壁上有收藏已久的字畫,書房裏都是藥典書籍,古懂架上擺著一個袖珍算盤。穿過屋內旋轉的樓梯,有個特別的“衝涼房”,一個石頭砌成的扇形水池,用來蓄水,還備有一個水勺,這就是典型的泰式“衝涼房”。

老太太世代行醫,她已經是一名退居二線的奶奶了。她喜歡看泰國的中文報紙《星暹日報》,從中了解一些中國的發展變化。

我臨走時,她有些激動地說:“小姑娘,我看見你,聽見你說話,我就像是回到了中國……”

告別老太太,我來到王宮參觀。

此時王宮雖然已經關門了,但王宮有它獨特的雄偉,寬大旋轉而上的宮殿梯台,雕刻著精美的象征民族發展的圖案,經歲月洗滌,麵容蒼老而凝重。

隨著太陽偏西,我來到泰國有名的“唐人街”。

我坐在臨河邊最近的一張桌子,觀賞窗外。河麵不寬,但很靜、很柔,能清楚地看到河對麵的人家。

有兩隻木船老停在岸邊,其中一隻船上有船老大在向過往遊客招攬生意。

輕輕柔柔的夜風吹拂著我的臉頰,我能感受到長裙在風中緩緩飄動,長發在耳際飛舞著。

聽著岸上說話聲、幹杯聲、碗筷相碰的聲音,好似回到了年代久遠的過去——古老中國的蘇州河。

吃完晚飯,據當地人說,附近的升光廟特別靈驗。

我想趁夜色去參拜。

路上,女人的天性所致,我挑選著花色齊全的泰國手鐲。

我看中了一套藍色的手鐲,一紮8個,我試著戴上去,手鐲卻大了。很多人買黑色和金色相隔的那種。因苦於藍色大了一點,我隻好買了和別人一樣的。

走在去升光廟的路上,我看著手腕處戴著的鐲子,一直覺得不滿意,想著想著,我已經到了廟門口。

廟裏的主持是個年輕的泰國男人,上半身赤裸,古銅色肌膚,很強壯,腰間纏著神帶。

他神情漠然,口裏念著什麼,我一句也聽不懂。他用手給我灑了一點聖水,然後給我一顆椰果和兩個香焦。

他溫和地告訴我,明日天亮之前,找一棵樹把這些東西埋起來,我的心願就一定能實現。

可不等我在天亮之前,我的願望就實現了。

王浩林在半夜時,就來看望我,並送給我一紮藍色的手鐲。

他說他早就要送給我的。

我聽了後,非常感激他。

在以後的日子裏,王浩林隻要有空,他就帶我出去遊玩。先後參觀金碧輝煌的泰國皇宮、玉佛寺、湄南河水上市場、鄭皇廟、國際毒蛇研究中心、鱷魚潭。而後還帶我前往“東方夏威夷”——芭堤雅。

在芭堤雅,我參觀了既有千姿百態的珊瑚礁、顏色豔麗的熱帶魚,又參觀了閃耀著泰國傳統文明的東芭文化村,以及觀賞了別具特色的人妖歌舞表演。

最高興的是王浩林攜我遊玩芭堤雅的珊瑚島。上了一艘小快艇,我的刺激之旅也就開始了。我顧不得平日裏我的淑女形象,解開頭發,讓它隨海風盡情飛揚。

不一會兒,一座美麗的海島就出現在我的眼前。在碼頭右邊的長長的棧橋上站滿了身穿各色潛水衣的遊人。空中藍藍的天除了朵朵白雲外,還飄浮著幾個大大的降落傘,不遠處有幾對情侶開著水上摩托,在海麵上飛馳。

島上的遊樂項目眾多,王浩林選擇空中拖傘和潛水運動,這兩項最富於刺激感。

我說我的心髒不太好,我就潛水吧。

我領到潛水衣,匆匆換上。

一位年輕的女教練給我講一些注意事項:頭發要用皮筋紮起來,以免漂浮而擋住視線;一定要用嘴呼吸而不能用鼻子,因為鼻子呼吸會使你的潛水鏡被水汽覆蓋,那樣我就不能欣賞水下奇景了;水下不能說話,所以一定要記清幾個重要的手勢以便與教練交流,好讓她明白我在水下的情況。

我終於下水了,背上沉沉的氧氣瓶,穿上腳蹼,戴上潛水鏡,我就下海了。

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與我生活的陸地是完全迥異的世界,在水裏,我像一條魚一樣緩緩地遊動,而在我的身邊真的有許多色彩繽紛的魚在遊弋,還有一座座美麗的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