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啼笑皆非的埃茲爾隻好逆來順受。過了幾個星期,他背著父親把被解雇的會計們悄悄地重新安排到其他部門。兩父子就是這樣,關係日益別扭,父親越傷孩子,孩子就越不服從。
自從庫曾斯離職後,克林根、史密斯被提拔到司庫的位置,他一度與埃茲爾合作十分融洽,這引起了亨利的不滿,於是把史密斯辭退了。接著被辭退的還有威廉、克努林。克努林離開後馬上投身於福特的對手通用汽車公司的複興改造,他把自己最出色的管理技術貢獻給了通用公司,後來對福特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甚至亨利越來越無法容忍周圍那些具有獨立思想和個性的人,就算老搭檔也不例外。
任何事物都一樣,物盛則衰。福特的T型車也一樣,隨著人們的生活物質水平的提高,他們不再對廉價而又土裏土氣的舊式福特車感興趣了。銷量的下降,使得福特公司首腦的話題總離不開T型車的前途。但是固執的亨利實在不願對賴以發跡的T型車改進。有一天,埃茲爾又試圖與父親討論產品更新換代的問題,“埃茲爾”,亨利突然叫道,“住嘴!”然後揚長而去。
圍繞著T型車的生死存亡,父子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這實質上是一種新舊事物的鬥爭。1927年12月,福特公司的新產品A型車終於開出了工廠。T型車的停產雖然導致了一場幾近全國性的蕭條,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但新車的出現,再次給社會帶來了繁榮,福特公司還是以價廉質優的新車戰勝了競爭對手。但事實上,福特公司並沒有完全解決管理層的危機問題。
由於埃茲爾感到自己在公司缺少發言權,他逐漸把興趣轉到其他方麵,在20世紀20至30年代,他成了北美最為著名的藝術鑒賞家和讚助人。另外,埃茲爾還轉向了金融證券業的投資。可惜時運不佳,30年代初期的全球性經濟大危機,遭受打擊最慘重的首先就是證券股票市場。虧損使得埃茲爾走投無路,他不知如何向父親解釋和求助,因為他離開了老家,選擇了與父親不讚成的那些朋友交往,所進行的冒險投機同父親最崇尚的實幹原則相悖。
亨利曆來不主張經營股票,所以在危機襲擾之際,他比別人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他出資解救了埃茲爾,但卻沒有解救底特律的銀行業。從此,這個美國中西部的金融中心不複重現,它今天仍給人一種人口稀少和空蕩的感覺。
20世紀30年代初期,是資本主義世界麵臨危機的最黑暗時期。經濟蕭條迫使數千名工人舉行示威遊行,他們要求取消“快速工作法”,實行6小時工作製,免費醫療,這支爭取工人權利的隊伍朝魯日河工廠衝擊時,遭到了軍警的鎮壓,工人的死難撕開了亨利是工人的朋友的外衣。1933年7月,度過了他晦暗的70歲生日。眼見一係列失敗,亨利拒絕把汽車王國交給埃茲爾。為了維護他的帝國,他瓦解了埃茲爾的權力機構還不算,還重用了惡棍哈裏·貝內特為首的“服務部”那幫管製工人的打手,他成了名副其實的亨利·福特一世。
麵對高潮迭起的勞資糾紛,埃茲爾還是不同於倔強的亨利,他堅持要與工會組織和談,以免受到美國最高法院的起訴。亨利屈服了,他寄希望於工人對他一生苦勞的信任和感恩,以為工人會投票讚成他取消工會的方案,結果遭到意想不到的慘敗。他一生從未如此感到失望,1941年春季後,亨利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得到恢複。
