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裏關係一直是人們之間最簡單、最基本的社會關係。自古我國就流傳著“孟母三遷”“千金買宅,萬金買鄰”“遠親不如近鄰”等說法。可見人們對於鄰居以及鄰裏之間關係的重視。的確,和諧融洽的鄰裏關係,在維係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以前,鄰裏之間最常見的問題可能就是誰占了誰家的走廊,誰家的東西沒擺好,誰家的煤池過了界……在寸土寸金中,戰事紛擾。然而,如今的房子,早已不存在這些問題,公用麵積與私人領域已經被劃分得非常清楚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注意哪些禮儀呢?
打個招呼問聲好
鄰裏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見了麵應當打個招呼,最起碼也要點頭微笑一下,不能裝作沒有看見,形同陌路。也許隻是一個招呼,鄰裏之間冷漠的關係就會打破,融洽的關係就會形成。打個招呼問聲好又不會丟份,何樂而不為呢?
將心比心,相互幫助
鄰裏之間能辦到的事情應盡量熱心相助。別人有了困難,應積極主動幫忙,不要冷漠拒絕或袖手旁觀,更不要幸災樂禍,在一旁看笑話。作為受助者,當鄰居給予幫助,比如借東西給自己,應當及時歸還。如果因為一時疏忽而延誤了歸還時間,一定要當麵向鄰居表示歉意。
不打擾鄰居
要尊重鄰居的生活習慣,約束自己的生活習慣。比如在家K歌要注意音量大小,而且不要超過晚上12點;早出晚歸時,走路、說話的聲音不要過大;家有年幼的小孩時,應當教育孩子在休息時間不要大吵大鬧等等。
學會寬容與禮讓
“讓他三尺又何妨……”對待鄰居應抱有寬容和禮讓的態度。平時和鄰居交往時,如果能談得來就多交往,即使談不來,也應當寬容處之,禮讓對方,不要苛求抱怨,斤斤計較,更不要指桑罵槐,出言不遜。
文明使用公用空間
對於住房的公用空間,要遵循互諒、互讓的友愛精神,盡量平等合理地照顧各方利益,並注意保持清潔。在公用設施使用較集中的時間,要多為他人著想,比如屋外停放車輛,不可妨礙交通。
另外,樓道空間不要亂堆物品。遇到特殊情況需要占用樓道空間臨時放些物品時,首先,應當先和相關樓層的鄰居做好溝通,比如要說清楚占用原因以及占用時間,竭力得到他們的體諒,不要不聲不響地就“霸占”公用空間;其次,要注意什麼能放什麼不能放,比如易碎、易燃、易腐蝕、易腐爛和氣味難聞的物品不要放在樓道中;體積太大影響鄰居上下樓的東西也不要放在樓道中,以免影響別人出入;最後,不要長時間占用樓道公共空間,這不僅不符合鄰裏間的禮儀規範,也不利於防火防盜。
看好自己的寵物
如果家中有寵物,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寵物。當自己的寵物,尤其是貓、狗等在公共空間隨地大小便時,主人應當用塑料袋或舊報紙等,將寵物的排泄物清理好扔進垃圾箱,以保持公共空間的衛生。另外,出門遛狗的時候,一定要給狗拴上繩索,以免當狗狂吠亂叫,追逐撲咬的時候驚嚇到老人和孩子。
教育自家小孩講禮貌
小孩子大多調皮好動,喜歡蹦蹦跳跳,不顧及自己發出的聲響會給鄰居造成多大的影響。雖然說童心無忌,但是作為家長應當有意識地教育小孩不要給鄰居造成巨大幹擾。比如,可以將小孩的拖鞋改為輕便軟底,聲響較小的;或者在地板上鋪一層泡沫或者地毯,避免孩子瘋鬧蹦跳時影響樓下鄰居的休息和生活;還應當教育孩子不要在房間裏玩皮球或者乒乓球等,拿取東西要輕拿輕放等等。
串門也要講禮貌
鄰裏之間串門是增進感情的一個方式,但是一定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時間。到鄰居家做客之前最好能約好具體的時間。如果沒有約定時間的話,則最好避開鄰居吃飯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如果是節假日的話,上午十點之前盡量不要打擾。另外,串門時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一條禮儀不要忘記:進門之前一定要敲門。即使人家大門是開著的,也應當先敲門,不要冒冒失失闖進去,很沒有禮貌。
高層住戶要照顧低層住戶
首先,最起碼的一項就是高層住戶不要隨意向樓下傾倒汙水和垃圾。即使低層住戶沒有晾曬衣服,高層住戶也不應當這樣做,這是極不文明,沒有素質的行為。
高層住戶的陽台上有花草的,要注意澆水的時候不要讓水灑到樓下,也不要澆得太慢,以免水滲出來。
高層住戶窗台、陽台上的花盆或雜物應當固定好,以免被風刮掉或不小心碰掉,給低層住戶或者行人造成傷害。