勞資糾紛的危機過去了,亨利就把屈從於工人的失敗遷怒於埃茲爾。他先是趕走了埃茲爾最得力的助手、推銷經理傑克·戴維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埃茲爾已宣布福特公司要接受為英國生產羅爾斯—羅伊斯牌飛機發動機的合同,但突然被亨利打斷了交易。屢經衝突,埃茲爾黯然神傷,由此而一病不起,那時“二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工作的緊張壓迫感,加重了埃茲爾的胃潰瘍,1942年5月26日,49歲的埃茲爾比年近80歲的亨利先行離開了人世。
此時此刻的福特汽車王國,頗有點類似封建帝國傾覆之前的狀況。專橫固執昏庸的亨利,根本不肯相信兒子會死去,他堅信自己的醫院能挽回埃茲爾的性命。後來在埃茲爾的葬禮上,亨利隻是當著眾人的麵平靜地說道:“就這樣了,努力工作吧,加倍努力。”
亨利的獨生子死了之後,公司馬上展開了一場爭奪總裁候選人的鬥爭。令福特家族震驚的是,亨利竟偏向埃茲爾的勁敵,隻會溜須拍馬,對業務一竅不通的哈裏·貝內特。福特公司在二次大戰末期,由於管理層的老化,腐敗和重重矛盾,公司的產量已急劇下降,地位已落後於通用汽車公司和柯梯斯—賴特公司,但它仍不失為“民主國家的軍火庫”,福特公司對戰爭的貢獻有吉普車、裝甲車、運兵車、卡車、坦克等,更使其名聲大振的是設在迪爾本柳樹溪的大型飛機製造廠。因此,美國政府十分重視福特公司的管理層的人事變動,如果公司因年邁體衰的亨利昏庸,大權落在腐敗分子和賄手說客手中,其前景不堪設想,福特家族為避免大權旁落,也聯手展開了反擊。
1943年8月初,經美國海軍部長親自特批,海軍少尉小亨利·福特(他與祖父同名)榮譽離開武裝部隊,回到底特律的福特公司接任父職,這就是當今仍馳名於世的亨利·福特二世。
福特二世在青少年時代,也同其他富人子弟一樣,才智平庸,是個善於花錢玩樂的花花公子。據說他在耶魯大學讀書時,由於交不出期末考試論文,花錢請人代筆,結果交卷時把收款發票夾在論文中交上去了。自然,開始時,亨利對他也不抱希望。然而,埃茲爾的兒子遠勝父親的不凡之處,就在於他從祖父身上繼承了知人善任和堅強勇敢的個性。
在祖母和母親等人的支持下,福特二世先是謀取了公司執行副總裁的職務,接著他便網羅回父親埃茲爾的得力助手。這些逼人的攻勢使哈裏·貝內特漸漸敗下陣來,他隻好拚命向昏沉的亨利求援,結果求援的電話被老福特夫人切斷了。
1945年9月20日,亨利一世召見了孫子,宣布退位的決定。但是孫子卻不領情,他聲稱要能夠放開手腳進行改革,他才接手,兩人當時為此還發生了爭執。
奇怪的是,祖父並沒有改變傳位的決心,這也許是他從孫子身上見到了自己期望的素質。當知道福特二世將出任公司總裁,馬屁精哈裏·貝內特打來電話向敵人道喜。
後來這位亨利的寵臣回憶道,誰知“這小子對我像魔鬼一樣狡黠狠毒”。因為,剛登上總裁寶座,第二天福特二世就解雇了哈裏·貝內特。
下午,福特二世帶著保鏢驅車來向祖父報告他執政後的第一項舉措,他擔心祖父會砸他的腦袋。然而,亨利對此反應卻十分平淡。他說,“唉,哈裏從哪裏來,又回到哪裏去了。”
人們常說,“人之將死,其言亦善”。也許,亨利在吞下自己親手釀的苦酒之後,終於從孫子有魄力的作為中得到了慰藉。1947年4月7日,亨利一世告別了世界。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被時代拋棄了,但他的孫子福特二世卻從任性的祖父手中挽救和發展了這個汽車王國,而且在1987年獲利達46億美元,成為世界上創利最多的公司。
1995年,福特公司收購了中國江鈴汽車公司的部分股權,在國內外引起了轟動。這表明亨利·福特的精神和創立的製度還在影響著世界,他的成敗和榮辱,也為後人留下了不少寶貴和可資借鑒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